第 570 朝鮮人民站起來吧 三(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93 字 2020-07-13

「100萬韓軍不能全都擠在平壤,擺不開也沒有必要。我建議將韓軍分成三個集團軍,分別防守38線、平壤和40線以北。」

說話的是彭d懷,而聽他說話的只有北韓國防部長金佐鎮和中國軍事顧問團副團長朱培德。他們現在在平壤城內的「趙妃宮」,這棟池大亨送給趙三妹的西洋豪宅在常瑞青立刻平壤後就被軍事顧問團征用了。彭d懷和朱培德就住在這里,還有一間專門的作戰室供他們使用,今天金佐鎮過來拜訪,談了沒有幾句話就聊到了防御計劃,於是三個人就來到這間作戰室。也沒有參謀,地圖就擺放在一張寬大的會議桌上,只有朱培德新娶的朝鮮小老婆負責記錄她原來是北韓國防部的女秘書,在金佐鎮的撮合下和四十多歲的朱培德好上的。

「38線肯定要守,但是不能放精銳部隊,只能放一些炮灰部隊,目的是遲滯對手的進攻。」朱培德點頭說:「38線以北,40線以南,除了平壤地區之外,應該徹底焦土化。所有的城鎮村庄都要焚毀,所有的交通要道都要埋設地雷,所有的橋梁都要安放好炸彈隨時准備摧毀,所有的水井都要填平。」

「損失太大了,這樣損失就太大了……」金佐鎮連連搖頭,不過卻不趕反對,最後只能無奈地點點頭道:「也只能這樣了。不過……」

「沒有什么不過的。」彭d懷打斷道:「平壤決戰,我們必須勝利。否則大韓民國的國祚很有可能就此終結!」[]鐵血大民國570

金佐鎮點點頭,他也知道這一點,常瑞青在六個月前訪問平壤的時候已經暗示過了打輸了……這個世界上就不會再有朝鮮這個國家了!想到這里。金佐鎮咬咬牙道:「是的,平壤之戰關系到大韓民國的存亡,我們必須打贏!好在這幾個月我們已經做了充分的准備,不僅在平壤囤積了大量的軍用物資,還將韓國國防軍的數量提升到100萬!僅僅在平壤周圍我們便集中了8個步兵軍24個步兵師,總兵力超過40萬,大炮1500門以上。坦克、裝甲車三百輛以上,飛機也有兩百多架,就算日寇拿出百萬大軍來攻。我也有信心取得勝利。」

「光有40萬大軍還不行。」雖然兵力不弱,可是對北韓軍隊了如指掌的朱培德一點都樂觀不起來,他想了想道:「現在新兵已經訓練的差不多了,可以開始構築平壤的防御體系了。石穿。你有什么設想么?」

「已經有一些想法了。」彭d懷拿出一幅平壤地圖鋪在桌上。

「平壤地區的地勢較為平坦。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平均海拔僅有27米。主要平原有平壤平原、順安平原,境內山峰主要有高95米的牡丹峰,高196米的峰火山,高270米的大城山和高292米的龍岳山。這幾座山峰將是我們保衛平壤的重要據點,必須全部要塞化。

另外,平壤位於大同江下游北岸,境內河流眾多。主要有大同江、普通江、南江、合掌江及上元江。其中大同江水面寬闊,可以倚為天險。江中還有豆老島、羊角島等島嶼,都應該重點布防,北韓西海艦隊的艦艇也可以悉數退入大同江充當內河艦隊。

因此布防平壤的總體思路應該是南依大同江,東憑大城山,西據普通江、龍岳山,北臨牡丹峰、烽火山,形成一個橢圓形的防御體系,再以平壤城為防御核心。」

金佐鎮和朱培德看著地圖,心中迅速判斷著這個防御體系的可行『性』,彭d懷忽然想起個事情:「金部長,益公(朱培德),我接到胡壽山的報告,說國內正在試驗一種反坦克別動隊的戰術,他建議我們也采用這種辦法,從韓國國防軍中抽調戰場經驗豐富的老兵組成相當於營級編制的反坦克別動隊,配屬輪式裝甲車和45mm反坦克炮、反坦克地雷等武器,作為戰場機動反坦克部隊使用。你們覺得怎么樣?」

金佐鎮正想著事情,聞言稍微遲疑下說:「現在每個步兵師都配屬了反坦克炮營,步兵連里面還裝備了反坦克槍和反坦克手雷,還有必要再單獨組建什么反坦克別動隊嗎?」

自從知道了日本紅軍組建了一個坦克師團後,北韓軍隊就從中國得到了大量二手反坦克武器,包括37mm或45mm反坦克炮,28式反坦克槍,27式反坦克手雷等等的。而且北韓軍官兵或多或少也接受了一些反坦克作戰的訓練,具備了一定的反坦克作戰能力。

彭d懷沒有進一步提出建議,只是輕輕嘆口氣,在他看來步兵反坦克的真正利器就是常瑞青「發明」的那種反坦克榴彈發『射』器,現在已經開發出了60米內可以擊穿200mm裝甲的「鐵拳60型」。只要把這種武器大量裝備北韓步兵,日本人手里的那兩三百輛坦克根本不夠瞧的,可是出於保密的考慮,常瑞青卻不願意過早將這款殺手鐧曝光,所以在援助北韓的軍事物資里面沒有這種反坦克的「鐵拳」。

「我看可以讓胡壽山試一試。」朱培德也不懂什么坦克反坦克的,不過卻知道胡宗南是裝甲兵中將,是裝甲兵的專家,既然提出要組建反坦克別動隊總歸是有道理的。

金佐鎮想了想就說:「既然益公這么說了,就讓胡壽山將軍先組建10個反坦克別動隊吧,這10個別動隊就歸壽山將軍指揮,番號是『壽山支隊』。」

彭d懷無所謂地笑了笑道:「就這樣了,現在是百萬大軍的決戰,咱們不必為幾千人的支隊多傷腦筋,還是琢磨一下38線的布防吧。」他的手指在地圖上的38線移動:「白冶(金佐鎮)、益公。你們看是不是這樣,防守38線的部隊單獨組成一個集團軍,可以配屬第十一軍、第十二軍、南韓挺進軍、義勇隊第一軍、義勇隊第二軍、國民警備總隊第一支隊。」

彭d懷點到名的部隊。除了北韓陸軍第十一軍和第十二軍是新擴充出來的正歸軍之外,其余都是由上了年紀的老兵和未成年的娃娃兵組成的「預備軍」,把他們擺在38線上明顯是當成炮灰來用的!

「石穿,用這些部隊守38線是不是……」朱培德立刻發現了這個問題,他一邊說話,一邊把目光投向金佐鎮。

北韓國防部長微微皺眉,他也知道彭d懷此舉是在那弱旅當炮灰消耗日軍的攻擊動能。不過他也知道慈不掌兵的道理。對自己和彭d懷這個級別的高級指揮官而言,士兵的生命不過是廉價的消耗品,所以彭d懷的這番部署看似殘忍。實際上只是兵家常理……而整個大韓民國在南京的那位常大總理看來,也不過是一顆大號的炮灰而已。

「38度線的防線不能只擺一道,應該采取縱深防御部署,將缺乏訓練的南韓挺進軍、義勇隊第一軍、義勇隊第二軍、國民警備總隊第一支隊等部配屬於三道靜態防御的防線上。第十一軍、第十二軍則作為機動預備隊布防與三道防線的後方。要最大限度利用38度線附近的復雜地形。和朝鮮半島中、東部地區的山區進行設防和伏擊。三道靜態防御線的重點應該放在地勢相對平坦的38線西部防線,並且在平山、沙里院兩地修築大型環形防御體系,平山至平壤的鐵路必須徹底予以拆毀,鐵軌、枕木悉數用於加固平山、沙里院兩處城防……」

彭d懷說得很慢,似乎在思索著什么,目光一直緊緊盯著金佐鎮,忽然他就加重了語氣,一字一頓地道:「白冶兄。再好的軍事部署,都必須依賴頑強的部隊去執行。大韓民國國防軍足夠頑強嗎?」

金佐鎮愣了一下,下意識地就搖搖頭。韓軍的戰斗力一直很讓他這個國防部長『操』心,這些年雖然一直在38線上和日軍較量,但戰績實在不敢恭維,如果不是日本人顧及中國這個龐然大物,北韓早就再度淪陷於日寇鐵蹄之下了![]鐵血大民國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