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9 收割生命 五 還有票票嗎?(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25 字 2020-07-13

1932年10月5日,共青團城。

這座曾經寄托了偉大理想的城市,現在已經處在一肅殺的臨戰氣氛當中了。這塊位於薩雷耶西克阿特勞沙漠邊緣,天山山脈腳下的地區已經集中了這次中亞三疆大會戰的決勝力量,中國國防軍第二裝甲集團軍!

這個集團軍的核心,就是第二裝甲騎兵軍,這個軍包括第四、第五、第六裝甲騎兵師,還有一個剛剛從河西走廊運過來的第一裝甲師(不是裝甲擲彈兵師,而是真正的裝甲師,是新組建的部隊)的一個混成支隊(一個兩營制坦克團,一個裝甲擲彈兵營,一個自行榴彈炮營)。全軍擁有750輛坦克、強擊火炮,各型裝甲車、裝甲汽車超過1000台,卡車1500輛,大炮300余門。第二裝甲騎兵軍軍長就是常瑞青的前任副官長鄭中源中將,新建的第一裝甲師的師長是中央軍校一期和裝甲兵一期的羅卓英少將,三個裝甲騎兵師師長分別是郝夢齡少將、蔣必少將、黃伯韜少將。大多是歷史風雲人物,在這個時空不是保定軍校就是中央軍校的畢業生,還都在中央軍校裝甲兵分校和陸軍大學念過書,又在軍中帶兵多年,算得上是中國國防軍的精英人物。

而該集團軍下屬,除了加強了的第2裝甲騎兵軍,還有半摩托化的陸軍第6騎兵軍和第7騎兵軍,一個獨立摩托化炮兵集群,以及完全實現了摩托化的輜重、工兵、通訊、衛生等等配屬部隊。這個集團軍。說是裝甲集團軍雖然有些誇大其辭,但的確已經有了極高的機動作戰能力和突擊能力,多少有了一些裝甲集團軍的雛形。也就里所應當地成為了西北方面軍的殺手鐧。擔任這個集團軍司令長官的則是歷史上的桂系悍將廖磊上將,保定二期畢業的他,在這個時空自然也是常瑞青保定系的核心成員之一。

和這個注了些水,但是仍然非常強悍的裝甲集團軍一起出現在共青團城的,還有徐祖貽上將指揮陸軍第3集團軍,蔡忠笏上將指揮的陸軍第4集團軍。這兩個集團軍各配屬了3個步兵軍和一個獨立炮兵集群,一個裝甲戰斗群(團級)和輜重、工兵等附屬部隊。光是這3個集團軍就集中了西北方面軍下轄的10個正規軍中的9個。擁有的總兵力多達47萬余人![]鐵血大民國609

一隊汽車正行駛在通往共青團城的公里上,一面國防軍陸軍元帥的旗幟就在當先一輛汽車上隨風招展,顯然坐在這輛汽車上的正是西北方面軍總司令白崇禧元帥了。三個實力強大的集團軍集結於共青團城。而在他們的北面則是5到6個蘇聯紅軍集團軍,一場上百萬人規模的大會戰眼看就將在薩雷耶西克阿特勞沙漠中展開了。這不正是白崇禧夢寐以求的么?只要擊潰了這一路蘇軍主力,西南兩路的6個蘇軍集團軍除了不戰而退,還有別的出路么?

車窗外面。是一片豐收在即的繁盛景象。這里雖然地處西部干旱地區。但是土地肥沃,夏季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很大,又有來自天山的融雪灌溉土地,因此小麥畝產量極高,是不可多得的產糧區。等到蘭疆大鐵路全線貫通,伊犁河兩岸的沃野所產出的糧食就能源源不斷運回內地了。國防軍的主力也能通過鐵路開到阿拉木圖,到時候就能將戰火燒到蘇聯的中亞大草原上去了!

想到這里白崇禧有些得意的靠在了汽車座位的椅背上面。微笑著對身邊的劉明昭道:「這次會戰看來比想象中要順利啊,5到6個蘇軍集團軍已經推進到了列普索干恰拉爾一線。大戰已經一觸即發了,這個伏龍芝看起來也是徒有虛名……伯承,你看咱們什么時候把三個集團軍投入進去為好?」

身邊的劉明昭看起來還是一副不動聲『色』的樣子,看來很有一個高深莫測的王牌參謀長的樣子。他微微一笑道:「10個軍當中的9個都集中到了共青城,健帥的手筆還真是大啊,真的不擔心其它方向被蘇軍突破?

南線有天山之險,還叫人放心。不過西線真的不好說,還有咱們的大後方北疆,只留下一個46軍是不是太少了?萬一被人偷襲了迪化,斷了蘭疆大鐵路,咱們的百萬大軍可就成了孤軍了。」

白崇禧眼睛一轉,擺擺手就笑了起來:「伯承,你說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我研究過伏龍芝的用兵風格,他是善於用奇兵的,在克里木戰役中,就強渡錫瓦什海峽破裂白軍的彼列科普地峽。

而這一回,咱們的兵力又比較薄弱,需要防守的地盤也太大。如果采取防御態勢,不管防線布置的如何巧妙,相信伏龍芝肯定有辦法找到薄弱環節。與其那樣,還不如集中兵力和蘇軍打對攻戰搶主動……這不正是伯承你的意見么?既然要集中兵力決戰,那就應該最大限度的集中,凡是不重要的地方都可以放棄,就算是必守的要點也只部署少量正規軍再輔以大批民兵去守衛,把能集中的主力都集中起來,只有這樣才有最大的勝利把握。

現在我們的第2、第3、第4集團軍當面有約6個蘇軍集團軍,還有幾百輛坦克,總兵力估計在50萬人以上,我集中47萬人去決戰才有必勝的把握。如果兵力少了,就不敢保證必勝了。至於西路和南路,有吳子玉在我不管,北疆有朱玉階在我也放心。哪怕不放心我也要這么打,打垮了伏龍芝的6個集團軍,再不濟都能做孤軍……共青團城和阿拉木圖儲備的彈『葯』有兩個戰役分,糧食更是十年也吃不完,兵源也不缺,可以用民兵補充。當幾個月甚至是一年多的孤軍有什么好怕的?而且要困住我幾十萬人。托洛茨基至少要拿出一百幾十萬大軍!這個孤軍做得值。

所以做孤軍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被伏龍芝的6個集團軍打敗,這樣西北的大局就真的要崩壞了。」

……

「……東路集群所屬各集團軍立即停止南進。全集群收縮至阿列雷薩河北岸,並且依托阿列雷薩河展開,構築防御陣地,補充物資彈『葯』維修裝備,預備與共青團城方向之華軍主力展開會戰。此戰將關系中亞會戰之勝負,全體將士必須以最大之犧牲決心與敵戰斗到底,中亞革命軍事委員會。中亞方面軍總部對貴集群,寄予最高之期望!」

伏龍芝的緊急軍令從卡拉干達的中亞方面軍總司令部發往了方面軍東路集群司令員瓦西里.伊萬諾維奇.恰帕耶夫手中。這位恰帕耶夫在歷史上因為被白衛軍偷襲了師部而早早的犧牲,又因為有個會寫小說的師政委被吹捧成了傳奇英雄。而在這個時空。因為蘇俄內戰進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所以恰帕耶夫沒有當成傳奇英雄,而是一路高升做了「一級集團軍級指揮員」,現在更是6個集團軍所組成的東路集群的最高指揮官。作為一名久經戰陣的老將。他自然對自己的任務有數。集結在共青團城周圍的幾十萬中國國防軍可不是好對付的,他的6個集團軍多半打不過對方。

雖然敵強我弱,但是恰帕耶夫並不懼怕打這一仗。因為他知道,敵強我弱只是局部的情況,在整個中亞三疆戰場上,優勢還在蘇聯紅軍一方。只要自己能夠在薩雷耶西克阿特勞沙漠里和中國人打成膠著,為其余的三路大軍贏得取勝的時間。中亞方面軍就能在這個冬天,把中國人的幾十萬大軍困死在中亞的冰天雪地里面!

而且伏龍芝非常明智的讓自己的6個集團軍依托阿列雷薩河展開防御。將近50萬人,2000余門大炮還有幾百輛坦克、裝甲車。再依托一條河道進行防守。這樣的部署應該是足夠保險了。中國人不是在打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注意嗎?那好,現在東路集群的50萬大軍就在這里,等著你們來擊破了!

想到這里,他站在地圖台前,撓著自己的光頭喃喃自語:「哎呀,這下中國人和東路集群大概都要拼命了吧?大概是上百萬人的大戰……想想都讓人激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