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 瓜分未來之法俄友誼(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26 字 2020-07-13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

就在艾登和拉特瑙帶著常瑞青的答復匆匆踏上歸途時,世界革命的偉大領袖正神采奕奕的同法國客人握手,還用一口流利的法語說道:「歡迎雷諾先生和戴高樂將軍來莫斯科做客,你們的到來將重新開啟中斷已久的法俄偉大友誼。」

「謝謝主席先生在百忙之中還能擠出時間來同我們見面,勒布倫總統和達拉第總理一直都很重視發展同蘇聯的關系,並希望能調停蘇聯同英德中等國間的沖突。」

說話的人是保羅雷諾,他是現任達拉第聯合政府的國防部長,雖然是右翼政治家,但是卻一直將德國視作法國的心腹大患,堅決反對法國同德國一起進攻蘇聯,因此就成了蘇聯人民的老朋友。在《張伯倫——希特勒協定》的消息被證實後,雷諾更是在第一時間借道敘利亞(法國托管)秘密前來莫斯科訪問,而陪同他訪蘇的則是他好友,法國陸軍部次長夏爾戴高樂少將。

「調停沖突?」托洛茨基忍不住在心里面嘲諷了一下法國人的天真,他本來並沒有想過要聯法,畢竟法國人同高爾察克和克倫茨基這伙人過從甚密,還一直揪著前沙俄政府的債權不放,非要蘇聯償還。但是在看了英國gcd送來的《張伯倫——希特勒協定》的抄件後,他已經意識到英德兩個帝國主義國家這次是要動真格的了,所以才指示駐巴黎的代表加緊聯絡法國。希望能同法國結成反德同盟,集合法蘇兩國之力對付德國。此時雷諾的到訪。可謂是正中了托洛茨基的下懷。但是法國人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切實際,讓他有些為難,一時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於是就看看身邊的李維諾夫和圖哈切夫斯基。[]鐵血大民國663

新任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馬克西姆李維諾夫是個身材肥胖的猶太人,他是蘇聯gcd內部少數不贊成同時和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開戰的高官之一。不過他並沒有因此失去托洛茨基的信任,因為這個紅色外交家是個出名的「老實人」,他從來不隱瞞自己的觀點,甚至還會當面講實話。這樣的品質如果放在一個普通蘇聯公民身上或許是非常危險的。但到了人精扎堆的蘇聯權力核心里。這樣的「老實人」還是有一席之地的,畢竟托洛茨基也不希望身邊沒有一個講真話的人吧?

而且李維諾夫雖然老實,但是在外交上的才干卻一點不比他那個善於玩腦筋急轉彎的前任契切林差,他的外交風格就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耍小聰明,也不發揮什么華而不實的外交智慧。但是對於原則問題卻強硬異常。看到托洛茨基的眼色,老實人李維諾夫輕輕咳嗽了一下,接過問題道:「雷諾先生,您剛才說勒布倫總統和達拉第總理想要調停目前的戰爭?那么有沒有什么可行的方案呢?」

雷諾看了眼戴高樂,後者從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李維諾夫接過文件,一目十行的看了遍後。立即將文件交給托洛茨基,又低聲用俄語向他介紹了一番。原來這是一封用法國總理達拉第名義起草的書信,信中提出了一個和平方案,要求蘇軍撤出英國殖民地和勢力范圍以換取英國退出目前的戰爭。不過卻沒有提及北歐、巴爾干和土耳其,也沒有提及蘇聯同中德兩國的戰爭應該如何結束。雷諾見到托洛茨基的神色無比認真。心里稍稍松口氣,說道:「英國退出戰爭只是實現和平的第一步。沒有英國的支持,中德兩國相信也將會采取更加務實的態度。特別是德國……他們目前已經得到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還控制了匈牙利和部分羅馬尼亞,應該滿足於現狀了。只要我國和英國聯合出面施加壓力,相信歐洲的和平是可以很快實現的。這樣蘇聯就可以集中力量解決在亞洲所面臨的挑戰了……」

聽了雷諾描繪的前景,托洛茨基的心思頓時活絡起來了。現在的戰局已經表明,蘇聯沒有力量同時打敗英國、德國和中國,如果能先同英德停戰,然後集中力量對付中國,或許就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了!想到這里,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向圖哈切夫斯基看去。

圖哈切夫斯基皺著眉頭,他也知道這次的戰爭有些不好打。但是他卻不相信英國只要拿回中東和印度的殖民地就肯退出戰爭,更不相信德國會放棄東擴的野心。如果雷諾早來一個月,達拉第在信里面說的事情還有可能成功,可是現在,英德中三國大概已經談妥了消滅和瓜分蘇聯的條件,怎么可能因為蘇聯的退讓而散伙呢?說不定蘇聯一退縮,英德中三國的氣焰就更加囂張了!

看到圖哈切夫斯基不說話,托洛茨基就明白他不看好法國的這次調停。說實在的,仔細想想這件事情的確有些兒戲,現在是打世界大戰,又不是過家家!英德兩國好不容易占了些上風,怎么可能因為蘇聯的暫時退縮而停手,然後眼睜睜看著蘇聯把中國給解放了?萬一,英國在收回印度和中東殖民地後出爾反爾,蘇聯可就連哭都哭不出來了!

托洛茨基用力抽起了雪茄,白色的煙霧一圈一圈飄散開來,不一會兒就弄得會客廳里面煙霧騰騰的。熟悉托洛茨基的李維諾夫和圖哈切夫斯基知道,這位革命先知正在猶疑不決。雖然不相信能夠和英德和解,但是卻希望能拉攏住法國這個潛在盟友。果然,托洛茨基緩緩放下文件,收起眼角中猶豫不決的神色,淡淡地問道:「雷諾先生,如果我們同意從伊拉克、約旦、巴勒斯坦、內志、漢志等地區撤退。法國有幾成把握將英國帶回和平道路上來呢?」

這句話讓雷諾好一陣失望,看來托洛茨基不願意放棄印度!而印度又是大英帝國皇冠上的珍珠。如果英國還想重振往日聲威的話。那就絕對不能放棄。不過失望之余,雷諾也知道自己的蘇聯之行必須要取得成果。因為《張伯倫——希特勒協定》中明確規定了英國將不參加法德之間的斗爭!也就是說,英國已經拋棄法國「全心全意」同德國結盟了。

如果不能將英國拉回到法國身邊,那法國的安全就只能通過俄德合作來保障了。雖然是蘇聯是邪惡的gc主義國家,但卻是唯一能夠牽制德國的力量,一旦蘇聯滅亡,法國是絕對不可能對抗占領了整個中歐和東歐的德意志帝國!

「雷諾先生,我想您千里迢迢來莫斯科,並不只是為了調停這場世界大戰吧?」這是李維諾夫開口說話了。還是那種實話實說的風格,一點都不帶拐彎抹角的。「法國是不是想同蘇聯合作,建立一個旨在反對德國侵略擴張的聯盟呢?面對已經重新崛起為世界強國,並且又一次走上帝國主義道路的德國,我們兩國是不是應該像歷史上那樣聯手應對呢?」

看到對方這么直接就提出的聯手反德的建議,雷諾也不再隱藏什么了,而是很認真地點點頭道:「遏制德國的確是法國一貫的國策。但是法國是一個民主國家,而且法國人民向來珍惜和平,不到最後時刻是不會拿起武器的。」

「但是現在是最佳時機!」圖哈切夫斯基突然插話道:「德國人的所有力量都在東線對付我們,在西線只有象征性的部隊,而你們有150萬到200萬裝備精良的陸軍,還有最少15個裝甲師和2000架性能優良的飛機。只要一個突然襲擊,法國就能將危險消滅在萌芽之中!」

雷諾的臉色變了幾下,扭頭看看戴高樂,這個身材高大的有些離奇的陸軍部次長向他提出過同樣的建議——既然德國早晚要同法國一戰,那么法國為什么不能先下手為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