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3 大縱深突擊vs誘敵深入 四 求月票(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344 字 2020-07-13

曼斯坦因對波蘭戰役的猜測很快就成真了,從1934年4月5日開始的德國人對波蘭的入侵,的確進行的非常輕松。軍用地圖上的箭頭和小針,從德國本土、捷克斯洛伐克和波羅的海三個方向同時向波蘭境內延伸,一天一天地向著華沙和蘇波邊境『逼』近。

數量多達幾百萬的德國士兵,頭戴鋼盔、滿身塵土,一隊隊一列列的,在他們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和三號坦克(和歷史上的三號不同,是在追獵者地盤的基礎上開發的)的引導下,排著幾公里連續不斷的行軍縱隊,行進在全波蘭的土地上。這一切都緩慢地、沉悶地、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除了沒有遭遇到計劃中的頑強抵抗之外,就都在德軍統帥部的預料之中了。

當然,抵抗並不是說不存在,事實上波蘭人的抵抗還是相當頑強的。在每一條戰線上,波蘭紅軍都像拼了命yiyang在阻擋德軍的進攻,局面是明擺著的,這一回德國佬絕不是要將波蘭從gcd的奴役下解放出來,他們是在滅國的!如果波蘭人不奮起抵抗,他們的祖國將會永遠消失,再也沒有了!如果他們抵抗,結果也不會有什么變化,因為他們的蘇聯主子已經提前撤出了波蘭,還帶走了幾乎所有的機器設備、金銀財寶、人才和集體農庄糧倉里面的糧食。除非德國人願意把自己的存糧拿出來和波蘭人分享,否則波蘭人就只能在戰死和餓死之間進行選擇了。很顯然。德國人沒有那么好的良心,所以放在波蘭人面前的出路之有一個,那便是死戰!

不過對德國人來說。波蘭人的拼死抵抗根本算不得什么問題,或許還是他們所期望的這給了德國人大量屠殺波蘭壯丁的理由!同時也是一次檢驗德軍裝甲突擊作戰能力的機會。曾經是世界各國陸軍競相模仿目標的德國陸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就變得「默默無聞」起來,特別是蘇聯紅軍崛起後,曾經屬於德國陸軍的光芒完全被蘇聯紅軍所取得了。雖然蘇聯人的武器不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但是他們卻有最先進的戰術,最優秀的軍官和最良好的訓練。可以用不怎么先進的武器一次次打出堪稱經典的戰役,雖然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他們也輸掉了一些會戰。但是總得來說,蘇聯紅軍還是從實力上占據優勢的對手那里奪取了非常遼闊的地盤。最後強大的德國陸軍就成了蘇聯紅軍的學生,學會了大縱深突擊的那一套戰術,現在正好用波蘭人來練練手。

但是德國人的大縱深突擊還是沒有打出他們蘇聯老師的氣勢。或許因為他們的對手已經見多了坦克集群突擊的場面。也深知大縱深突擊作戰的要領。所以雖然不敵,但並沒有出現想象中的崩潰,更沒有歷史上出現的用騎兵去沖擊坦克集群的景象。波蘭人是縱深防御來對付德國人的,他們以華沙為核心,將整個國家變成了一個完整的防御體系,所有能戰斗的男子都拿起簡陋的武器編入軍隊,在每一處鄉村和每一個城鎮進行絕望的抵抗。[]鐵血大民國673

在這場波蘭衛國戰爭中,蘇聯的1932型反坦克榴彈發『射』器大放異彩。成了德國裝甲部隊最頭疼的武器。這種武器在正規的陣地戰或是坦克決戰中作用並不大,但是在城市保衛戰和小規模的伏擊戰中卻給德軍裝甲部隊造成了不小的損失。根據後來德國國防部解密的檔案披『露』。在整個波蘭戰役期間,一共有1100多輛(次)追獵者坦克殲擊車、三號坦克毀損,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損失是由反坦克榴彈發『射』器造成的。當然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同追獵者系列坦克的價廉物美和容易生產維修有關,現在已經轉入戰時模式的德國工業,每個月能夠生產超過1500輛追獵者系列坦克、強擊火炮,完全禁得起消耗,所以前線的指揮官才會拿這種廉價坦克用於城市攻堅戰以圖減少普通士兵的傷亡。結果卻因為追獵者的側翼裝甲薄弱和火炮『射』角太小而蒙受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但是波軍的頑強,反坦克榴彈發『射』器的大放光彩,還有德國人自己犯下的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加在一起,也沒有能挽救波蘭,甚至沒有讓德軍的推進速度慢於德國統帥部的計劃。

到四月十二日,也就是波蘭戰役開始後的第八天,德軍裝甲部隊就到達了華沙城下,十四日,後續抵達的德軍步兵完成了對波蘭首都的圍困,又過了二十四小時,北上的德軍裝甲部隊同在旦澤灣登陸後南下的德軍步兵會師,完成了對波蘭東中部的大包圍。同日,德國陸軍攻入了被德國gcd和蘇聯控制了十一年之久的東普魯士,德國gcd『主席』恩斯特.台爾曼逃往蘇聯首都莫斯科,並且在一個星期後建立了紅『色』德國流亡『政府』。

至此,白『色』方案的第一階段任務算是全部完成,接下去的工作就是攻陷幾個被團團包圍的波蘭大城市,雖然還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可是勝負已經毫無懸念。而蘇聯紅軍的反應,卻又一次出乎了大多數人的預料,強大的蘇聯紅軍好像蒸發在空氣中yiyang,自始至終都沒有干涉德軍在波蘭的行動,眼睜睜看著一個蘇維埃國家被德國撕碎,毫無反應。

與此同時,德軍和英德聯軍在巴爾干、北歐兩個戰場的反攻也全面展開,不過這兩處戰場的情況卻大不相同。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在羅馬尼亞的行動極為順利,蘇聯紅軍主力同樣不見蹤影,羅馬尼亞紅軍的抵抗也比不上波蘭,不到2個星期,除了羅馬尼亞東北部的比薩拉比亞地區還在蘇聯控制之下,羅馬尼亞其余地區已經落入了德國和羅馬尼亞王國『政府』的控制之中。部分羅馬尼亞紅軍追隨羅馬尼亞gcd流亡蘇聯,其余的大多作鳥獸散。但是英德聯軍對芬蘭的進攻卻不甚理想,由於瑞典軍隊拒絕參加進攻芬蘭的作戰。英德聯軍在數量上處於劣勢,而且芬蘭北部的地形又不利於德國的機械化部隊發揮優勢,因此戰爭很快打成了僵持狀態。

……

中英德聯手對蘇聯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世界,原本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法德矛盾和西班牙事件頓時就喪失了吸引力,現在世界大戰的勝負似乎就要分出了,誰還會有心思關心西班牙的內部沖突?至於法德矛盾。在中德蘇大戰全面展開的情況下,還有激化的可能么?

「我們駐德國大使館的武官亨利上校已經派觀察員前往波蘭戰場,據目前所掌握的情況。德國人在這個方向上投入了250萬到300萬軍隊,大約占了目前德軍野戰部隊總數的百分之四十。另外還有大批軍隊從法德邊境調往東線,他們很可能將會參與下一階段對蘇聯本土的進攻。」

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內,麥克阿瑟站在一幅臨時掛起來的地圖前。為羅斯福總統和內閣主要成員介紹波蘭戰役的情況。

但羅斯福對此卻興趣索然。輕輕地『揉』著太陽『穴』目光凝重,不知道在思索什么。反倒是國務卿赫爾、海軍作戰部長威廉.萊希、陸軍部長哈利.伍德林等人都『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當他們得知德軍正將西線部隊調往東線時,都很意外:「道格拉斯,這么說起來中德兩國准備一鼓作氣打敗蘇聯了?如果德國將他們的西線兵力運用到東線的話,他們將能投入600萬以上的兵力,中國人在西伯利亞和中亞投入的力量也不會少於這個數字。上帝啊,那可就是1200萬人,莫斯科如何抵擋得了?」

「事實上莫斯科擁有的兵力要遠遠超過1200萬。所以單純比拼數量,托洛茨基並不處於下風。雖然蘇軍的武器裝備不如對手,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勢。」麥克阿瑟搖了搖手,用教鞭敲打著地圖上遼闊的蘇聯領土:「托洛茨基現在統治著全世界最龐大的國家,這個國家比美國要大一倍還多,地形復雜、氣候條件惡劣,基礎設施非常落後,人民也勇於戰斗和犧牲。這些對於入侵蘇聯的中德兩國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而且托洛茨基還有一個優勢是中德兩國所不具備的,那就是蘇聯gcd對整個國家強有力的控制!

蘇聯的gcd政權無疑是非常邪惡的,但不得不否認,這個政權所執行的政策和體制要比中德兩國的民主制度更適合戰爭。根據我國駐蘇聯大使館武官多諾萬上校的報告,現在的蘇聯就是一架高速運轉的戰爭機器。gcd政權已經將整個國家變成兵營和兵工廠,全部的社會生活都圍繞戰爭展開。從今年年初開始,蘇聯『政府』就喊出了一切為了前線的口號,實際上也是這樣執行的。所有同戰爭無關的生產和活動都已經停止,每一個人都必須為戰爭奉系出全部,要么在成為紅軍在前線拼死作戰,要么在後方的工廠、田間勞作,每個星期工作七天,沒有休息,也沒有額外的工資,一切生活必須品的配給都是最低標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