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 鋼鐵的碰撞 一(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71 字 2020-07-13

在遠處不斷傳來的隆隆炮火聲中,西伯利亞小城下烏金斯克火車內外已經是一片緊張繁忙的氣氛。來往的火車頭噴吐出的白煙籠罩了整個站台。穿著難看土黃『色』軍服的蘇軍士兵們正在繁忙地卸車。下烏金斯克是蘇聯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州西部的一座小城,著名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就從這座小城的中心穿過,城東還有一條綿長而不寬闊的河流經過,名叫烏達河。正是由於西伯利亞大鐵路和烏達河的存在,讓這座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城,成為了現在中蘇兩軍交戰的焦點地區。

法蘭西戰役結束後,中國西伯利亞方面軍的攻勢就開始放慢,到了6月下旬干脆就在烏達河以東越15公里處就停滯不前了,似乎准備在這里轉入防御等著蘇軍反攻。之前一直節節後退的蘇聯紅軍東方面軍卻反而積極起來,每天都有大隊大隊的部隊開出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築壘地區向東挺進。通往下烏金斯克的鐵路線上,更是每隔10分鍾就有一列滿載的軍列呼嘯而過。

下烏金斯克火車站已經被緊急擴建了,蘇聯鐵路人民委員部抽調的工程人員在火車站西面臨時鋪設了幾十條可供火車停留等候的路軌,紅軍的工兵則砍伐了鐵路線兩側的大片原始森林,然後在空出來的土地上修建了大量的倉庫、機場和軍營,顯然要將下烏金斯克當成整個前線的樞紐了。但是中國空軍的不斷襲擾轟炸,還是讓這個蘇軍前線樞紐顯得混『亂』不堪。

一個火車頭拖著一列物資趕在中國空軍轟炸的間隙開進火車站,用最快的速度丟下車皮又掛上另一列扯皮就掉頭開走。丟下的車皮周圍頓時就涌上了大批蘇軍士兵,像發瘋一樣的開始卸貨。這些扯皮上裝載的都是彈『葯』,有的機步槍子彈、有的高『射』機槍/反坦克步槍子彈、的榴彈、有各種口徑的高『射』炮炮彈,有造價高昂的用來對付華軍追獵者坦克的鎢合金穿甲彈,還有地雷、手榴彈、反坦克榴彈發『射』器、炸『葯』包等各種各樣的易燃易爆物品流水一樣從火車車廂上面卸載下來。甚至來不及點數就連忙運進森林邊緣,由無數高『射』炮、高『射』機槍嚴密保護的彈『葯』倉庫。而負責監督卸貨的紅軍軍官則不斷抬頭仰望天空,生怕剛剛離去的中國轟炸機又去而復返。現在西伯利亞前線的蘇軍算是真正嘗到了喪失制空權的苦果。不僅下烏金斯克每天都要承受數百噸炸彈的蹂躪,就連蘇軍背後的生命線西伯利亞大鐵路也被華軍轟炸機沒完沒了的『騷』擾,雖然蘇聯空軍集中了上千架伊-18和伊-16戰斗機和數千門高『射』火炮/高『射』機槍,但仍然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物資在運輸途或在下烏金斯克的倉庫中被毀!

不過中國空軍的強大威力並沒有動搖蘇軍高層進行下烏金斯克會戰的決心,因為他們很清楚,如果他們不能在西線德軍的猛攻來臨之前,給中國人一個永生難忘的深刻教訓。那么明年他們將不得不面臨兩線同時遭遇猛攻的困境,哪怕他們將紅軍擴充至2000萬以上,恐怕都很難保證能夠維持住局面。[]鐵血大民國693

到了1934年7月8日下午的時候,下烏金斯克周圍天空中已經聚滿了黑壓壓的降雨雲,沉悶的雷聲已經在耳邊滾動。華軍轟炸機也總算依依不舍的從下烏金斯克上空離開。而在等候線上面還沒有卸完的扯皮,忽然在上級一聲令下後。全部被推開退倒,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為新的軍列進站騰出位置,而且新上來的一定是蘇聯紅軍最強大的打擊力量!為了避免他們被華軍空軍發現和重創,才特意選擇現在這么一個時間進入下烏金斯克。

下午3點左右,就看到從西北的阿爾扎邁過來的鐵路線上出現了由重力機車頭拖著的重載軍列,吐著濃煙,呼嘯著開進下烏金斯克火車站!一節節平板車廂上面。都是用油布覆蓋著的體型巨大的裝甲車輛,穿著神氣的草綠『色』制服,帶著船型軍帽的蘇聯坦克兵們就守在自己的戰車旁邊,一路風馳電掣地趕來。這樣的重載軍列並不只是一列,而是源源不斷地開來,好像無窮無盡一般!看到這一幕,車站里面的紅軍後勤官兵們不約而同的爆發出了一陣響徹雲霄的「烏拉」,強大的紅『色』坦克兵終於上來了!這也就意味著收復失地的大反攻就要開始了!

蘇聯東方面軍參謀長加米涅夫此刻就守在下烏金斯克火車站的站長辦公室里。透過貼了米字形膠布的玻璃窗看著這些裝滿了坦克、裝甲車的重載列車一列接著一列開進車站,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等到最後一列重載列車進站,這位以嚴肅著稱的紅軍高級將領的唇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微笑。雙手握拳用力揮動了一下:「45列重載軍列全部到齊了!這次降雨來得真是太及時了!要是再完幾天,等中帝國主義軍隊的防線鞏固了,那就多少有些麻煩了!」他又回頭問東方面軍參謀長梅列茨科夫道:「氣象部門預測這次降雨能維持幾天?」

「最多7天,司令員同志。」梅列茨科夫回答道。「今天是第一天,坦克集群司令員哈列普斯基同志報告。15個坦克軍最少需要3天時間才能完成展開,也就是說我們有4天時間擊敗烏拉河以東地區的華軍集群。」

「很好,有4天時間足夠打敗中國侵略者了!」雖然嘴上說的信心滿滿,但加米涅夫的心底里面卻是一分把握也沒有。在他看來。計劃中的下烏金斯克反擊戰就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冒險。是蘇聯在法國出人意料的速敗後所采取的不得已之舉,由於法國的失敗,現在的蘇聯已經處於全面被動了,而且越往後拖就越被動,如果不在今年同中國展開東線決戰,到了來年,只怕蘇聯想打決戰都沒有機會了。

雖然統帥部已經下決心要將紅軍的規模擴充到2200萬以上,但是在這個機械化武器稱雄的世界大戰戰場上,步兵的數量和攻擊力並不成正比。只有坦克、飛機、步兵、大炮等兵種的協同作戰才能打出真正犀利的進攻。如果到了德軍在西線發動大攻勢的時候,東線戰場頂多能得到足夠多的步兵,坦克、飛機恐怕都要優先滿足西線,如果東方面軍在這一次反擊中不能把中國人打疼打怕,來年的日子恐怕就很難過了。

「司令員同志,圖哈切夫斯基同志已經到了。」一名參謀推門進來,低聲報告道。

「圖哈切夫斯基?他怎么來了?」

「可能是不放心西伯利亞的戰事吧?」梅列茨科夫道:「中亞已經出了紕漏。如果西伯利亞戰場再出意外,整個東線恐怕都要糜爛了。」

加米涅夫點點頭,一招手:「走,去迎接圖哈切夫斯基同志去!」

火車慢慢的停靠了下來,早就守在車廂門口的圖哈切夫斯基率先跳了下去,跟在他身後下車的是他的愛將。剛剛從中東戰場上下來的巴普洛夫,這位在前世里因為打敗仗而被斯大林槍斃的蘇軍大將現在是蘇聯紅軍頭一號坦克戰專家。圖哈切夫斯基把他帶來西伯利亞,就是要用他指揮從西部調來西伯利亞的15個坦克軍的。兩人一踏上下烏金斯克的土地,耳朵聽見東面不斷傳來的炮聲,還有火車站里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的時候。他們提著的心才算真正放下了。看來東方面軍的士氣高昂,並沒有被最近世界革命所遭遇的一連串挫折給嚇倒,至少下級官兵們全都求戰心切。這對將要展開的反擊戰來說。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站台上面軍服筆挺的加米涅夫和梅列茨科夫早就在那里等候著了,看見圖哈切夫斯基和巴甫洛夫跳下車,兩人忙迎了上去:「圖哈切夫斯基同志,巴甫洛夫同志,歡迎你們來西伯利亞前線視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