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 驅虎 三 還有月票嗎?(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26 字 2020-07-13

會議結束後,大部分與會將領都魚貫而出,不過常瑞青、趙振、吳石、張國燾,還有今天上午才到南京白崇禧、彭d懷、林祚大三人都沒有離開會議室。

「愷蔭,把剛剛從天眼那里得到的消息說一下吧。」常瑞青指了下張國燾道。

「蘇聯、印度現在正在誘『惑』日本同咱們開戰,還要在德里搞一個什么祝捷慶典,想叫日g高層去參觀。武田亨的心思也活泛起來了,聽從了山本五十六的建議准備先拿下歐胡島,然後再考慮下一步的行動。」

「下一步行動?知道是什么嗎?」吳石追問。

張國燾微微搖頭:「這個不知道,可能武田自己也沒有想好,不過多半是兩種可能,一是和咱們過不去;二是南下澳大利亞。」[]鐵血大民國741

「靠猜可不成,一定要搞清楚具體的方向,這個非常重要。」吳石看了看常瑞青,接著又道:「耀如,如果日本人南下澳洲就好了,咱們要先把印度阿三從中東打出去。」

「不是如果,告訴天眼,一定要促使日軍南下澳洲!」常瑞青斬釘截鐵的命令道。

白崇禧、吳石、趙振和彭d懷等人同時一愣,他們並不知道天眼的真實身份,沒想到這個間諜神通廣大到這種地步。白崇禧追問道:「耀如,有把握嗎?」

「可以一試。」常瑞青淡淡地道:「總有七八成把握吧。」他想了想又道:「不過光靠天眼恐怕不行,武田亨也不是那么容易左右的人。」

「耀如,我有個想法。「趙振接過話題道:「可以讓研轟七曝一下光,還可以誇大一下研轟七的數量。讓日本人誤以為我們已經擁有了一定數量的遠程重型轟炸機。」

研轟七的最大航程超過3000公里,即使在搭載5噸炸彈的情況下,最大航程仍然超過2300公里,從海參崴和南朝鮮(已經交給大韓民國)出發可以覆蓋日本本土的大部分區域,還可以用來摧毀日本在樺太島的石油設施。

常瑞青道:「我看可以,愷蔭。你去和空軍的楊總司令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安排。」

「明白了。」張國燾點了點頭,也給常瑞青出了個主意:「總理,根據天眼的報告,日本人對新加坡要塞非常忌憚,這個要塞離開他們的主要石油采集地蘇門答臘島的巨港油田非常近。一旦開戰,從新加坡起飛的俯沖轟炸機都能把巨港油田炸毀。要不咱們也在新加坡要塞部署一些俯沖轟炸機和中型轟炸機?」

白崇禧『插』話道:「不行。新加坡要塞是一線基地,太容易遭到日軍突襲,在開戰前不能部署太多的飛機。不過新加坡要塞的駐軍應該增加,那里居民要盡快疏散,戰備物資也要開始儲備,要做好被日軍圍攻的准備。我估計一旦我們同日本開戰。新加坡要塞一定是第一個遭到攻擊的對象。」

「已經布置下去了。」常瑞青思索下說:「不僅是新加坡,吉隆坡、關丹、馬六甲、沙阿蘭、檳城、納土納群島、文萊、山打根和巴拉望島都做了防備。」

白崇禧微微皺眉,有些不安地道:「南洋那么大,還有那么多島嶼,光守是守不過來的。」他想想又道:「而且靠轟炸油田也不一定能嚇倒日本人,他們在戰前就儲備了不少石油,奪取巨港油田和巴厘巴板油田後。他們的石油產量遠遠超過消耗,多余的部分都儲備起來了,好像還是我們幫著運輸的。」

這個時空因為中國在背後暗助日本,所以美國人的潛艇並沒有對日本的南洋運輸線構成什么威脅。巨港的石油直接用日本油輪運到新加坡,然後由中國油輪運往釜山港,再由日本油輪從釜山把石油運回本土儲備起來。這一路由日本油輪負責的航線極短,在日本驅逐艦的層層保護下,美國潛艇根本無從下手。而由中國負責的運輸線雖長,但中國一來和美國算友邦;二來這樣的行為也沒有違反國際上面的「中立准則」;所以美國也無可奈何。不過日本本土的石油和各種戰略物資儲備卻因此變得非常充足。

「不、不用太擔心日本,」常瑞青搖頭說:「他們不是咱們的對手,不大會上門送死的。」他的唇角流『露』出一絲玩味。「俗話說惹不起、躲得起,他們惹不起我們,正好躲到澳大利亞去,不是么?」

白崇禧稍稍愣了下。隨即點點頭,日本即使拼了命來和中國作戰也沒有多少勝利的希望,除非蘇聯能在西線戰場創造奇跡,否則就是中美夾攻日本。唯一的出路就是「躲」到澳洲去。英國人現在就剩最後一口氣了,所以澳洲是肯定守不住的。那些澳洲以後,日本就有退路了,即使本土和南洋群島統統淪陷,他們也能在澳大利亞重新建國。至於中國追殺到澳洲去的可能『性』倒不太大,畢竟戰後中國不過是世界第三強國,美德兩國都不會希望中國擁有太大的領土和太多的資源……

看到沒有人再提出建議,常瑞青神『色』嚴肅地道:「對日政策就先定下來了,一是要做好一戰的准備;二是驅虎吞狼,促使他們南下澳洲。」他又掃了眼眾人,接著說道:「三嘛,還是要給他們一點幻想……中日都是gcd領導下的亞洲國家,又同文同種,是東亞文明的棟梁,不應該自相殘殺。如果日本gcd可以改變蘇維埃革命的路線,改走國家社會主義道路,中日兩國兩黨完全可以和平共處,成為共同抵抗西方文明入侵東方的盟友。」

在座的眾人互相看看,誰都沒有對常瑞青的話提出異議。他們心里都明白,東方世界只能有一個領袖,所以中日在戰後成為盟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現在拋出這個政策不過是暫時穩住日本人。因為大中華聯邦在實現中日一體之前,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要解決,那就是印度!這次常瑞青把白崇禧、彭d懷和林祚大從前線召回,就是要討論對付印度的。

「健生、石穿、陽春,你們對印度和中東戰場有什么看法?」常瑞青直入主題了。

「耀如,從印度紅軍在中東戰場的表現來看。中亞m斯林和印度m斯林肯定是打不過他們的。」白崇禧斟酌著說:「如果我們一定要消滅印g政權,恐怕必須出動三百萬以上的國防軍,而且也不一定會得手,因為印度民眾還是非常擁護印g的。」

常瑞青微微點頭,印度現在的情況有點像歷史上新中國剛成立那會兒。魯易是偉大領袖,印度gcd光榮正確,領導3。5億印度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婆羅門封建主義、國大黨官僚資本主義)。又雄赳赳、氣昂昂出兵中東打敗了一百多萬英美聯軍。而且眼下的印g還沒有實行農業集體化政策——根據情報,這是托洛茨基向魯易提出暫時不要實行農業集體化的。因為托洛茨基認為印度農業的積累不足,耕種方式也非常原始,人均耕地面積又小,如果硬要盲目推行集體化政策,代價肯定比蘇聯當年更慘重。類似的話歷史上赫禿子也和太祖講過。不過魯易倒是勉強聽進去了,所以現在印度人民還是耕者有其田的,因此絕大部分都衷心擁護gcd擁護「魯太祖」的。[]鐵血大民國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