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6 世界革命失敗的開始 還有月票嗎?(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003 字 2020-07-13

「……現在我們印度革命事業又一次邁向輝煌了,經過十二年的艱苦奮斗特別是最近三年的勝利大飛躍,我們的重工業很快就將超過英國這個老牌帝國主義強國了!這也將意味著國際gc主義運動在經歷了十幾年的低潮期後,終於在我們兩千萬印度人民革命黨人和一萬萬五千萬印度人民的帶領下,迎來了又一個輝煌勝利。()眾人一聽。也覺得乍里亞同志的話有點道理,只是布柳赫爾的臉上有些尷尬。鮑羅廷看到這一幕,忙轉開話題道:「乍里亞同志,我們剛才商量出一個在西藏——英帕爾地區作戰的計劃,想聽一下你的意見。」

現在中國西藏和緬甸、英帕爾等地的中國國防軍(韓國國防軍)都統一由中國緬甸方面軍指揮。而彭d懷則繼續在實行消極作戰的方略,在西藏和英帕爾戰場上全面采取守勢,只是出動空軍轟炸印度東北的大城市,給印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消息傳到德里,魯易非常惱怒,立即指示印度東北方面軍向英帕爾要塞發動進攻。不過以布柳赫爾為首的印度東北方面軍的高級指揮官們卻不同意這么打。

擔任印度東北方面軍參謀長的巴甫洛夫拿起教鞭指著地圖上的喜馬拉雅山一線說道:「我們的計劃是向喜馬拉雅山的各個主要山口發動進攻,同中國人打消耗戰,他們在西藏的軍隊不多,只有一個山地軍,而且後勤很成問題,拼消耗不是我們的對手。一旦西藏的中國軍隊撐不住,英帕爾的中國軍隊就只能主動出擊,我們可以在那加地區或東孟加拉地區打敗他們,萬一戰事不利我們還可以……」

聽到巴甫洛夫提出的方案,乍里亞的臉色一下難看起來。現在印度東北地區天天在挨炸,每天都有上千人被炸死,而且還不止是死人,加爾各答的兵工廠、造船廠、發電廠,賈姆謝普爾的鋼鐵廠都在挨炸,印度的重工業可就這么點骨血,要是都讓中國人炸沒了,將來印度要怎么崛起?

而且進攻喜馬拉雅山山口的戰術也明顯在瞎胡鬧,那里的海拔都在四、五千米以上,人到了那里喘氣都難,還怎么打仗?而中國的第三山地軍都是由西藏、青海的當地人組成的,早就習慣高原氣候了。生活在平原上的印度人怎么能和他們在高原打?就算能獲勝,肯定也是用屍山血海填出來的。雖然印度人口多,但也不能這樣消耗啊!

「布柳赫爾同志,我們為什么不直接進攻英帕爾?」不等巴甫洛夫把整個作戰計劃說完,乍里亞就迫不及待向布柳赫爾提出疑問了。「按照巴甫洛夫同志剛才介紹的計劃,我們在喜馬拉雅山一線最少要付出敵人10倍的傷亡,印度不能同中國打這樣的消耗戰,雖然我們有3.5億人口,但是中國人卻多達6億!」

乍里亞的聲音很輕。但卻代表著印度最高領袖魯易,布柳赫爾也不敢怠慢,他從巴甫洛夫手中接過教鞭,指著地圖上的英帕爾道:「英帕爾是位於印度和緬甸交界地區的一座要塞城市,周圍被曼尼普爾山脈包圍,城市建立在一塊長40英里,寬20英里的平原上。早先就是英軍的要塞,中國人接管了那里以後又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將那里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和後勤補給基地。平原上遍布著防御工事、炮兵陣地、軍營、機場、醫院、倉庫和油庫。現在駐守在英帕爾要塞的部隊是華軍第15集團軍的第43、第44和第45軍,韓軍第1集團軍的第1、第2和第3軍,華軍第一裝甲騎兵軍,華軍第五航空軍等部。總兵力超過40萬。擁有坦克700多輛,飛機1000多架。還在周圍的山區和交通要道附近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很不好對付。而且在緬甸還有華軍第16集團軍、韓軍第2集團軍和華軍海軍西洋艦隊,隨時有可能在印度東北海岸登陸,也有可能增援英帕爾要塞。」他調整了一下語氣。沉聲道:「因為多年的戰爭。中國國防軍的作戰經驗非常豐富,絕非美英軍隊可比。而且他們的工業實力非常強大。很可能已經超過蘇聯,武器裝備在德國技術的支持下也非常精良,特別是他們的飛機和坦克比蘇聯至少領先一代。如果我們選擇喜馬拉雅山沿線為戰場,中國人受制於地形和後勤無法發揮他們在裝備上的優勢,數量也同樣處於絕對劣勢。雖然有地形之利,但我們只要不惜傷亡還是可以取勝的。如果把戰場放在英帕爾,敵人的後勤運輸有充分保證,還有制海權的便利,哪怕投入再多的兵力也沒有勝算。而且英帕爾周圍的地形根本擺不開太多的部隊,我們的數量優勢也無從發揮,最後只能一批批投入戰場,打成添油戰術。」

同中帝國主義的戰爭看來很不好打!聽了布柳赫爾的介紹,原本信心十足的乍里亞都是滿臉憂色。如果將主攻方向擺在喜馬拉雅山,那中國人憑借地利至少能打出1:10的交換比;如果打英帕爾,恐怕就是付出10倍的傷亡也打不贏!印度的人口是多,但現在的消耗也實在太大太快了,蘇聯戰場上每個月要送60萬過去,中東戰場打了三四個月已經死傷一百五六十萬!而且還沒有到頭的希望,美英還沒有最後放棄,德國人和中國人已經在向中東派兵了,阿拉伯帝國的軍隊也在迅速擴充當中。印度西北戰場也是一副大戰將臨的架勢,如果西藏——英帕爾戰場上再是每個月死掉二三十萬,印度的損失恐怕要達到每月一百多萬了……

「乍里亞同志,我們的武器裝備和後勤補給恐怕也很難支撐在英帕爾同敵人打消耗戰。」擔任gc國際駐印度gcd總顧問的鮑羅廷這時接過了話題,現在蘇聯援印物資是由他全面負責的。他說:「如果要打英帕爾,那就是要動用大量的重武器,否則是沒有辦法開打的。但是印度紅軍現在的重武器不多,彈葯儲備也不足。整個東北方面軍擁有的100mm口徑以上的重炮只有366門,炮彈不足30萬發;擁有的45mm口徑、76.2mm口徑的反坦克炮只有121門,炮彈不到1萬5千發。這樣的火力根本沒有辦法打英帕爾……」

「為什么不從蘇聯多運一些過來呢?」乍里亞皺著眉頭追問道。

鮑羅廷苦笑著道:「太遠了,乍里亞同志。你知道從莫斯科到加爾各答的路上交通線有多少公里么?而且其中有很長一段是沒有鐵路的。這樣的運輸條件根本不可能支撐幾百萬裝備精良的陸軍,所以只能將就一下了……」

其實他沒有完全和乍里亞說實話。蘇聯的重工業雖然比較強大,但是要供應的部隊實在太多,除了蘇聯本身的2000多萬紅軍,中東戰場的300多萬印度紅軍,100多萬中東當地的人民軍,還有印度本土的幾百萬軍隊,總共都超過3000萬了!而且這些部隊中的大多數要么正在進行高強度的作戰,要么即將進行高強度的作戰。都需要大量補充武器裝備,蘇聯的兵工廠根本來不及生產,所以只好不斷降低軍隊的裝備水平,用數量來補質量。

看到乍里亞沉默不語,布柳赫爾輕輕吁了口氣,他知道這位太子爺已經快被說服了——其實乍里亞同志雖然稍有些「沒大沒小」,但並不是不講道理的糊塗蟲。否則他老爹也不會培養他做革命接班人了。只要說服了乍里亞,那么魯易也一定會支持自己的提出的計劃,西藏——英帕爾戰役多少就能有些勝算了。就在他准備再加把勁兒好一舉說服乍里亞的時候,刺耳的空襲警報聲忽然響了起來,中國空軍的轟炸機群已經飛臨加爾各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