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 未來的紅都(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07 字 2020-07-13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地堡。

這個地堡是加米涅夫主持修建的莫斯科人防工程中最為堅固的一部分,位於克里姆林宮地下20米深。地堡共有三層,建築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最上層的頂部是一整塊澆築起來的鋼筋混凝土防護板,厚達5米!絕對能扛得住幾枚核裂變炸彈的正面轟擊——雖然在開工建造這個地堡的時候,核裂變炸彈還沒有被發明出來,但是出於對偉大領袖的熱愛,蘇聯的工程人員還是不惜代價為托洛茨基建造了這個超級堅固的……墳墓!

「墳墓」是托洛茨基給這個屬於自己的地堡起得綽號,因為他心里面很清楚,這里就是他的葬身之地,作為這場世界革命的發動者,他必須要為革命失敗負責,而他的壯烈犧牲,也必將會激勵一代又一代的革命接班人來完成他未完成的人類解放事業。

而從1936年4月8日開始,這個「墳墓」就成了蘇聯紅軍的中樞神經所在,托洛茨基帶領著整個蘇軍統帥部從莫斯科郊外的孔沃策別墅,遷入了這座大概是全世界最堅固的地堡當中。

「……列寧格勒市委報告,21日的核爆炸中心是列寧格勒的列寧區,核爆時間是上午11點15分左右,核爆炸威力大約相當於18000噸tnt炸『葯』。整個列寧區已經在爆炸當中完全化為廢墟,幾乎所有的建築物都嚴重損毀,列寧區的幾家主要工廠也都被徹底炸平,財產和人員損失極其嚴重!據初步統計,共有三千多棟建築物倒塌或是嚴重損毀,有四千多棟建築物不同程度損毀,人員傷亡超過25萬,具體數字尚在統計之中……」

托洛茨基沖圖哈切夫斯基擺了擺手,提前中止了關於列寧格勒核爆炸損失情況的報告。他現在關心的根本不是這個,而是列寧格勒核爆炸在蘇聯國內和蘇聯紅軍內部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列寧格勒可不是一般的城市。那里是蘇聯gcd的搖籃,用偉大領袖列寧名字命名的蘇聯最大港口城市。德國人竟然在那里丟了一顆核炸彈,恐怕就是想讓全蘇聯都知道這件事情吧?

「『主席』同志,北方方面軍和列寧格勒州委、市委都在電報中報告,已經采取了一切手段封鎖消息,整個列寧格勒市已經完全被封鎖,列寧格勒和外界的電報、電話聯絡也完全得到控制(實際上在核爆發生時就中斷了)。應該不會走漏消息。」圖哈切夫斯基放下手中的文件,低聲向托洛茨基報告。

面對不斷從天而落的核裂變炸彈,現在蘇聯gcd和紅軍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封鎖消息了!絕對不能讓普通的紅軍官兵還有蘇聯老百姓知道帝國主義有了一件這么可怕的超級殺人武器,否則蘇聯gcd的統治很可能會立刻土崩瓦解!

「我知道了,北方方面軍和列寧格勒的同志做得很好,對了方面軍司令部和列寧格勒市委、州委的同志們沒有在核爆炸中出現傷亡吧?」托洛茨基面無表情地詢問道。[]鐵血大民國842

「沒有出現太大的傷亡。因為列寧格勒市委、州委早就遷到紅村去了,北方方面軍司令部則搬去了什利謝利堡。」

「很好,只要列寧格勒市委、州委還在,只要北方方面軍司令部還能正常發揮作用,我相信列寧格勒的人民群眾很快會戰勝帝國主義的核裂變炸彈,重建被破壞的城市。」托洛茨基說了幾句言不由衷的空話,又把目光轉向了斯克良斯基。「斯克良斯基同志。想好gc主義城的選址了嗎?」

「泰梅爾半島是個很不錯的反攻基地,我想在泰梅爾半島的腹地建立gc主義城。」斯克良斯基不知道列夫.托洛茨基和越飛已經秘密前往印度,還以為自己真的是未來世界革命的希望,所以這段時間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gc主義城的建設准備上面去了。

托洛茨基也煞有其事地皺眉思索了片刻,然後看向瓦采季斯:「瓦采季斯同志,有沒有可能抽調一支工程兵部隊去泰梅爾半島?」

「『主席』同志,有整整三個工程兵師在阿爾漢格斯克待命,另外在索洛維斯基勞改營里面還有10萬名政治犯。隨時可以用貨船運往迪克森迪克森(好奇怪的名字,是靠近北冰洋喀拉海南岸的港口城市,只有兩三千居民)。」

「也就是說至少有十幾萬人要去泰梅爾半島?」托洛茨基關切地問。

「我們准備輸送二十五萬人去那里。」斯克良斯基道:「除了軍人和勞改犯,還需要相當多青年女『性』,因為我們需要革命接班人。」

「食物夠嗎?補給物資夠嗎?」托洛茨基又問。

「泰梅爾自治州的捕魚業非常發達,另外還有許多的馴鹿養殖場,那里的野生馴鹿也非常多。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葉尼塞河同中西伯利亞的抵抗基地建立水上交通,以獲得物資補給。估計養活七八萬人不成問題。」

在斯克良斯基的計劃中,從索洛維斯基集中營調去泰梅爾半島的勞改犯是不可能活過1936年冬天的,所以只要為他們准備幾個月最低限度地口糧就可以了。剩下的工兵和紅軍近衛軍還有蘇聯國際的人員以及那些青年女『性』則需要長期的食品供應。不過這些人的吃飯問題也不難解決。因為泰梅爾半島的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可以通過捕魚、畜牧和狩獵解決大部分的食品供應,還可以從分布於中西伯利亞高原的其他抵抗基地調運補給。

「防御呢?」托洛茨基接著又問。「你們有把握保衛泰梅爾半島上的gc主義城嗎?」

「有把握的!」斯克良斯基信心滿滿的保證道:「那里距離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有幾千公里之遙,沿途沒有什么公路鐵路,還密布著我們的紅軍游擊隊,敵人的大軍根本過不了,小部隊則不是我們的對手。唯一的危險來自於北冰洋,不過我們的gc主義城不會建立在北冰洋沿岸,而是在距離海岸線兩三百公里遠的貝蘭加山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