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真相(2 / 2)

榮華貴女 夜纖雪 1621 字 2022-08-09

姚敦臻是梁國公世子,他的長子姚倫哲日後有爵位可以繼承,這次因功勞獲得的恩典,就落在了他的次子身上。

雖然次子得了恩典,姚方氏卻高興不起來,戰事那么凶險,武將都死了,她怕姚敦臻出什么意外。少年夫妻老來伴,她還盼著日後,也能像公婆一樣,夫妻出去游歷一番。

「大嫂,你放心,我師兄武功高強,有他在大哥身邊,大哥不會有危險的。」姚心蘿安慰她道。

姚方氏想到梅香雪,能在那樣危急的情況下,救回孔意秋,對這么信服了幾分,道:「孔家已經選好了過繼的人了,是五房的小三房次子最小的兒子,七個月大,孔表弟和表弟妹看過後,都同意了。」

姚心蘿感嘆道:「還在襁褓中,不是親生也勝似親生了。」

姚方氏贊同地點了點頭。

姑嫂倆又閑話了幾句,婢女進來稟報道:「二太太、四太太都有喜了。」

「生孩子,這兩人還湊堆呢。」姚方氏笑道。

「等大哥回來,大嫂也幫我添個小侄女吧。」姚心蘿笑道。

「我過幾年就要當祖母了,我才不要老蚌生珠呢,惹人笑話呢,等妹夫回來,妹妹趕緊再幫我們添個小外甥吧。」姚方氏笑道。

兩人邊說笑,邊出門去看柳氏和平良郡主。湊堆生孩子的,還不止柳氏和平良郡主,過了幾日,在吳氏傳來喜訊之後,姚允嫵和姚靜甜也陸續傳來喜訊,一下子就多了五個孕婦。

有新生,就有老死。永恩伯府的羅老夫人沒能熬過這細雨綿綿的春季,與世長辭。雖說死者為大,但因羅素約當日毒殺姚心蘿,兩府已然結仇,梁國公府和郡主府皆無人去吊唁。

雖然羅太後已故,但這里畢竟是她的娘家,昭仁大公主、福王和福王妃依禮過來了兩趟。其他郡王大多來了兩到三次,只有順郡王宛若孝子一般,天天過去上香哭靈。

「他不會以為這樣,就能拉攏永恩伯府吧?」姚心蘿問姚敦臸道。

姚敦臸冷笑道:「他能相信鐵勒國在搶夠糧草之後就退兵的說法,會有這種天真的認為,也不是沒可能的。」

姚心蘿干笑兩笑。

春寒料峭,大雨傾盆,還有不知明的敵人虎視眈眈,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李恆還是在二月底,將糧草運達了邊關,解決了燃眉之急。

「你來得太及時了,我們的糧草,只能再支撐五日。」姚敦臻指著城外的鐵勒軍的軍營,「他們一直圍城,卻不攻打,似乎在等我們斷糧。」

李恆看軍營稀稀落落,不像是要力戰的樣子,皺眉道:「我在路上聽說,徐豈之戰死,以身殉國。」

「他不是以身殉國,他在得知糧草被燒後,散播謠言,說朝廷不會再派人送糧草來了,動搖軍心,被梁大人斬殺的。」姚敦臻否定道。

李恆問道:「梁大人沒有寫折子送回京都?」

「寫了。」姚敦臻皺眉,「有什么問題?」

「京都得到的消息是徐豈之以身殉國,你力挽狂瀾,奪回失城。」李恆的消息另有來源。

姚敦臻驚住,「怎么會出這么大的……有人要陷害我。」

「得趕緊傳消息回京。」李恆沉聲道。

邊關消息一時之間,沒有這么快傳回京都,朝堂上,太子和安郡王還在針鋒相對。

三月初三上巳節,姚心蘿要去千陵山參加春宴,被淇兒纏住了,「娘,我也要去。」

「你要去哪?」姚心蘿笑問道。

「娘去那兒,淇兒就去那兒。」淇兒抱著姚心蘿的胳膊不松手。

「你想跟娘去可以,還記得前兩天,娘教你讀的上巳節的詩嗎?背出來了,娘就帶你去。」姚心蘿有意為難淇兒,這小丫頭就愛舞刀弄槍的,一讀詩詞,就變小呆子了。

淇兒眨眨眼睛,同同在旁邊道:「暮。」

「暮春風景初三日,流世光陰半百年。」淇兒背了兩句不記得,看同同,期待她弟弟給提醒。

同同回望著她,他才一歲零二個月,他記不住這么長的詩,他能記住第一個字,已然不錯了。

淇兒求救無門,只能哀求看著她娘,「娘,淇兒去玩了回來,再背詩好不好?淇兒背兩首。」

「你一首都背不了,還背兩首,你別花言巧語的哄娘了。」姚心蘿撇嘴,「娘說話算數,你背不出詩,娘是不會帶你去的。」

淇兒噘著小嘴,乖乖坐到同同身邊去了,沒有吵鬧不休。姚心蘿欣然一笑,道:「娘也不去,娘在家里帶你們玩。」

------題外話------

永州大水災,大半個城都處於黑暗中,到處都找不到地方蹭電,蹭網。好不容易才在人家超市里碼完字,還被人說三道四。不知道電何時來,不知道我何時才能回家。

新聞說市領導很重視,可是重視在什么地方?我沒體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