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知山有虎(1 / 2)

地煞七十二變 祭酒 3142 字 2020-07-14

小和尚本善稀里糊塗下了山,跌跌撞撞迷了道路,慌不擇路撞見了活屍,又莫名其妙被陰兵所救。

短短一夜,堪稱歷經曲折。

可他卻對這凶險毫不在意,只一心注意山上那道鍾聲。

鍾聲越來越稀,越來越輕。

待到旭日破曉,活屍退去,人群開始歡呼,他等候許久的鍾聲卻終究不再響起。

他知道師傅撒了謊,師傅再也回不來了。

在一片歡騰里,他的眼珠子卻是止不住地往外竄。淚眼朦朧里,瞧著人群前那個短發的道人。

大伙兒都說他救了許多人,可為何偏偏救不了師傅。

等等……短發?

他苦巴巴皺起小臉,回想起臨行前師傅的再三叮囑。

「記清楚了么?本善。」

「記清了。」

「那便好,你現在就下山去尋一個人。」

「誰?」

「一個道人。」

「隔壁的龍圖?」

「不,一個短發的道人。」

………………

李長安沒想到一直綴在自己身後的居然是個小和尚。

他打量了幾眼對方,破破爛爛的僧袍,臟兮兮的臉蛋,額頭上還有個大青包,想來昨夜應該在山上吃了不少苦頭,一副可憐巴巴的模樣。

可道士卻沒因此展現出多少和善,一來是心情沉郁,二來是這時候,恐怕任誰都不會對千佛寺和尚有個好臉色。

但李長安終究是個不會因自己的無能,而遷怒於他人的人,故此,也只是帶著幾分冷漠,平靜問道:

「小和尚,為何跟著我?」

本善不安得很。李長安其實想錯了,他頭上的青包不是昨夜在山上磕的,而是今早在村子里被一個婦人拿土疙瘩砸的,因為昨天夜里,她的丈夫吃掉了她的孩子。

小和尚有些委屈,但並不生氣,誰讓自個兒確實是千佛寺的和尚。

他只是害怕,害怕眼前的道士同那個婦人一般,遷怒與他。那婦人手頭只有土疙瘩,而這道人腰間可是懸著一柄劍。但是一想到師傅,他便只能按捺住轉身逃跑的沖動,低著頭怯聲回到:

「我師傅讓我找你。」

「找我為何?」

「我師祖托我師傅讓我來找你。」

這什么跟什么?繞口令?

李長安有心拂袖而去,可看那小和尚可憐巴巴的模樣,終究是心底一軟。

「那我問你。」他耐住性子,「你師祖是誰?」

「空衍。」

倒是個爛大街的耳熟名字,山里的野鬼和尚叫空衍,墜入魔道的高僧也叫空衍,卻不知還有什么阿貓阿狗也叫空衍。

「你師父又是誰?」

小和尚皺巴起小臉。

「我師父叫了悟。」

李長安心想:這千佛寺的和尚當真不靠譜,自個兒不來,派個小家伙,莫不是怕被我一劍砍了?

隨口問一句。

「在哪兒?」

「山上。」

山上?這個時候。

「作甚?」

「敲鍾。」

這答案倒是大大出乎了道士的意料,他楞了片刻,隨即神色一肅,收斂起隨意的姿態,鄭重追問:

「敢問小師傅,不知令師可是昨夜敲鍾人?」

小和尚抬起臉來,本想回話,可剛張開嘴,眼淚倒先竄了出來。於是,愈加泣不成聲,只揉著眼,死命點了點頭。

得了預想中的回答,李長安慨然長嘆。

對那老和尚,他既有感激,也有遺憾。感激的是,他救了自個兒乃至於所有人的性命。遺憾的是,據陰兵回報,當他們趕到鍾亭時,老和尚已然力竭身亡。

「你師父……」道士本想安慰一二,可提到「師父」這兩字,小和尚兩眼的防波提便有決口的架勢,於是趕緊轉口:

「你師祖尋我為何?」

小和尚抹了把眼淚珠子,哭腔未散:「師祖說,他有除去山上妖魔的法子。」

「什么?!」

李長安驀然拔高了音調,急急追問。

「什么法子?」

「說是……」

小和尚被李長安的激動嚇了一跳,淚花都給憋了回去,趕忙回到。

「其中干系復雜,須得當面詳談咧。」

「那好!你師祖在哪兒?咱們現在就去。」

「師傅說,師祖告訴他……」

可小和尚卻沒挪動腳步,反而帶著一臉迷糊,指著李長安。

「他一直在你身邊咧。」

我身邊?我身邊只有一頭驢,哪兒有個叫空衍的……等等!

李長安皺眉摩挲起下巴,又來回踱了幾步,忽而,轉身就走,只是沒邁出幾步,卻又折返回來,叮囑道:

「我去取個東西,你就在此地,莫要走動。」

…………

李長安的背影才匆匆而去,小和尚便覺得自己的額頭上痛癢得厲害,四周好似又投來了憤恨的目光,他縮了縮脖子。

好在沒過多久,李長安便去而復返,這次卻二話不說,將某個物件塞進了手里。

小和尚攤開一看,卻是一枚青果。

「就在自己身邊」,小和尚這句話,終於讓李長安把這山上屍佛與雨中野鬼聯系在了一起。他猛然想起,從村子里聽來的一個傳說:

千佛寺三位高僧舍身鎮魔,卻唯有空衍法師凡塵未盡,一靈不昧,托生為人,又當了幾輩子和尚。

這傳說不由讓人猜測,莫非雨中野鬼的空衍亦是這化佛為魔的空衍?而那一日在不知名的山中,空衍可是贈給了自己一枚野鬼。只因那果子光看便頓覺牙齒發軟,所以一直呆在道士背包里,始終不曾下口,更不知為何,也沒有丟棄。

如今想來,那果子壓在背包里許多時日,竟然一直保持著青翠欲滴的模樣,擺明了的怪異,自個兒居然沒在意?!

道士方自懊惱,忽然間,空氣變得濕潤清新。

他心中一動,看向那小和尚。

僧衣還是那件僧衣,臉蛋兒還是那副臉蛋兒,青包還是那頭青包,可好似完全換了一個人。

小和尚……不,或許應該說「空衍」,雙手合什,微笑道:

「阿彌陀……」

可「佛」字沒出口,便被道士一把揪住領子。

「好你個鬼和尚,還說不識得那屍佛?!」

……………

「當年,我師兄弟三人為鎮壓群魔,在孫山設下大陣,以自身為陣眼,集合郁州眾生願力,意圖化魔為佛,福澤一方。說來慚愧,兩位師兄都竭盡所有,只有貧僧貪念塵世,逸出一點靈機,化身為人。這本也無關大局,可誰想後人不肖,竟然借之斂財,徒耗願力不說,反倒使得魔性積累深厚。」

「如今,化魔為佛不成,反倒是化佛為魔,使得我等遺褪墜入魔道。千佛寺百年願力,都將助長魔頭出世,郁州左近也恐將成為人間魔國。但好在魔頭煉化願力尚需時日,千佛寺大陣也在運轉,困住群屍不得下山。但究其時間,卻只留下短短三日……三日之內,只要除去魔頭,一切都還有回轉的余地。」

議事廳中,場中眾人一時面面相覷。

良久。

「如此說來,這位小師傅……呵。」楊之極開腔打破了場中尷尬,只是話到半截卻嗤笑了一聲,「便是這千佛寺三位神僧之一的『詩僧』空衍?」

說罷,他也不待對方回答,反對李長安道了聲歉意:

「小師傅是道長引薦,我本不該多疑,可這……」

他搖了搖頭,望向旁邊的武僧頭子。

「普智禪師,你怎么看?」

起初,那武僧頭子還咋呼了幾句,眼下卻擺出個低眉順眼的模樣,活似個寵辱不驚的枯禪老僧,只回了句。

「阿彌陀佛。」

其意思大抵是,我信你個滿頭青包大頭鬼。

也無怪他們如此作態。

先前的討論中,在幾方心照不宣之下,已經做好了拍屁股跑路的決議。可這關頭,突然又跳出個小和尚,還說自個兒是死了幾百年的神僧空衍,話語中,還有勸他們上山拼命的意思。

按說,不論得悟前塵還是鬼魂附身,都是稀松平常之事。

但不管這人還是這事,都來得太過湊巧。

好比某天你買彩票中了個十萬八萬,便有個電話打過來,說他是秦始皇轉世,在門頭溝埋有100噸黃金,但正好需要個十萬八萬來解凍……

別說楊之極、普智等人不信,便是那倒霉蛋也全當這是道士和小和尚為了郁州百姓的無奈之舉,遞來了個滿是善意與苦澀的眼神。

而那賀將軍更是唑唑逼人,笑罵道:

「好你個小禿驢,裝模作樣還來哄人?那好,我問你一句。」

他瞄了道士一眼。

「你說你是空衍,那事發之前為何不現身?!」

「非不願,實不能耳。小僧只是一點靈機,又幾度轉世,渾渾噩噩,迷迷糊糊,時而記得前塵,時而只是山中野鬼。撞見道長,也是僥幸。」

這解釋倒也能勉強圓上。他又追問。

「既然是空衍,想必是為山上妖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