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1 / 2)

含苞待寵 讀讀 2338 字 2020-07-14

湛燁面露復雜之色,似慚愧似古怪,他支吾道:「王妃與臣……不過齟齬之爭。」

杜谷香作為蓮花兒的閨中密友,湛煊也見過多回,自是知道那女子是個什么樣的人,她可不像是只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故意折騰得家宅不寧的小家子脾氣。湛煊靠向椅背,搖了搖頭。

「你若不與朕說實話,朕恐怕沒法子幫你。」蓮花兒說是杜谷香已知她的真實身份,倘若杜氏向蓮花兒求助。蓮花兒再來他這兒撒嬌使性幾回,他恐怕是難以把持得住。

湛燁一聽慌了,「陛下,這可是您親自賜的婚事!」

湛煊沒好氣地瞪他,「朕又不是白發老兒,還須你來提醒?」親自拆了孟光濤與全雅憐的賜婚不算,他若又把這樁賜婚給拆了,他這賜婚豈不都成了旁人笑柄?

「那陛下您怎地還來嚇臣?」

「朕哪里來的功夫嚇你,只是你那王妃如今找上康樂尋對了人,康樂若較起真來,朕也難以說服她。」

他這言下之意是甘為裙下之臣不理會他了?「陛下,這樁婚事,是當初永樂公主的遺願哪,您莫非連永樂公主也不管了么?」

湛煊支著下巴嘆了口氣。若是不管她,這事兒便好辦了。

湛燁原是想請明德帝威嚇母親兩句,讓她斷了求天家和離的念頭,不想皇帝真個兒動了這心思,背脊頓時發涼。他從未想過真會與那小婦人和離,她、她是他八抬大轎明媒正娶的王妃啊!

湛燁單膝下跪,「陛下,臣與王妃並無鴻溝,只是臣納了兩個妾室,王妃心有不適,卻連妒性也不算不上!這不過是婦人通病,臣往後多多陪伴王妃,她定然便回心轉意了!」

「起來說話,」湛煊抬抬手指,「朕且問你,可是為了子嗣之事?」杜谷香兩年無出,也是老王妃看不上她的緣由之一。想來湛燁也是著急了。

誰知湛燁竟搖了頭,「不,不,臣……並非為了子嗣。」

明德帝這下真納悶了,「不為子嗣,你寵妾冷妻是為哪般?」況且這妻子還是他心甘情願娶回去的。

湛燁又垂眸閉了嘴。

湛煊有些不耐煩了,「行了行了,你不說也罷,回去好好哄哄自家王妃,別成日不著調,既不為子嗣,為了兩個妾室,叫自個兒心里頭的婦人不舒坦,讓她無法在王府立足,你自己想想是個什么事兒!要朕說,你若真是變了心,就別死撐著……」

湛燁臉色大變,情急之下,大膽打斷皇帝的話,「臣沒變心,臣沒變心,臣這就回去與王妃賠禮道歉!」

正說著,趙柱子從宮外回來,順安瞅了瞅里頭,湛煊眼尖,見他探頭便知是人回來了,揚聲叫趙柱子進內殿。

趙柱子躬腰垂手而入,湛煊揮退湛燁,開口便問是否定選好了日子,趙柱子抹抹額上冷汗,吞吐再三,才將湛蓮將卷軸扔進炭火里的事兒給說了。

湛煊雖料到了,但不想她會這般作為,不免無奈嘆氣。這究竟是在發哪門子的邪火?分明應承了做他的皇後,怎地轉眼就掉了臉色?若非她曾主動叫他去找別的妃子,他還真以為她與杜谷香一般,因他納妃而氣惱。若真是那般,他可就得沐浴焚香,祭告上天了。但這不過是他白日好夢罷了,她是巴不得自己娶了別人,自己只當那康樂公主再招駙馬罷?

湛煊苦笑著揮手叫趙柱子退下,順安又進來,說是平南王還未走,似是還有事兒求見。

湛煊再讓其入內。

湛燁之所以去而復返,就是怕湛煊不耐煩,再被那康樂公主一慫恿,真個兒下旨叫他與杜谷香和離,猶豫再三,他再次返轉,站在菱花門前吸了口氣,整了整衣冠,大步踏入內殿。

***

湛蓮有兩日沒進宮,湛煊夜里過來,湛蓮竟自發將內室的門閂給橫了,任憑湛煊在外怎么哄勸就是不開門。丫鬟們全都躲到外頭去了,生怕丟了顏面的帝王拿她們來泄怒。

這日黃子傑生辰,湛蓮領著他進後宮去給給淑靜貴太妃磕頭,再叫他去書房與太子伴讀。待黃子傑離去,湛蓮見母妃好容易見了人,便想多與她說說話兒,不想太妃竟也有話與她說。

「傑兒這孩子……哀家看他是愈發懂事了。」淑靜太妃喝著參茶輕緩開口,「哀家召了太子太傅等人過來詢問,都說他比先前上進許多,雖文采終不如他人,但好歹有這份心思,哀家也就心滿意足了,哀家也不求他建功立業,只求他不似他的父親便是阿彌陀佛了。」

湛蓮笑道:「那您這是小看了他,他文采雖不濟,但武學很是不錯,武師傅常常誇講他哩。」

「有這回事?」太妃眼中一亮,復而一想,又是搖頭,「他武學若是好了,又成日想著打打殺殺,這也不好,天家文韜武略,這回親征仍是九死一生,咱們也差點兒嚇得喪了命去,若是傑兒往後也是如此,哀家恐怕每日也提心吊膽。」

「可不是么……」湛蓮輕輕點頭,若有所思,「這提心吊膽的日子的確太不好過,可是他們男人家抱負總是遠大,怎么勸也是勸不住的,想來惟有跟了去與他同甘共苦,才不至每日神傷。」

說的雖是黃子傑,但湛蓮顯然想到別處去了,太妃挑眼看她一眼,眼眸微閃。

片刻,淑靜太妃又道:「我今兒留你,是有一事與你商量。」

「娘娘請講。」

「唉,其實是這么回事,子傑的祖母,哀家的娘親,自子傑住進公主府後,便一直茶飯不思,神形俱銷,哀家前兒見老人家,竟似是年老許多,那背竟都有些駝了!哀家看了,心中著實不忍。」

湛蓮頓時知道母妃想說什么,但故作不知,「太妃娘娘您且安心,我也遣子傑去黃家去過幾回,只是他近來課業繁重,回了府中倒頭就睡,我才不曾叫他去探望祖母,明兒他有了假,我便叫他與大妮二妮同去探望。」

太妃看著她,「哀家恐怕這寥寥幾面無法安撫老人家的思孫之情啊。」

湛蓮輕嘆一聲,「那娘娘認為如何是好?」

淑靜太妃猶豫片刻,「子傑與大妮他們叨擾公主府已久,你也為哀家操了不少心,不若送他們回去黃家如何?」

「不可,」湛蓮斷然拒絕,「老太太雖愛孫心切,但著實是個不會教人的,舅、您的弟弟不就是被老人家溺愛太過?子傑才上正道,斷不能再走其父老路。」

「可是老人家上回來,再三向哀家保證,定會好好教導孫兒,再不嬌慣縱容。」

「老太太話是這么說,但我瞧著她不過是想孫兒回去隨口說的罷。娘娘莫要心軟,且叫老太太忍耐兩年,待子傑懂了事能夠獨擋一面,我便叫他回去繼承保寧侯府,伺候祖母頤養天年。」

淑靜太妃見湛蓮態度堅決,沉吟良久,惟有點頭,「你說得在理,慈母多敗兒,況且哀家娘親大字不識,的確無法教導子傑道理,那便叫他繼續在公主府住著?」

湛蓮點頭。

太妃輕嘆,「只是難為你操心。」

「娘娘這話兒便見外了,我早已將子傑大妮他們當作了自家人,哪里還有什么難為?」

太妃凝視她彎了雙眼,「那是大善了。」

湛蓮輕笑,轉頭看了看外邊,有些想走,但太妃今兒倒是興致頗高,繼續與她閑話,「哀家聽說前些日子你二哥騎馬摔了腿,不知現下可好了?」

湛蓮回頭愣了一愣,才明白母妃說的二哥是全雪松,她又看看外頭,心不在焉道:「我卻不知這回事。」

淑靜太妃錯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