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部分(1 / 2)

.

.,.當歐陽夏雪問需不需要自己去接丁平時,丁平說他自己去,一個小時後,丁平來到了歐陽夏雪的家。

「你找我有什么事?」

丁平坐下後,歐陽夏雪問。

「我今天與見到了唐政和了,並與他在一起吃了晚飯。」

丁平說道,接著他把公司讓他去見唐政和,與唐政和會面的事、自己對唐政和的評價也說了出來:「你想找我是什么事?」

「我也是有新的發現要來告訴你們,看來你看人還是很准的,唐政和確實是很出色的人。」

歐陽夏雪說道:「我們接受考核的幾天里,我委托的人把唐政和的事都弄清楚了。」

歐陽夏雪繼續說道:「我們有一個人,在北方市地產商圈子,特別是象唐政和這樣早期的人中,有很大的人脈關系,以前我們一真沒有啟用,這次為了弄清唐政和的事,星期一就與他進行了聯系,今天回來後,他就與無進行了聯系,我從他那兒得到了很多關於唐政和的秘密。」

歐陽夏雪說把她掌握的情況對丁平述說了出來:唐政和貧苦家庭出身,一九七八年中國恢復高考時,他考上北方市菁華大學,學習土木建築專業,一九八一年暑期,他沒回家,在北方市一建築公司打工,也算是提前實習。

在一個下午的三點,正是一天最熱的時間,他因為一個急事正向工地趕去,碰到一輛小汽車,被路中間的石塊擋住,走不了了,他想自己正好路過,就順手把那些塊石頭搬開了,當然在三十七八度的天氣里,他出了一身汗。

就在他搬完石塊,准備離開時,從車上走下來一個人,問了他一些情況,也就是問他叫什么,在什么地方工作等等。他如實地回答了,說自己是菁華大學學生,暑假里沒事,給別人幫工,掙點學習費用。那人問完後說聲謝謝就走了,唐政和也沒放在心上。

在同年九月中旬,老師把他叫到校辦公室,說有人找他。到辦公室時,有個人站起來和他握手,並說道:「你還認不認識我?」

唐政和看了那個人一會,搖搖頭表示不認識他。

「七月份,你在一工地幫工,有天下午,你替一輛車搬走了擋路的石頭,車上下來一個人,問了你一些情況,記起來沒?」

唐政和這才恍然大悟:「你就是那個人!」

「記起來就行,我們有事找你,跟我來。」

說完那人就向學校陪同領導打個招呼,帶著唐政和上車,向校外駛去,路上唐政和問有什么事,那人說到了地方會有人告訴他。

到了一個很清靜的地方後,那人把他帶進一個辦公室,就走了。

辦公室里一個年齡在五十左右的人接待了他,談了一會家常後,就問他想不想找一些事做,掙點錢。

他就說家庭很困難,一直想掙些錢做學費,好減輕家庭的負擔,但錢也不是好掙的。

「你有這樣的想法就成。」

那人最後說道:「我有一個建築公司,前天接了一個工程,但缺少技術人員,我想到了你,知道你也是學建築的,就想與你合作,也不影響你的學習,願不願幫我?」

「什么幫不幫的,有什么需求你盡管說。」

「你主要負責這個工程技術上的事,先幫忙做工程設計,然後負責施工技術指導,完工後利潤對半分,怎么樣?」

「我不能要那么多報酬,按規定給我工程總造價10%的設計費就行了。」

唐政和說道:「本來我不能要那么多,給點工夫錢就行。但我還要請其他人一起幫我設計,這些費用是給他們的。」

「就按你說的辦。」

那人也不和他爭論。

令唐政和沒想到的是,設計過程中,施工方不讓他請其他人,理由是那些人不參與施工,對實際情況不熟悉,這令唐政和有些啼笑皆非,但這些他一人都能拿下,就是忙點,也就按對方的意思辦了。

工程在一年後完工,結算時,扣除唐政和預支的費用,他們給他的報酬是一百二十六萬元,他大吃一驚,不願要這么多,對方告訴他這個工程總造價為了一千三百萬元,是按照合同規定給他的,一分不多,但一分也不能少。

唐政和這時才知道,人家是真的幫他,這樣作基本上是直接給他錢,唐政和就這樣陶得了第一桶金。

後來他才弄清楚,就是那次他搬石頭的動作,感動了別人,而那個人又是個能量很大的人,在與他的交談中知道他品德很好,很喜歡他,就決定要好好地幫幫他。

畢業分配時,他主動要求到建築公司,這在學校引起轟動,菁華大學畢學生還沒有分到這些地方的先例。

在建築公司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後,唐政和利用陶得的第一桶金,於一九八六年下海,單獨成立一家建築公司,利用他建立的各種的人脈關系,在建築業越做越大。

但危機也悄然向他走近,成了他揮之不去的夢魘。

聽到這里,丁平等明白了唐政和的發家史,也從另一個方面印證了丁平的猜測:唐政和有不尋常之處。

丁平遞給歐陽夏雪一杯茶:「先喝口茶,解解渴。」

歐陽夏雪接過茶,喝了一口後繼續講述唐政和的故事:一九八七年,唐政和親自c刀,完成設計、投標等一系列動作,最後成功拿下亞運會一主體項目建設。

但資金這最後一道關口把他難住,他手中的積累基本上都投入到機械設備上了,沒有什么現金,而這個項目的風險抵押金就得五千萬元,這對當時的他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

他跑了很多地方,沒人相信他,也找了幾家銀行,但銀行要抵押,他哪兒去弄抵押品?那時中國也沒有什么投資公司。眼看就到了期限的最後一天,資金還是沒有一點著落,他陷入了絕望之中。

就在這時,一個年約三十五六歲人的出現了,稱他在前幾天得知了唐政和的情況,經過深入的研究後,得出唐政和的項目能成功的結論,就想投資。

唐政和喜出望外,這真是天上掉餡餅。他立即把項目資料拿出來,要向來人說清楚,那個人阻止了他,說整個情況他都已了解了,要不他也不會來,現在就開始談投資條件。

他介紹了自己的情況,說他叫周浩然,是一家香港公司的代表,投資唐政和的項目,總部已經同意,在該項目上投資一千萬美元,公司得該項目總利潤的30%。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條件,該項目完成後,視唐政和的發展及意願,可繼續合作。

條件可說是相當優惠的了,在銀行拿同等數額的貸款,沒有貸款總額30——40%的投入是拿不回來的,還不包括各種各樣的手續。

有了雄厚的資金支持,唐政和如魚得水,加上他過硬的技術、認真嚴謹的作風,他的項目獲得了優秀獎,得到組委會的一至好評,使他又拿下更多的建設項目。

周浩然每分得一筆利潤後,立即會投入其拿走資金的一倍,實際上他不僅沒有拿走一分資金,投入反而還加大了。唐政和就向北方市地產業進軍,並獲得巨大成功,在短短的五年度間坐上了北方市地產老大的位置。

在這五年間,周浩然經唐政和的公司,進進出出的資金數量非常巨大。唐政和在最開始時問他,資金為什么要這樣來回倒騰,何不把利潤就地投入?還可省一筆不小的財務費用。

周浩然解釋說,公司的財務管理就是這樣,每一筆資金的使用都要到公司的帳上,同時也使資金的使用公開透明。

唐政和一想,也是,該投資的投資,該收回的收回,也就是財務上的收支兩條線,他就沒有多想。

正文第313章如煙詩雨互相謙讓

後來,周浩然又讓他虛報公司業務,說這樣有利於公司的宣傳,有利於擴大公司的影響,對公司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唐政和提出,虛報業務後,工商稅收等費用都要增大,實際收入卻不變,無形中就增大了開支,減少了收入,劃不來。

周浩然說他請示了總部,公司總部願意填補全部虧空,唐政和按實際利潤分成,一分不少,唐政和也就同意了。

接著,在周浩然的勸說和資金的支持下,唐政和進軍電器銷售、百貨商場、旅游酒店等行業,其資產已達六百億,對外號稱一千億,而周浩然還在使用他的方法,每年需填補虛報的虧空已經達到幾億元人民幣。

「周浩然是在洗錢!」

聽到這里,已經有一定經濟知識的丁平說道:「如果情況屬實,唐政和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是的,唐政和也意示到有問題,他就悄悄地咨詢了一些專家,他們都和你說的一樣,他就害怕起來,但卻陷得太深,已經晚了。」

歐陽夏雪說道:「於是他就采取一些補救措施,把其他子公司全部剝離,歸入他人名下,由他人全權經營,減少周浩然的資金鏈。」

「我想不通他為什么有這些不同尋常的動作,原來是這么回事,但這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丁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