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1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462 字 2020-12-24

「薛叔,薛叔,別走啊,別走啊。你就收留我,收留我嘛。」

一臉頭大的薛仁貴來來回回躲著吵嚷的少年,然後眉頭微皺,「你稱呼觀察世兄,稱呼老夫卻是『叔』,老夫可當不起。」

「薛哥,我就是想上船,在揚子江里飄一陣。你都升官了,連這點方便都不給?我一定記著你的恩情。」

「恩情?老夫若是依了你,要么被觀察沉長江喂魚,要么被你大人活活打死。」

「我爹體弱,薛哥一定能打贏。」

「……」

為了上船,連自己老爹的威風都能掃一下,薛仁貴也是服氣的。不愧是秦瓊的兒子,有能耐,見識了。

抱了抱拳,薛仁貴一臉佩服的模樣,然後半句話也沒有,調頭就走。

「薛哥,薛哥,薛哥!你要是不答應,我可立刻躺地上說是你手下打的!」

「……」

薛仁貴頓時無語,直接道:「老夫不和你廢話,這就去觀察使府。」

「噯噯噯!薛哥,你會不會講價的啊!找我兄長算什么本事!」

「秦大郎,你多保重,老夫有事在身,告辭。」

言罷,薛仁貴打了個唿哨,一匹黑鬃馬立刻踢騰了出來,咴律律的叫了兩聲,竄到了薛仁貴身旁。

翻身上馬,也不給秦懷道機會,直接調轉馬頭,腳後跟點了一下,馬兒立刻跑的飛快。

「嘿……」

秦懷道遠遠地看著一騎絕塵的薛仁貴,很是郁悶地嘟囔,「真沒膽色,還跟大象哥情同手足呢!」

來了武漢之後,同行的孫伏伽倒是爽的很,老張安排的妥妥當當。孫師兄先散散心,三五個月一年半載的,先去去晦氣。等又想上崗了,就先做個「臨時工」,法律工作者在眼下的武漢,那是最不缺活兒干的。

每天的商業糾紛就不知道多少,家長里短的官司平均一天就有五起。貞觀十七年時候武漢全年關於商業糾紛的案件,過了一萬。別說法律工作者,連維護治安的人員都不夠。

開編制是費錢的事情,臨時工想要招也沒那么容易,一個不小心,潑皮無賴就混跡其中,黑白攪合了,這破事兒就多的讓人摳腳。

而且即便招到了個人素質過硬的人,專業素養又跟不上,辦個調解全靠「自由心證」這不是扯淡么?國法家規能知道二三十條的,那都是相當優秀的人才。為了這事兒,長孫無忌這個老陰貨沒少吐槽武漢的「底蘊」果然還是淺薄。

小霸王學習機固然很重要,自然科學這個圈欄的牲口培養不能減緩,但地區展到了這個地步,第三產業毫無疑問要跟上。尤其是公共服務型行業行業,是自然而然的被社會需要。

地方的法律法規建設,允許遲滯,但不允許遲滯太過分。

法律建設跟不上,是很糾結的事情。

一個商業糾紛,調解不當能夠立馬打出狗腦子。能在武漢盤個地皮蓋房子做鋪面的,誰還缺錢少人不是?各自所在的行會,或是各自所在的圈子,拉出一幫鄉黨,再掏錢找一些潑皮游俠,商業糾紛變成搶地盤,讓老張以為這特么是拍電影呢。

至於新式的官商勾結,如果沒有全新的法律法規跟上,那也是「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能吏有個特點,腦子極其活絡,黑白兩道通吃,一個小小的衙門,能把不大的權力玩出花兒來。

於是乎這些個能人,明明是個小吏,日子過的比朝廷命官還要爽幾十倍。

所以孫師兄的到來,對老張而言,這是相當給力的臂助。作為曾經的「正義的小伙伴」,孫師兄「門生故吏」也是有一些的,全招來武漢撒歡可能不現實,來個五六七八個那是毫無壓力。

加上長孫無忌編()寫(襲)《貞觀律》很有經驗,地方上的法律法規建設,還是很有前意識的。

滿肚子的才華,就算讓他做宰相,其實也沒什么卵用。國朝「維穩」是一貫的大政,沿用隋制,也是為了穩定。

所以老陰貨就算有各種想法,放大政面前,也得埋心里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