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天下知(1 / 2)

爛柯棋緣 真費事 1696 字 2020-07-15

在到達京畿府之後,尹兆先也同大貞諸多學子接觸過,更和少師李目書這樣的人物敘聊過,幾個月來對於自己的學識也是頗有自信的。

可尹兆先本身不是狂妄之人,性子上其實和計緣挺像的,有自信的是一回事,但也僅僅是認為自己根本不可能落榜。

說到底京畿府如今才子雲集卧虎藏龍,厲害角色絕對不止他尹兆先一人,有權有勢有關系有學識,幾樣都占全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雖然尹兆先也如其他考生一樣渴望拔得頭籌,卻也僅僅存一個念想,不敢說勢在必得。

但人群中的聲響無一不證明了他尹兆先拿到了「會元」。

「尹會元在不在啊?」「誰認識尹兆先啊?」

「知道名頭但沒見過啊!」

「讓讓讓讓,讓我們過去了!」

「別擠啊哎!」

……

史玉生和尹兆先現在都激動了,就連尹兆先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勁一起往前擠,不用太靠前,僅僅是從最邊玩往中間擠了幾步就能看清杏榜了。

果然,杏榜最高處那醒目的大字就寫著:會元,稽州尹兆先。

確認成績的那一刻,尹兆先都有微微的暈眩感。

。。。

晉王府中,晉王趙延正和自己的老師在暖爐前茶聊,談論的也是會試的事情。

「李師,您不去湊湊貢院的熱鬧嗎?」

「有什么好湊的,這次我也沒什么學生參考,倒是王爺你沒去挺令老朽意外的。」

從小教到大的,李目書再了解自己這個學生不過,這晉王其實是個挺愛湊熱鬧的人,但這么問並不是疑惑,而是有調侃的意思。

「不去了不去了,上次祥瑞的事情令大哥現在處處看我不順眼,反正現在和朝野有關的大場面,如非必要我都不去了。」

李目書抓起茶盞喝了口茶後笑道。

「這對王爺來說未必是好事,可對吳王殿下來說就肯定是壞事了……」

什么人容易做出格的事,自然是氣急敗壞的人。

如今吳王的狀態就比較類似,本身在一眾皇子中年紀最大羽翼最豐,從立嫡立長來看怎么也是儲君之選。

但近些年來朝野氣氛微妙,吳王就越來越感覺不自在了,尤其幾次有大臣提出立太子,皇帝都沒給好臉色,這時候出來個晉王府天降祥瑞就很扎眼了。

得虧了當時有皇帝在場,還可以說是聖上降臨引得祥瑞現,可便是如此,晉王這三弟也成了吳王眼中釘,找茬那是難免的,不過這些事情朝野中和朝野之上的眼睛也都是能看到的。

可話說回來,吳王就不清楚這點嗎,便是他不清楚就沒有清楚的人提點嗎,想必不是的,但清楚是一回事,氣不氣得過又是另一回事了。

就在這時,有下人急匆匆的從外頭跑到這處王府偏廳。

「王爺,李少師,杏榜出來了,會元是稽州尹兆先!」

即便對尹兆先寄予厚望,可真聽到這消息,還是讓師徒兩面面相覷,李目書放下茶盞感慨。

「尹兆先果非池中之物也!」

晉王也是自得的笑了起來。

「不知是從哪傳出來的,說這尹兆先身具浩然正氣,乃是當世不可多得的賢臣之才,但不可否認,其人才學確實出眾,這可已經是連中兩元了!」

李目書聽晉王這話,轉頭望向自己這個學生,眼神極為認真。

「若中途不夭,再加上王爺相助,十幾二十年後,朝野權臣定有此子一席之地,而此番,說不准就會出現我大貞開國以來第二個三元及第。」

李師的評價讓晉王趙延收斂笑容,這可比上次的評價分量又重了不少。

晉王本來想說一句,書生文章寫得再好,未必治國就行,可一想到《群鳥論》和《謂知義》這話也就沒說出口,而是換成了另一句話。

「三元及第?李師認為這尹兆先可以?」

「呵呵呵…會試就已經是統考了,等於尹解元,不,是尹會元已經勝了一局,有些人在知曉會試大致方向的情況下尚且不能勝他,殿試有聖上親自介入,呵呵……」

李目書一聲笑讓晉王思考片刻,又接著說下去。

「況且,當今聖上心思太重,若有選擇,讓一個真正的寒門子弟當這個狀元也符合聖意,尹兆先不論才情還是背景,都是上上之選。」

這就是李目書,即便僅僅是一個少師官職,卻令晉王從小敬重,有時候他真的很慶幸自己小時候的老師就是李目書。

此刻晉王聞言微微點頭,即便將來有有心人真的查到尹兆先來王府參過宴,但畢竟在會試之前,只要之後自己避嫌少和尹兆先接觸就好,尹兆先本身的背景還是做不得假的。

杏榜已經揭曉,有人歡喜有人愁,在剩下五天時間內懷揣著各自的心情准備著即將到來的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