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1 / 2)

.

請記住本站地址。。,任何搜索引擎搜索即可快速進入本站!

趙惜文煩躁地在房間里踱來踱去,他的小末兒已經兩天沒打電話給他了,他打過去,第一天,手機信號不在服務區,第二天,關機。他的心前所未有地感到恐慌和不安。

不能啊,為了能更好的『控制』丫頭的行蹤,在去迪拜之前,他就多次耳提面命地要求她要隨身攜帶手機,而丫頭也聽話,他打過去的電話,從沒出現過不接的情況,當然,他也從未在她洗澡的時候打過。而且她從沒有關機的習慣,反正充電之事,在家有他,他不在有佣人,在外有葉修謹,沒道理兩天手機都處於關機狀態。

更奇怪的事,連小舅的也沒法聯系上,就是說兩人一起『失蹤』了。

是意外,還是刻意而為之?

無論哪種,都不是他想看到的!

其實,自打末末去迪拜,他的心便沒安定過,當然他沒預知功能,只是單純地不喜歡兩人在一塊,尤其,丫頭跟自己那啥後,更是憂慮、煩躁得很。

誰樂意自己的小媳婦兒跟別的男人獨處?即使那人是自己未來的岳丈大人。

自己的寶貝是什么樣的人,他心里清楚的很,她對那人的感情是怎般的復雜,他也清楚的很,就因為清楚,所以先下手為強了,就因為清楚,所以想在細節中糾正她的感情觀。

他曾經很反對葉末看張愛玲的小說,因為太過悲涼、蒼涼、殘酷,總認為,葉末的性子之所以這般涼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她的影響。

不過,心經是個例外,他不僅放任她看,而且還陪她看!

心經是個怎樣的故事?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年輕女孩和她的父親相愛的故事。當然,故事的結局毫無疑問是個悲劇。

小說不長,他將她抱在懷中一起看,她看書的度很慢,他遷就她一起看完時,也不過用了三個小時不到的時間。

合上書,他喂她喝著甜牛奶,輕描淡寫的說著自己的讀後感:「這是一部具有張愛玲鮮明特色的小說,它殘酷地揭示了人生的無助和痛苦,是一部沒有多少亮色的、無望的、徹頭徹尾的悲劇,作為「父親」,許峰儀無疑是不合格的。他明明知道女兒對他的感情,但還一直配合、縱容,這是許小寒不能自拔的直接原因。另外,作為一個純粹的「男性」,他也是不合格的。他在『明哲保身』的情況下,傷害三個女人。

文中許太太提到:所以,許太太其實是恨許峰儀。作為人夫,連最妻子對起碼的尊重都做不到,這樣的男人怎值得女人托付終身?所以,許太太寒心了,對於女兒和丈夫的畸戀,她是知道的,但沒有去阻止,而是放任,她其實是心涼了。

隨著許小寒漸漸長大,她把許太太比下去了,因為她更年輕、更漂亮、更聰明。所以,許峰儀漸漸的把愛移到了她的身上。毫無疑問,小寒真的很優秀,而許峰儀也確實愛過她,在這種關系毫無威脅的時候,他可以安然的享受。但是,許小寒是要長大的,那種時代,還沒有開放到可以與自己的女兒有什么結果的地步,當然,放在哪種時代,**都不可取,」

『**』二字,他咬的很重,很重,並且再說這些時,他的眼睛一直都定在葉末的眼睛上,「所以,他放棄了,從文里行間中可以看出,他的放棄,並非單純地為了自己女兒幸福,更多的是為了自己。他在享受女兒愛慕的同時,也想要健康、正常的生活。這種愛如此自私,必須要停留在不傷害他的利益的范圍內。沒有許小寒他照樣可以過的很好。所以,放棄小寒的時候他沒什么太大的痛苦。因為他找到了替身——段綾卿。她與小寒長的很像,但,她不是他的女兒,所以,她想要怎樣都可以,當然補償的方式也簡單多了,金錢、物質。說到底,再不用負責的情況下,找到了情感寄托,」

說這么多,其實就是想詮釋八個字:父女之戀,沒好下場!

很顯然,他在低調地告訴她:趕緊打消你那心里還未成形的迷戀吧!

想想,他真的很奸詐,心思也很細膩,洞察的也非常清楚,闡述的也很明白,只是葉末不是許小寒,葉修謹不是許峰儀,葉末和葉修謹之間沒有許太太,沒有寄托者。

他心里自然是明白的,不過,還是孤注一擲了,結果,很顯然,葉末沒著道!

而她,也確實如許小寒般早熟了,相比他的長篇大論,她的就直白簡單多了,只一句話:「張愛玲出身大家,但他的父親卻是一個游手好閑的、墮落的敗家子,時常毒打她,甚至揚言要殺死她,」

對於心經本身卻沒有任何點評。倒讓趙惜文糾結了,她到底是嘛意思?

可又不敢問,一來怕弄巧成拙,讓丫頭產生逆反心理。二來,對於兩人的感情,他只是防患於未然,不存在所謂的證實與否,他也不想咄咄逼人套她的話,給自己烙上一個醋郎的罪名不說,萬一給兩人一個正視自己內心的機會,那真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