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1 / 2)

性愛二十講 未知 4905 字 2020-12-25

現和治療那些人格欠缺者、智力障礙者、強迫症患者;應該解決某些人的內心沖突——他們一旦發覺自己的行為偏離了人群中的平均值和中庸之道,偏離了社會制訂的習俗,就會自我崩潰而患精神分裂症。醫生們不應該去干涉其余的數以百萬計的人們。他們雖然有同樣的行為,或有更高的「反常」發生率,卻既無個人苦惱又無與社會失調感。如果門診醫生們更清醒地認識到,所謂反常性活動的類型和發生率,其實恰恰是在正常范圍之內;他們就會照上面所說的去做,並從中更深切地、更廣泛地了解那些調節良好的個人的性經歷。

人們的性經歷中的大多數苦惱,是社會獲知個人行為後所作出的反應的結果,或是因個人對社會一旦發覺自己行為後將如何反應抱有恐懼所造成的。現今社會中,法律把性行為區分為「自然的」和「違反自然的」,但這一標准既不是來源於生物學資料,也不是來源於大自然本身,而是因循著古希臘古羅馬的舊制,就連變態心理學教科書也不過如此。沒有任何一個科學領域像性學這樣,有如此之多的科學家仍滿足於兩三千年前的魔法巫師的分析。

我們的社會組織,為什么非要對「反常性行為」作出如此反應呢?這值得我們認真研究。道德,無論涉及食、衣、性,還是宗教禮儀,從本質上來說,既不是人類經驗的歸納總結,也不是對客觀材料的科學檢驗。但遺憾的是,現今對性行為的研究,往往只不過是用客觀科學的假面具加以掩飾的道德評價,而且這類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常見了。

書包網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九講性釋放總論(4)

影響個體差異的因素個體性行為的差異,主要是三大類因素造成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

生物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遺傳作用。其余的依次為年齡、性激素分泌水平、營養狀況、維生素攝入狀況、一般健康水平、神經系統狀態等等,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心理因素的范圍極廣,最主要的是過去的經歷對目前行為的調節。從最低等的動物到最高等的人類,只要有中樞神經系統,便莫不如此。個人性釋放的差異,依賴於他是否獲得和獲得何種性經歷,以及這給他後來的活動帶來何種暗示。這就涉及和包括了個體以前和目前所處的環境如何這一問題。

社會因素主要指個體的社會群體歸屬狀況。一般說來,個人的性活動,不過是他所屬群體的性活動模式的反映。同時,大多數人也反過來運用理性來確認、選擇和滿足於歸屬某一社會群體,並把自己的性活動也理性化了。

除了上述泛泛分析外,我們准備以兩方面的極端情況為例證,具體討論個人性釋放的差異,即低頻率現象與高頻率現象。

一、低頻率性釋放與性欲升華

低頻率是指,一個具體個人的現實性釋放頻率,低於少於他在無阻礙狀態下可以達到的頻率。但後一「理應達到的」頻率是很難確定的,因而低頻的程度也就難於確定。只有少數例證才能作出這種分析。例如:調查16歲到20歲單身男性2868人後發現,他們的平均性釋放頻率為每星期次,而同年齡組的在婚男性的平均頻率為次。兩者之間的差異可以歸於社會對於婚前性行為的禁阻。這樣,相對於在婚者,單身者可稱為低頻率。但在婚者實際上也受到各種各樣的阻礙,如妻子月經期、孕產期等;還有其他顧慮或干擾,如人類總是企求某種隱秘狀態或場合,其實在性欲勃發和性j中,隱秘狀態並非總是有利;再如一夫一妻制的限定和道德對許多種性滿足方式的禁忌等等。因此,在婚者的理應達到的頻率,也會高於現有數據。我們的調查對象中,有%的人超過每日一次,而且其中大多數人也仍存在某些阻礙因素,所以說,至少在這些人的青春期後510年內,他們可以達到更高的頻率。

短期內根本沒有性釋放,是相當普遍的現象,但是平均頻率低到每星期次以下的人,在31歲以下的男性中只占%,5年內平均每星期僅有次甚至根本沒有的人,只占%。這樣的男性,一般說來就可稱為低頻率者。

關於低頻率現象,有一種著名的理論,叫作「性欲升華」,即把性能量轉而釋放於文學、藝術、科學或其他社會所贊賞的活動中去。這種理論並非弗洛伊德於1938年首創,而是源於基督教時代乃至古希臘時期之前。那時的道德領袖,用「升華」這一術語來推行禁欲、自我控制、嚴格壓抑,以及其他種種苦行主義,而這些恰恰都是早期弗洛伊德所反對的。這里,我們又一次看到,科學是如何被轉變為道德說教的。

升華理論缺乏客觀科學驗證。盡管許多個人的確在拼命努力控制自己的性反應,減少性高c頻率,但他們的性能量果真轉移到「高層次」事物上去了嗎?若確實如此,那么他們不但理應減少或限制自己的實際性反應,而且更應該毫無精神上的煩惱與不安。援引某些出類拔萃之輩為例,並不能說明升華理論正確,因為沒有一個援引者真正知道當事者的性經歷是什么樣。

我們的調查可以檢驗一下升華理論,並揭示低頻率現象中的其他因素。我們調查了179個36歲以下的男性,他們在至少5年內每星期平均只有性釋放次或更少。結果,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原因。

(一)179人中只有9人(5%)是由於健康、性激素分泌不良或其他生理因素而造成低頻率。

(二)至少有%的人屬於性冷淡者,或如通常所說,是「性欲低下者」。不管出於何種生物、心理和社會原因,這樣的人總之是客觀存在著的。他們在一次性高c之後,會數日或數星期再也沒有性喚起。心理刺激對他們很少起作用,甚至抱吻和撫摩生殖器也無濟於事。這種現象在女性中更為常見,約可占30%。我們調查的這類男性有個共同特點,他們一般都是非常遵從道德的,認為控制性反應乃輕而易舉之事,並樂於把自己作為性沖動其實並不存在的活例證。但是,這些人與其說是性欲升華者,不如說他們的所謂升華,不過是對性欲的認知欠缺。他們是性瞎子或性聾子。

書包網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九講性釋放總論(5)

(三)有35人(%)是由於性j往困難而無法從事性活動。他們的性能力一直沒有被喚醒,一旦他們開始首次人際間性j往,就會離不開規律的、較高頻率的性釋放。顯然,這類人也不是性欲升華者。

(四)有一些人是由於外界環境突變而不得不減少自己的性釋放頻率。最典型的是入獄犯人。他們即使用自我刺激、夜夢s精或同性性行為來解決問題,其頻率也比原來少得多。他們大多傾向於從事那些並不必然和直接導致性高c的性活動。他們認為:看性圖片、聽性故事與實際觸及異性之間沒什么大區別。他們也不是升華的例證,因為他們少有或沒有需要加以升華的已喚起的性能量。

除此外,我們的調查中有%的人類似這種情況,例如離婚、妻子生病等等,因而性釋放頻率較低。

(五)最後,有%的人是出於對性的某種恐懼。有的人害怕為建立性關系而接近他人;有的人害怕社會對自我刺激、婚前性j或同性性行為的禁忌;還有的害怕自己內心對此類活動的渴求與沖動。他們大多確曾訴諸宗教懺悔、自我懲罰或苦行,以求避免進一步的罪惡。但他們仍然不是性欲升華者,而是一般的宗教徒。

這方面,我們還有其他調查材料。我們調查了134個性方面拘謹的男性,其中%是2030歲的,%是大學文化,%屬於白領階層,%信奉新教。結果發現,不論單身者還是在婚者,其性釋放頻率比起全美國男性平均數來,都低三分之一到一半,其婚前性j發生率僅是全國平均數的74%。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堅信自己的性哲學,許多人自譽為性欲升華的完美典型,許多外人也如此稱道他們。不過,他們之中有幾個正在接受精神病治療,而參加我們調查的幾位精神病醫生都診斷:他們中非常多的人是神經機能症患者。

性釋放頻率低的人里是否有哪怕部分升華者;特殊群體里如教士中是否有升華者,都難於確認。確定無疑的倒是:在我們的大量調查對象中,升華者太罕見,不足以從學術上認定其存在可能性。如果考慮到升華理論廣為傳播和易於被接受,考慮到如此之多的人在為這一目標而獻身,那么也許可以說:升華至多只可能存在於不足人口5%的性釋放較少的人們之中。

二、高頻率性釋放

大多數人的性釋放頻率不高不低,因此人們不相信或無法理解高頻率者的存在。珀爾在1925年的研究中還認為,這種人「非常罕見」。其實不然。每日一次或一次以上的人,占%。

高頻率者包括各色人等。30歲以下的各年齡組中的高頻率者,都比50歲以上各年齡組中的多4倍以上。單身者、在婚者、曾婚者中的高頻率者則基本持平。不同受教育水平和不同社會群體中,高頻率者所占比例也相差不多。這就說明一個重要問題:一個具體個人,可以同時既是性的積極分子,又是社會的重要人物。信仰各種宗教的人中,高頻率者明顯地少。下層社會的人們,有%是高頻率者。這又一次說明:如果所在群體對性活動的阻礙比較少,比較公然地和持久地蔑視法律與社會偏見,那么其中的大多數個人就會具有積極得多的性活動。這也表現為:高頻率者在受過大學教育的人中的比例,少於職業學校畢業生中的比例;白領上層又少於其他階層。在普通勞動者中,每日一次性釋放是司空見慣;許多人臨睡前和晨醒時各有一次;那些中午能回家的人就可能達到每星期21次。

反復s精指在一個短時間內陸續多次地s精。許多人只是偶然有之,但也有相當多的人是長期地、規律地發生。在我們的調查中,有380個白人男性即是如此。其中有許多人在一個晚上的幾小時內,間歇地性j2次、3次或更多,並均達到s精。但更普遍的情況則是,男性在同一次連續不斷的勃起和性j中,陸續地s精2次或更多。有些生理學家只承認女性具有連續達到性高c的能力,卻懷疑或否認男性也能如此。這恐怕也是由於人們無法理解與自己相異的現象,即使科學家也罷。我們調查了這些男性的妻子或女伴,證實了這一現象確實相當普遍地存在。即使在同性性行為中,這種反復性高c也同樣存在。當然,它的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遞減,青春期前最多,成年男性就很少能做到了。

第九講性釋放總論(6)

如果作為某種特例,男性賣y者的反復s精更為常見。這常常是賣y交易中明確要求的。女性賣y者常常在「干活兒」時沒有性喚起,也沒有性高c,男性賣y者卻不得不運用某些性技巧以求反復s精。我們調查了一個39歲的黑人男性賣y者,他從13歲到39歲,平均每日s精3次。直到39歲的今日,如果顧客要求的話,他仍能夠每日s精68次。

此外,我們還深入了解到6個上流社會人士的情況,內有律師1、教師1、科技人員3。他們都在3040歲,他們的性釋放頻率都非常高。但他們不肯披露詳情於此書中,只好暫付闕如。

總之,我們不應該再相信偏見和猜測了。對大多數男性來說,這個世界一直是富於性刺激的,他們的性反應也一直是規律的和強烈的。

節選自《金西報告——人類男性性行為》,潘綏銘譯,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