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2)

六朝雲龍吟 弄玉&龍璇 3653 字 2020-12-26

大內。萬壽宮。

兩只銅香爐靜靜吐著煙霧,殿內暗香輕逸。太皇太後眼波迷離,仿佛陷入回憶之中。

「那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

太皇太後柔聲道:「第一次見到阿舉,妾身還是妃嬪。那時好像有匪寇作亂……」

太皇太後想了一下,問道:「小郭子,你還記得嗎?」

郭槐躬下腰,用沙啞的公鴨嗓道:「大聖天王楊太。」

「是了。」

太皇太後道:「妾身記得亂了好幾年,朝廷派去的文官武將都打了敗仗,官家整日憂心忡忡,茶飯不思。後來有一天,官家上罷朝回來,心情很好,說是有一個不出名的將軍連戰連勝,最後獨闖匪巢,親手斬殺匪首,一舉平定匪患……」

「官家很高興,連說朝廷得一將才。後來那位將軍得勝回朝時,官家專門在宮中賜宴。妾身那時好奇,賜宴時讓人設了珠簾,在簾後看看這個將才……」

太皇太後臉上露出一絲暈紅,「妾身在簾後本來沒有人能看到,可他一抬頭,那雙眼睛就像穿透珠簾,把妾身周身看了個通透……」

程宗揚悄悄看了眼郭槐,老太監木著臉不言不笑,就跟一個衣帽架一樣。

太皇太後繼續道:「官家身體本來不好,過完年便一病不起。那時官家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妾身所出,另一個是端妃的。端妃娘家貴重,她的孩子又比妾身的大了半歲,傳言要立太子。妾身出身微賤,娘家又無人倚仗,在宮里整日受端妃欺凌。一旦被端妃當了太後,我們母子便無立足之地。」

太皇太後握緊扶手,似乎又想起了當時的緊張氣氛,「官家病勢日重,端妃母子也愈發趾高氣昂。妾身正憂急間,一夜突然有個蒙面人闖出宮來。小郭子剛出手,就被那人制住……」

郭槐面無表情地說道:「武穆王神功蓋世,奴才遠遠不及。」

「妾身當時剛解衣就寢,嚇得魂不附體。那人摘下蒙面巾,妾身才認出他是當日見過的將軍。」

太皇太後停了片刻,然後才微笑道:「他說,可以助我的孩兒繼承王位,唯一的條件就是讓妾身作他的妾姬。」

「那時節官家病重,整個後宮都亂紛紛的,無奈之下,妾身只好從了他……數日後先帝駕崩,早先傳出的消息是端妃之子被立為太子,結果宣讀遺詔時,卻是妾身的孩兒承繼大寶。」

太皇太後掩口笑道:「端妃一聽,當時臉都白了。」

程宗揚暗道:難怪岳鳥人能在宋國一言九鼎,獨攬大權,原來前任宋主就是他策立的。可他一個武將,哪里來的能力決定王位歸屬?

聽以程宗揚的疑問,太皇太後一點都不奇怪,「阿舉的手段通天徹地,世間沒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到的。」

程宗揚道:「既然有這樣的緣由,姨娘為什么同意陛下攻打江州呢?姨娘知道江州那些匪寇,其實都是岳帥的舊部吧?」

不說還好,一提到星月湖大營,太皇太後頓時柳眉倒豎,咬著銀牙道:「那些匪類,都死凈了才好!」

她既然是岳鳥人的情婦,卻對岳鳥人的部下如此仇視,難道其中別有隱情?

昨日宋主入宮那番交談,程宗揚還記在心里,看樣子,宋主對這位太皇太後極為信重,如果能化解雙方的仇怨,孟老大那邊的壓力至少能小一半。

程宗揚笑道:「莫非姨娘對他們有什么看法?」

太皇太後恨聲道:「誰讓他們攔著阿舉,不讓他進宮,還整日說三道四。」

程宗揚啞口無言,原來根子在這里。孟老大也真是,人家搞七搞八你管那么多干嘛?

太皇太後余怒未消,「阿舉與我們這些姬妾的事,哪里有他們說話的份?阿舉手下最討厭的兩個,一個姓斯,一個姓盧,哪天殺了他們才好!」

程宗揚在心里默默向斯四哥和盧五哥表示同情,擋人財路不共戴天,你們擋別人通奸之路,瞧瞧是什么下場……

太皇太後罵了幾句,然後告誡道:「阿舉手下都不是什么好人!這些年都躲得遠的,哪里為阿舉做過半件事?若是這樣倒也罷了,可他們一出現就與我們為難,不但打出阿舉的旗號,敗壞他的名聲,還劫走了媛兒。」

程宗揚只覺得腎上腺激素急躥,壓抑著心里的激動道:「媛兒……是誰?」

太皇太後笑著在他額頭戳了一記,嗔道:「果然和阿舉一個樣,聽到媛兒就要流口水。左右都是你的,哪里用得著這般猴急?」

程宗揚試探道:「媛兒也是宮里的妃子?不是陛下的奶媽嗎?」

「哪里是奶媽,只是宮里出了這樣事,不好對外面說。老身才說是官家的奶媽。」

太皇太後嘆道:「媛兒原本是先帝的幼女,我那孩兒的妹妹,如今官家的嫡親姑母。阿舉在宮里時,媛兒年紀尚小。先帝在時,原本許過人家,阿舉掌權後,尋了個罪名,把那家人殺得干干凈凈。他原說待媛兒十六歲時,給她開苞。可離媛兒生日還有月余,阿舉突然犯了事,再沒有回來……媛兒就留在宮中,一直未曾許人。」

程宗揚心頭呯呯直跳,夢娘九成便是太皇太後口中的媛兒,沒想到她居然是宋主的姑母,宋國的長公主,難怪一舉一動都如此貴重。岳鳥人把她留在宮中准備獨享,誰知上好的白菜沒吃上,吃白菜的人卻被雷劈了。如此說來,夢娘身上的禁制多半是岳鳥人留下的--這鳥人也太缺德了,自己吃不到,索性誰都不讓吃,活該他被雷劈!

「長公主在宮里,怎么會被星月湖的人劫走呢?」

「小郭子。」

「諾。」

郭槐躬著腰,用尖細的聲音說道:「長公主與胡貴嬪素來交好。胡貴嬪被賈太師逼迫出宮,長公主借陛下奶媽的名義前去探望,由皇城司護送。誰知路遇劫匪。皇城司護送的六人俱死,沒有留下絲毫線索。後來才聽說長公主被劫往江州,正是星月湖大營的余孽。」

程宗揚心念電轉,開口道:「姨娘,這是黑魔海借刀殺人之計!劫走長公主的,實是黑魔海。」

太皇太後皺起眉頭,「黑魔海?」

郭槐垂著眼睛道:「是江湖中一個宗派,與武穆王有大仇。」

「哦。」

太皇太後恍然道:「原來是阿舉的仇家。」

程宗揚本來准備了一肚子的說辭,要把罪名栽到黑魔海頭上,結果發現太皇太後對自己不是一般的信任,從自己口里說出來的話,連問都不問便全盤接受。

既然這樣,自己也不用客氣。

「黑魔海的外堂主持者如今就在臨安,若要救回長公主,我倒有個機會。只不過我人手不足,還要請姨娘幫忙。」

太皇太後道:「便讓小德子的皇城司去吧。」

程宗揚道:「兵貴精不貴多,小甥只想請姨娘手下一人。」

「誰?」

「郭大貂璫。」

「你倒識貨。」

太皇太後笑道:「小郭子,你便聽公子吩咐。」

郭槐彎下腰,「老奴遵旨。」

程宗揚沒想到這么輕易就借來太皇太後的心腹,他向郭槐笑道:「這次要多拜托大貂璫了。」

郭槐垂下頭,面無表情地說道:「老奴自當效命。」

……

「小瀛州?」

「正是西子湖上小瀛州。」

西門慶搖著折扇,滿面春風地笑道:「姓程的專門派人送來請柬,時間便定在明日午時。」

劍玉姬一邊看著手上的卷宗,一邊道:「看來程公子騰出手,要給我們黑魔海一點顏色瞧瞧了。」

西門慶嘲笑道:「他這點小伎倆,怎能逃得過仙姬的法眼?」

說話間,巫嬤嬤進來,遞來一只封好的竹筒。劍玉姬驗看了一下火漆,然後打開竹筒,攤開里面一封書信。

西門慶微微傾過身,「皇圖天策府有動靜了?」

劍玉姬淡淡疲乏:「洛陽事成。」

西門慶撫掌笑道:「姓程的怎么也想不到,他把棋從江州下到臨安,我們的落子處卻在漢國!」

「把八駿困在江州數月,已經足夠我們做很多事了。」

劍玉姬一邊挽筆寫著回信,一邊道:「岳賊經營多年,雖然此番拔掉他在洛陽布的暗棋,焉知他是否還有後著?這位程公子辛辛苦苦,到頭來說不定白白為他人做了嫁衣。」

西門慶輕搖折扇,「和著我的主意,倒是想跟姓程的化敵為友。」

劍玉姬淡淡道:「莫說你與白武族的仇怨,單是你取了凝羽的元紅,他便不會放過你。」

西門慶挑起眉毛,「難道仙姬也無計可施?」

「有。」

劍玉姬道:「若想化敵為友也非難事。給你們找一個共同的敵人便是。程公子是個聰明人,只要那個敵人夠強,他知道該怎么選擇。」

西門慶微微傾過身,「禍水西引?」

劍玉姬沒有回答。她放下筆,拿紗棒在信箋上一滾,醮干黑跡。接著右手掐了一個法訣,輕輕點在信箋中央。紙上的墨跡被無形的法力沖刷,像波浪般搖盪著,漸漸消失無痕,重又變成一張嶄新的白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