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收購工作室(1 / 2)

頭號偶像 夜蒼 1357 字 2020-05-31

漫展現場。

張永康驚魂未定的坐在轉椅上,手里捧杯飄著熱氣的清茶,時不時喝上一口,緩解躁動的情緒。

事實上,當團子這個所謂哥哥進來的時候,張永康就覺得有些眼熟,那一雙眉眼總感覺在哪里見過。

只不過因為人家帶著口罩的原因,所以張永康也就沒有多問。

更是絕對沒有想到,這個年輕人會是剛剛在伊莎貝拉國際鋼琴大賽上奪冠的紅臉。

當然,他在華國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何笑!

此時一摘下口罩,整個小展台都沸騰了,包圓圓的那幾個小伙伴嘰嘰喳喳地圍上來求情何笑給她們簽名。

何笑自然都笑著一一回應。

忙活一番後,他甩了甩手腕,坐在張永康旁邊的問道:「考慮的怎么樣了?」

張永康則是面露掙扎。

說實話,他折騰了這么多年,就沒一次成功過,真的輸怕了,早已沒有了曾經的干勁與沖勁。

特別是《秦皇劍》慘淡的成績,更是如同一柄重錘砸在眾人胸口。

要說不失落是不可能的,五年的沉浮,早已磨滅當初的豪言壯語。

一支總打敗仗的潰軍,是不可能有自己的魂兒的。

他們需要一位能把魂兒招回來的人,需要領袖,需要精神,需要能帶著他們再次踏入戰場。

而現在,何笑出現了。

何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招魂的那個人,但他想試一試。

見到張永康仍舊沉默不語,何笑不由拍拍他的肩膀:「別考慮了,國漫的市場需要你們這些優秀的創作者。」

「何老師……實不相瞞,當前的國漫市場就是一潭死水,我們進去就會沉底,漂不上來的。」

張永康張了張嘴,最終道出一句苦之又苦的話:「這不是我們能改變的,市場大環境便是如此,國產動畫的市場,依然是以「低幼」為主流,國內動畫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都靠它們撐著,我們這些成人向動畫,沒出路的。」

聽到這兒,何笑不由抿了抿嘴,眉頭也深深皺起了起來。

因為張永康說的沒錯,當前的國內動畫市場,低幼才是主流。

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給「兒童」看,家長帶著孩子去電影院,熱熱鬧鬧的合家歡。

舉個例子,在傳統出版業衰落的今天,人人都可以上網看電子書的年代,只有兩種書銷量不降反升。

那就是童書繪本和學業教材!

對於這兩樣東西,家主往往會不留余力的給孩子采購,以圖讓孩子有一個沒有缺憾的童年。

所以「低幼向」的娛樂產物,已經成為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有著兒童與家長這一大消費主力。

這也是國內導演不停的拍攝兒童向動畫作品的原因,市場反應相對穩定,不會承擔太大的風險。

相反,如果拍攝大型成人向國漫,缺錢缺人缺技術不說,還有著不可預計的損失要承擔。

一部國漫電影通常制作周期為八個月,投資少說也得幾千萬。

可是在當下這個電影動輒票房過億的年代,國產動畫電影的回報率就顯得太薄弱了,往往入不敷出。

有些頭鐵的公司不信邪,請國外團隊操刀,請著名聲優配音,最終的結果卻也是落得一敗塗地,賠本的比比皆是。

久而久之,國漫也就落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有錢的都跑去投資低幼動畫了。

於是便造成了國漫市場萎靡不振的情況,相比於日本動漫的繁華,國漫崛起的希望愈發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