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學到東西了(1 / 2)

以思呃列國是一個干旱缺水的國家,沙漠面積占他們國土面積將近七成。

在這樣的環境下,為了生存和展,他們展出獨特的農業模式:開源節流,技術用水。

先進的節水用水技術,正是環境條件相似的西北可以借鑒、學習的地方,所以在這一次的交流會上,受邀來到望西省參會的以思呃列國專家非常受到重視,他們的演講放在第一天進行,成為整個交流會的重頭戲。

專家們演講時用的是英語,不過戴上耳機就能聽到口譯直播。

陳牧對農業方面什么滴灌技術和灌溉控制系統之類的東西不太明白,不過聽著專家們的演講,卻也一點也不覺得悶。

而且聽了以後,他才知道以思呃列人的滴灌技術全球領先,是他們節水農業的標志性產物。

最有意思的是,目前國內種植的聖女果,都是從以思呃列國引進的品種,不僅我們夏國,全世界百分之七十的番茄品種也來自他們,以思呃列人真的很愛番茄。

陳牧一邊聽,一邊暗叫牛逼,以色列農業對夏國以及全世界的影響,遠遠過普通人的想象。

他之前雖然對著x市領導自吹自擂自己的林場是高科技企業,可是除了在育苗上他用了黑科技地圖的「能力」,在其他方面他的林場里根本一點科技含量都沒有。

就拿澆水種樹這一點來說,他因為有黑科技地圖,所以很輕易就找到地下水的位置,然後直接打井抽水,用大管子灑水澆灌。

這樣的操作,如果放在以思呃列人那兒,簡直就是敗家。

以色列人會通過布置水管把水流延伸到植物根部,令處於干旱環境的植物茁壯成長,而且這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因為水滴直接滴到根部,一來可以節約水浪費,二來水滴不會把地上的塵土濺起來,打到植物的枝葉上,讓植物減少感染病菌的危險。

陳牧覺得自家林場也應該多考慮這方面的事情,畢竟地下水也並不是用之不盡的。

就算黑科技地圖能幫他找到地下水,可那只是幫他找到而已,並不會憑空變出水來。

如果肆意浪費地下水的話,將來總有用完的一天,到時候就真的後悔莫及了。

想了想,他找了個空檔對維族姑娘詢問:「阿娜爾,我覺得這個水管灌溉好像很不錯,我們是不是也能用這個?」

維族姑娘聽演講的時候全程記著筆記的,聽見陳牧著說,幾乎沒想就回答:「你如果真的想種大棗和種大果沙棘,那的確應該用水管灌溉,可如果只是植樹造林,那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為什么?」

陳牧連忙不恥下問。

維族姑娘很滿意某人的態度,虛心解釋:「你自己想一下,大棗和大果沙棘都是經濟作物,想要讓它們每年都長出好果實,那每天都得澆水,如果你的種植面積很大的話,用人工去澆灌的話就太麻煩了,費力不討好。這個時候,如果采用水管灌溉那就方便多了,每天只要有人定期把水管的開關打開,它就自動給樹木澆水了,多省事。」

「沒錯,沒錯,這樣的確省事。」

陳牧聞言目光一亮,想想自家林場現在已經達到六千多畝,每天就是逛一圈都要花不少時間,更不用說澆水了,如果能夠鋪設水管灌溉,那真是省大事兒了。

維族姑娘繼續又說:「不過現在我們林場里大多是非經濟植物,鋪設水管灌溉就沒有必要了,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