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1 / 2)

重生 春溪笛曉 1938 字 2020-12-29

</br>宋頌領著顧臨深甥舅倆往回走,走到一半才想起他妹還在後頭,趕忙轉身說:「你傻站著干什么,回去了。」

宋融融抿了抿唇,更加不喜歡顧臨深了。明明才第二次見面,她哥為什么和這家伙這么熟悉?

就好像已經認識十幾年一樣。

剛才她哥連她都給忘了!

宋頌不知道妹妹的心思,招呼了一句就把顧臨深甥舅倆引進屋。

他帶著顧臨深去洗手。

顧臨深舅舅也訝異於他們之間的熟稔。

更訝異於外甥的聽話。

瞧這架勢,簡直是宋頌讓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宋奶奶見兩個客人明顯是大城市里來的,有點局促,不知該說什么,只能連連招呼顧臨深舅舅嘗嘗自家做的包子。

顧臨深舅舅看得出宋奶奶是個淳朴的老人家,不好拒絕宋奶奶的好意,只能拿起個熱騰騰的包子嘗嘗鮮。

一口咬下去,顧臨深舅舅就被這包子的味道征服了。

現在菜譜到處都能買到,已經很少有什么不傳秘方,可是每個人做菜水平還是有高有低。說白了,廚藝的下限很低,有個鍋大家都能做;可廚藝的上限就各有不同了,主要取決於個人的天賦和經驗。

顧臨深舅舅由衷誇道:「您做的包子真好吃。」

宋奶奶眉開眼笑。

她說道:「我啊,沒別的愛好,就喜歡做包子。」她見顧臨深舅舅沒城里人的架子,也就放開了說話,「早些年我是逃難逃到這邊來的,那時候國內正打仗,到處都亂著呢,我一個無依無靠的女孩子,只得嫁給頌頌他們的爺爺求一條活路。一晃就是這么多年,小時候的事我已經不記得了,就記得當年我親媽教我做過這樣的包子。」

顧臨深舅舅聽了也感慨不已,那個年頭人命賤如草,生離死別是常有的事,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誰、不知道自己家人在哪里的小孩更是數不勝數。

像宋奶奶這樣還記得這么一門手藝的才是難得。

這會兒宋頌已經把顧臨深領回桌邊坐下。聽他奶奶提起往事,宋頌笑道:「奶奶你要不要再好好想想有沒有別的線索,回頭我給你登報尋親去。」

宋奶奶連連搖頭,對宋頌這個提議不感興趣:「不記得咯,什么都不記得了,就只會做個包子。」

這時候宋媽從省城回來了,見家里來了客人,先是一怔,接著看向宋頌。

不用想都知道,這兩個客人是宋頌招來的。

昨天宋頌和她說了合租的事,她一晚上翻來覆去沒睡著。兒子現在這么有主意,他既然開了口,心里說不准已經做好了決定,只是和她說一聲而已。

可這非親非故的,住一個外人進來算是什么事?

這會不會影響兒子考大學?

宋媽早上去送貨的路上還一直琢磨這事兒,沒想到還沒琢磨出個所以然來,人家就直接領著人到她們家里來了。

顧臨深舅舅察覺到宋媽有些抗拒的態度,誠懇地給宋媽講了顧臨深的情況,也講了二老會搬到縣城來陪住的事。

看得出來,他們一家子都很關心顧臨深,不存在隨便把顧臨深到累贅扔給別人的可能性。

宋媽還是把丑話說到了前面:「我兒子今年要復讀,可能沒多少空閑時間……」

顧臨深舅舅立刻明白了宋媽的顧慮。

這就好辦了,他把顧臨深前幾年拿到的獎項給宋媽講了講,不動聲色地點出顧臨深學習超好的事實。

顧臨深舅舅補充道:「小深很乖的,從不到處亂跑,也從不發脾氣。」

宋媽也看得出顧臨深很聽宋頌話。

其實聽到顧臨深拿過那么多全國大獎,她心里已經動搖了。

這些獎她聽都沒聽過,可凡是帶上「全國」的,肯定都不是什么簡單獎項。她女兒雖然也聰明,但到底也才念完高一,不一定能科科都學會學通,顧臨深真要那么厲害,說不准還能幫宋頌提提分。

宋媽說道:「那先住著,我們這邊條件簡陋,也不知小顧能不能住習慣。」

顧臨深舅舅笑道:「我看環境挺好的,離學校也近。」

兩邊商量好了,顧臨深舅舅就去跑學校和電話局,爭取盡早把所有事安排妥當。

宋頌領著顧臨深上二樓放東西和收拾房間。

宋融融看了眼相攜上樓的兩人,心情不太好,悶不吭聲地幫忙收拾桌上的碗筷。

宋媽看出女兒不太高興,把自己的考慮說了出來,讓她對顧臨深不要有太大的敵意。

可惜宋媽這安慰起了反效果。

聽宋媽說自己可能教不了哥哥,宋融融更郁悶了。她飛快把碗洗完,悶不吭聲地回房刷題去!

另一邊,宋頌把顧臨深領了上樓。

這樓房不大,一樓是兩室一廳,二樓的兩室一廳可以改成三間房,這也決定了其中兩間房是連著的,里頭那間想要出入得通過客廳改成的房間。

陽台也連在客廳改成的房間外面。

本來宋頌兄妹倆一人分了一間房,二樓客廳就空著,現在顧臨深要來合租,宋頌就把自己的房間騰給他住,自己睡客廳改造房。

雖說這房間比較缺乏隱私,但面積也更大,宋頌招呼顧臨深幫把手,把書桌抬出來,平時他們可以坐到窗前讀書。

這樣光線比較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