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走偏的番外4(2 / 2)

農家小福女 郁雨竹 1038 字 2022-07-09

白善拆開信來看。

他因開通漕運之功被封為上河郡公,在主持了賦稅改革成功後,皇帝有意封他為秦國公,不過白善堅持拒絕了。

因為賦稅改革,他已經很遭人恨了,當初楊和書被貶官,除了主持的工作出現問題的原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提出了賦稅改革和土地改革。

其實,這是白善和周滿,以及唐鶴等人和楊和書一起的想法。

地方土地流轉速度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失地,而一年比一年的出生率讓均田制難以繼續下去。

因為醫署制度,各地孩童的夭折率大大下降,這就讓人口增長得更快了。

當下因為糧食產量增高,糧價大幅下降,普通百姓雖然人均土地在減少,但日子是在緩慢的變好,所以沒人發覺不對。

加之因為漕運開通,天下安定,商貿越加的活躍,很多人不靠土地也能活下去,更不會有人發覺其中暗藏的危險了。

但白善不一樣,他不僅自己智商在線,還從小看周滿帶出來的那些雜書,他看到潛藏在後面的危險。

若是放任農民失地,土地一點一點的匯聚在豪族權貴手中,不出百年,大晉必亂。

楊和書作為當時的左相,自然也看到了。

所以他們在反復的論證過後便決定改革。

首先要做的便是說服皇帝。

皇帝一開始是不答應的。

變動太大了,一旦如此改,安定沒幾年的天下只怕要亂起來,他可不想做亂國之君。

不過皇帝喜歡往外跑,白善和周滿趁著秋收之事,拐著皇帝從雍州一路去了洛州,路上見到了不少因為各種原因失去土地的百姓,也見到了因為人口太多,土地變少而成年後也分不到土地的青年們反過來要和兄弟們爭奪父親微薄的永業田。

當時白善就問皇帝,「陛下,人口增長是好事,前朝因為戰亂,百姓十不存三,先帝勵精圖治,讓百姓休養生息二十多年,又有您努力了這么久,到現在才有現在的戶數和人口。」

「難道您能忍心看戰亂再起嗎?」他道:「現在還不顯,但人口越來越多,尤其是關中一帶,地少人多,除非朝廷強制百姓遷徙,不然再過二十年,又一批新生兒長成,他們分不到土地,無以為繼,那就只能當流民。」

皇帝皺眉:「商事……」

「商事也安頓不下這么多人啊。」

皇帝便沉吟起來,「但你和楊長博的提議太過冒險,朕如何且不論,進退朕都有理由,但你和楊長博,一旦提出,若不能進行下去,必死無疑。」

他道:「不僅你們死,連你們的家人都有可以……」

白善立即道:「臣知道,臣和楊相也不是要一蹴而就,我們可以徐徐圖之。」

皇帝就問:「那先來哪一條?」

一旁的周滿插嘴道:「先從合適的婚齡開始吧。」

她道:「漢朝時,朝廷為了人丁,強制壓低了婚齡,但這其實是不合理的,《黃帝內經》有雲……」

「你直接說多少歲合適吧?」皇帝打斷她的話,生怕她收不住話,又是長篇大論。

周滿惋惜的收住話道:「要不您把單身稅取消了吧,男子小於二十歲,女子小於十八歲不得成親。」

------題外話------

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