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走偏的番外10(2 / 2)

農家小福女 郁雨竹 1158 字 2022-07-09

他們的產量有限,除了上貢外,只會高價賣給一些熟客,由他們運到外地去販賣。

所以他們並不懼怕其他人種出蜜桔來搶他們的生意。

地理環境決定了他們天然的客戶群不一樣。

盧曉佛自然也知道這一點兒,所以不攔著周滿帶走果枝,他連養活的果樹都給了,還少這點果枝嗎?

而且這次周滿的提議讓他想通了一件事。

其他地方也可以種植蜜桔啊,就算口干比不上這里的,但也是好吃的,賣出去,同樣收益不少,他以前怎么就想著在這一塊地上種了?

要是再能嫁接出別的果樹來……

盧曉佛回神,看到白善和周滿已經走出老遠,他忙追上去,「周大人,你看我們這一片山的土質如何?」

周滿點頭道:「很不錯,回頭我挖一盆帶回去。」交給科科,讓百科館研究一下,說不定他們那邊能培育出性能更良好的蜜桔呢?

盧曉佛問,「你覺得適合種植葯材嗎?」

周滿問,「你想在這上面種植葯材嗎?」

她皺眉想了想後道,「果樹下套種葯材,那喜陽的葯材就要排除掉了,而且你能保持地力嗎?」

白善輕笑一聲,和盧曉佛點了點,示意由他來點破後便牽著周滿的手往殷或那邊去,「觀音的意思是,你覺得柳州的地質可適合種你們太醫署的葯材。」

「啊?」周滿停下腳步,轉身就往回走,「是這個意思啊,適合啊,金銀花,薄荷,黃精,桔梗,茯苓,桂皮,射干,白芍,甚至如今緊缺的三七,這里都可以種。」

畢竟是楊和書叮囑她留意的事,這又是太醫署的要事,周滿這個前署令還是很上心的,這段時間結合了一下她在山里挖的葯材質量,以及百科館對收錄植物的分析,她很快得出這兒適合種植的葯材數量和質量。

「尤其是金銀花,薄荷和桔梗,這三樣,每年各地醫署都要大量消耗,三七更不必說,它可貴著呢,我四哥說,在關外好的三七粉,一兩三七一兩金。」三七所做的金瘡葯葯方還只在濟世堂和太醫署里,但隨著周滿編撰的醫書傳遍天下,天下的醫者也都知道了它是金瘡神葯,既能止血,又能活血,生熟兩用。

由三七衍生出來的葯方可不少,大部分是她在醫書上記錄的,小部分是各地醫者在反復推演使用後總結出來的,因此三七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中原地區還好,在北地,更遠一些的西域,三七很難買到,或者根本就是有價無市。

尤其是西域,甚至出現過有人用一顆寶石換一兩三七。

盧曉佛自然也聽說過這些傳聞,聞言激動起來,「柳州都能種?」

「能啊,」周滿直接問,「但你們有地嗎?」

「我們可以開荒,」盧曉佛到:「我知道,很多葯材都可以直接種在山上,因為耗費的時間長,你們太醫署有時候直接建議撒種,任其生長到足夠年限後采摘。」

「不錯,」周滿道:「比如白芍,一般要種植四年往上才可以采摘,三七則是三年。」

她頓了頓後道:「而且三七種植不易,年限長了還極易發生蟲病災害,不過你們要是確定種植,太醫署肯定會派人下來指點的。」

現在太醫署培養的學生方向可多了,就業方向自然也多,不過他們統一要為太醫署工作十年,俸祿不會少的。

但要是離開,需要繳納很大的一筆違約金,這也是因為他們在署內的學習和生活都是免費的。

因為這一點,這些年有很多寒門庶族子弟到太醫署求學,世間的女子也多了許多機會。

------題外話------

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