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走偏的番外17(2 / 2)

農家小福女 郁雨竹 1044 字 2022-07-09

皇帝嗤之以鼻,「良葯苦口,這甜絲絲的梨膏能有多大用處?」

不過還是吃了。

不過,「朕吃周滿的方子還需要從外頭采買嗎?一層接一層的檢查也不嫌麻煩,讓太醫院自己做一些存著,皇後和皇子公主們若是需要,直接從太醫院里取。」

吳公公笑道:「聽說這是郡主送給柳州盧刺史的方子,是全新的,和現在外頭的梨膏有一丁點兒不同。」

皇帝就靜靜地看著吳公公。

吳公公一看就明白了,躬身應了一聲,退出去找太醫院的鄭院正。

鄭院正:「要什么?」

「方子,秋梨膏的方子,」吳公公小聲道:「陛下進口的東西,怎能從外面進成品呢?自然是太醫院自己做著才安全。」

他道:「鄭院正,您和郡主關系匪淺,這方子……」

鄭院正:……謝謝,和周滿關系匪淺的不是他,是他侄子。

他有些頭疼,但還是應了下來,「請轉告陛下,臣可以一試。」

回去後鄭院正沒有找鄭辜,而是自己斟酌著給周滿寫了一封信。

周滿收到信時,她正在寫給楊和書的信。

通過她幾個月的游走調查,她在嶺南里圈了幾塊適合種植葯材的地,具體的得太醫署的人下來勘察。

周滿問楊和書,可需要她和鄭署令建議?

由她出面,楊和書這個上官更容易取得太醫署的支持和信任。

畢竟嶺南距離中原太遠了,就算是周滿這個前署令也不敢保證太醫署的官員們一定贊同把葯圃設在嶺南。

結果給楊和書的信還沒寄出去,鄭太醫的信就先到了。

周滿拆開一看,嘖嘖兩聲,便展開一張白紙將梨膏的方子寫下。

她想了想,還是給鄭太醫寫了一封信,卻沒有提楊和書拜托她的事,而是寫自己旅居嶺南,發現這邊氣候和土壤都很適合種植葯材,如今大晉缺少葯材,太醫署可有想過在嶺南設置葯圃種葯?

有一些葯材,是只有嶺南這一帶才能種出來的,比如當下最緊缺的三七。

周滿給鄭太醫寫了長長的一封信,才收筆,還沒來得及封起來呢,白善就在外面叫,「子謙,你快一點兒啊,就等你了。」

周滿忙把信塞進信封里拿出去,一並交給護衛道:「封起來送回京城。」

她小跑著出去,大家行李都已經准備好,白善站在車旁等她,見她出來便伸手將她扶上車,「給楊學兄的信不是已經寫好了嗎?」

「我就是想起三個孩子現在都在京城過年呢,托付楊學兄幫忙多照顧照顧他們,誰知道剛鄭太醫的信送到了,我就回了他一封信。」

周滿上車,轉身卻撩起簾子往外看,興奮的問,「盧曉佛答應我們了?」

白善應了一聲,笑道:「我們幫了他不少忙,他自然也要幫我們的。」

他道:「他送的人已經到了,我們在城門口匯合,直接去僚子部。」

這輛車里只有周滿和白善,所以周滿放下簾子便壓低了聲音問,「僚子部真的有大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