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零章 豁達?(1 / 2)

「除了你的寶貝兒子,誰還能把朕氣成這個樣子。」李二抓起桌上有些微涼的茶水仰頭倒進嘴里,對長孫明知故問的態度表示很無奈。

長孫皇後適可而止的收住話題,沒有繼續擠兌老李,轉身從火炕邊的小幾上拿起厚厚的一摞櫃坊票據放到李二面前:「二哥不要生氣了,高明還是孩子呢,這次多半是他想和你開開玩笑。」

唐代經濟開始繁盛,商人們開始現大量攜帶金銀的不使,所以開始在長安開始有了櫃坊,其主要作用就是兌換大額錢鈔,或者保存一些貴重物品。

而商人把錢入櫃坊之後,就會得到櫃坊開具的票據,這種票據就類似於現代銀行給我們的存折。

所以說櫃坊這東西在中國基本上就可以算是銀行的前行,後期宋代出現的交子只不過是多個商家和櫃坊聯合行而以。

李二沒好意思接長孫遞過來的那些櫃坊的票據,只是推還給長孫:「孩子?誰家孩子能干出這事兒來?朕的書房都快要被他們偷光了。」

「高明不也是沒辦法么,接了差事卻得不到撥款,心里總會有些委屈,二哥原諒他吧。」長孫皇後努力為兒子解釋著,希望這件事不要在父子之間留下芥蒂。

「觀音婢,朕不會真的和他一般見識。」李二瞅著自己這個為自己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的漂亮女人,看著她眼中的那一絲擔憂心中不由一軟:「朕只是生氣那小子跟老子玩心眼兒,非要打個時間差。」

老李雖然嘴上說不跟李承乾一般見識,可一口一個老子,分明是還有大量火氣沒消。

長孫皇後淡淡一笑:「妾身只是擔心二哥的身體,高明那混小子該罰還是要罰的。」過猶不及的道理長孫很清楚,所以沒有一力的勸阻李二。

李二卻是哼了一聲:「哪里還用朕罰他,上元過後的大朝會上就有他的苦頭吃了。」

長孫眼中閃過一絲擔憂,但想想之後卻沒有繼續把事情說下去,反而隨意找了一個其他的話題,將李二的注意力從李承乾的事情上引開。

熟悉李二的長孫皇後很清楚李二有多要面子,再勸下去為了面子,老李很可能提前把李承乾給關起來。

而在同一時刻,故事的主人公李承乾同志,卻一點沒有即將被彈劾的覺悟,回到『蘭若寺』之後,倒頭就睡,直到第二天被宮人喚醒。

「哥,昨天沒事吧?」除夕祭祀過程中,李恪找了個機會靠在李承乾身邊悄悄問道。

李恪、李泰這一對坑貨,原本說好的有事兒一起頂,結果事到臨頭先行跑路的作法,讓李承乾深惡痛絕。

想到昨天晚上被老頭子嚇的腿肚子朝前,還要硬著頭皮頂的那種感覺,李承乾立刻沒好氣的說道:「你說呢?你們兩個混蛋丟下我一個人頂雷,自己逃之夭夭……」

「哥,這事兒回頭再說,我可是聽說過了上元就要有人彈劾我們不尊禮法、有違聖人教化……整整四十多條罪名。」李泰圓圓滾滾的身子也抽空擠了過來,悄悄說道。

「你們兩個擔心個屁,就算天塌下來,只要我不死就砸不到你們兩個頭上。」祭祀的過程李承乾作為太子是一個焦點,所以他是不敢亂動的,只能盡量在保持嘴唇不動的情況下,努力把話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