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二章 老杜感概與突厥戰事(1 / 2)

杜如晦和杜夫人現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家中的老大杜構行為異常的怪異,天天鑽在故紙堆里的家伙現在竟然從里面走出來了。

每天早晚請安,時不時在老杜的床榻邊上轉上幾圈,而且還經常會噓寒問暖的關心一下杜夫人是不是累了,家里的生意時長也會問一問家中的管家,有不懂的地方竟然會拉著管家問來問去,不弄明白決不罷休。

有些東西實在不明白了,就借著伺候老杜的時候,問上一兩句,得到一些指點就自己坐在一邊琢磨,然後把想不明白的東西問上一問。

這種大異往常的舉動讓老杜和夫人十分摸不著頭腦,在觀察了大概有七、八天之後終於是忍不住心中好奇,把大兒子揪了過來:「構兒,這段時間可是有什么事情了么?為何表現在的如此反常?」

「父親,構兒從前不懂事,前幾日幸得太子指點迷津,現在已經幡然悔悟,今後定然不會再讓父母親大人操心……。」杜構得了李承乾的指點之後,觸動的確是頗深,加上這段時間圍著老頭子轉來轉去,看著老爹已經花白的鬢角,更是體會到老頭子的不容易。

從前覺得在老爹老媽面前說自己的心事總有些不好意思,現在竟然覺得要是不說才不好意思。

這樣的轉變完全就是在李承乾說教一番之後生的。

而且和老頭子溝通的次數多了之後,杜構也現了自己有些想法的不成熟,一次次的交流,讓他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陷在哪里,知道了主政一方的難處。

同時也認識到很多事並不是像他想的那么簡單,心志高遠是一回事,能不能真的為百姓做實事又是一回事。

想要為百姓做實事、做好事,那就必須了解他們的生活,知道他們缺少的是什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成為一個好官,而不是一個拍腦袋、拍屁股的昏官、庸官。

杜構蹲在老頭子的床榻之側,把那天晚上和李承乾的交談說了一遍,包括李承乾對他的提點以及後來對登州開提出的設想。

其言詞間帶出那種毫不掩飾的狂熱,讓老杜看的都有些動容,心中不禁感嘆:杜家只怕真的已經被綁到李承乾的戰車上,再也下不來了!

不過,只要李承乾那小子不犯傻,時長有人提點他一下,這家伙將來道的確是一個合格的君主,兩個兒子在他的手下混飯吃或許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因為目前看來,所有皇子中,似乎十年八年之內不會再有比現在這位太子爺再出彩的人物了。

李恪因為身份的問題,根本就不可能有觸碰皇權的機會;李泰那小子現在好像突然喜歡上了文學方面的東西,以武立國的大唐怎么可能選一個只懂讀書的皇子作為繼承人?這小子似乎是在自掘墳墓。

至於再小一些的,比如李愔,這小子和李恪是一母同胞,李恪都沒有資格的事情,他就更不要想了;至於李佑那渾小子……三歲看老,老小子要是能消停的活到三十,都特么算他命大。

其他的皇子老杜看不出來,沒辦法,都太小了,還屬於吃奶的階段。

反正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以李承乾表現出來的能力,想要玩死他的那幾個兄弟,估計閑著半條膀子,還要閉上一只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