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8章 背水一戰的倭人(1 / 2)

欽陵十分認同黑齒常之的戰略戰術,既然敵人還沒有反應過來自己的優勢在什么地方,那就盡可能的抓緊時間,將己方的優勢再擴大一些。

東、西、中大唐靺鞨鐵騎三路大軍齊出,進接向倭人的防線壓了上去。

倭人似乎也有自知知明,知道以現有的力量根本無力阻止唐軍南下,下於便不斷的使用斷尾戰術,用一萬或兩萬人的軍隊來拖延唐軍的進攻步伐。

而欽陵這家伙與黑齒常之也的確夠狠,本著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原則,就算是三、五千人也是來者不拒,統統殺光一個不留。

……

時間就這樣又過了近半個月,半個倭島已經變成了死地,到處都是野獸橫行,那些死掉的倭人屍骨被拖的到處都是。

不過這此似乎都與唐軍無關,欽陵的軍隊還在不斷向南,十萬大軍拉開長長的戰線,就那么平著推了過去,所到之處雞犬不留。

倭人到了這個時候也終於不再退卻,因為他們已經無路可退,再退他們將失去最後的後勤保障,到時候不用唐軍來攻,他們自己就能把自己餓死。

百萬倭軍在平城京以北在的敦賀擺開陣式,扎下營地,看樣子似乎頗有決一死戰的味道。

欽陵自然不會在乎秦吉勝和山背大兄所謂的百萬大軍,透過望遠鏡,看著那些衣衫襤褸連褲子都沒有的倭兵,他真的很難把這些人與士兵聯系到一起。

如果不是李承乾的命令,欽陵是真的不想再打下去了,不是因為可憐那些倭人,而是因為他的對手太弱,弱到幾乎就是一群拿著鋤頭的百姓。

但命令就是命令,就算欽陵不想打也必須打,在這個皇權至上的年代,敢於挑戰大唐皇帝的人必須得到教訓,用他們的鮮血來洗刷他們帶給大唐的恥辱。

……

敦賀是倭國南北之間的一座重要關隘,也是平城京北面的最後一道防線,突破了這里接下來倭國將會處於無險可守的劣勢。

所以不管是秦吉勝還是山背大兄,他們寧死都不會放棄敦賀,哪怕是戰至最後一兵一座,這一仗也必須打下去。

不過,這座關隘因為此前在倭國內戰的時候數次受到戰火的洗禮,此時早就已經不具備成為關隘的條件,所以倭人只能用自己的生命來阻止大唐南下的腳步。

……

十萬大唐靺鞨鐵騎,裝備精良,兵強馬壯;百萬倭軍衣衫襤褸,武器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