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七百九十三章 理順關系明家國(2 / 2)

劉裕打斷了她的話頭,繼續說道:「實際上多年以來,世家門閥利用自己身居高位,執掌政權的便利,帶頭就把這些法律行同虛設,把本屬於國家的土地,人口變成自己家的,甚至還覺得這樣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有了土地,有了佃農,那本該正常向國家交的稅,倒反而象是他們施舍給國家的。」

「普通的小民,自耕農們為了給國家交稅,終年勞作無休,子弟還要從軍報國,戰死沙場。而擁有最多土地,資源的世家子弟,只要在軍中混個文書,隨個軍,就能拿到比別人流血犧牲更多的回報。妙音,你覺得這樣是公平的嗎?是我們這些手握政權的人應該允許的事嗎?」

劉裕的這些話,說得義正辭嚴,震聾發聵,即使是能言善辯如王妙音,也是無言以對,只能一聲嘆息,幽幽地說道:「裕哥哥,你占了大義,但是這些,涉及人性中最黑暗的私利部分,即使是道理站在你這邊,他們也不願意去做的,你有道義的高點,但是治國理政,收稅抽丁的本事,只有他們才有,如果鬧僵了,那最後損失的還是國家,還是百姓哪。」

劉裕咬了咬牙:「所以,我得作出讓步,繼續讓他們能享受到超過平常百姓的好處,利益。哪怕是他們的子弟從軍混功勞,保爵位,繼續占有大量的土地,吸引很多無地的農戶,我也只能默認。但這些只是權宜之計,因為沒有平民子弟能全面治國,所以我暫時只能讓步,可這不代表以後永遠會如此。至少這回,在齊魯之地,我就不能再按吳地的那套來。必須要有新氣象,新改變。」

王妙音咬了咬牙:「因為現在有慕容部的人打仗了,有這些青州的漢人豪強能治理了,所以你准備用這些人來取代一直為你效力的南方世家了嗎?」

劉裕搖了搖頭:「妙音,大家都是為國出力,為國出力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家族和小家謀取利益,不是為我劉裕做事。這點,你要弄清楚。國家是所有人的,不是某個人的,不是我劉裕的,也不是你謝家的。有福一起享,有難一起當,按國法辦事,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做的貢獻大,那得利就多,但不代表這些利益能世代占據。也不代表這些利益只歸於世家大族,與百姓無關。」

王妙音冷冷地說道:「可是現在,我只看到了戰敗滅國的慕容部,南燕的漢人豪強有了利益,有了好處,而支持起大戰長達一年的吳地世家,似乎沒有得到什么好處和利益,除了你說的從軍混到的軍功,爵位外,也不過是接手了慕容氏胡人的那些牧場而已,還只是國家借給他們打理個十年,十五年的,並非能一直擁有。想要招攬的胡人騎兵,也給你否決了。那請問你要我如何跟支持我們的世家門閥解釋呢?這次不讓他們滿意,下次他們還會這么積極嗎?」

劉裕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我真正想要的,就是下次再北伐,用國家倉庫的力量,用國家正常征發的丁壯,而不是象這回一樣有求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