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八百七十九章 聯合上學修文武(2 / 2)

劉穆之輕輕地嘆了口氣:「不瞞你說,此事若成,那大概是開天辟地的變化,其意義甚至可以勝過當年秦國的商鞅變法,這可一點也不誇張。而且從道理上說,教育普及全民,讓人人都有上升的機會,那出人才的機率,可遠遠高過現在的只能在極少數世家和士人中出人才,當年秦國之所以迅速的強大,就在於通過變法,讓大量普通百姓的子弟有機會從軍建功,比以前那種只有貴族子弟才有機會立功升遷,其能動員的力量,不可同日而語。」

王妙音咬了咬牙:「可是,商鞅變法,得罪了所有的守舊貴族,如果不是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根本不可能完成,而且秦孝公死後,舊貴族的反撲也把商鞅給弄死了,我們這么搞,會走上商鞅變法的舊路嗎?」

劉穆之平靜地說道:「秦國當年變法圖強,打破千百年來的舊規矩,讓當兵從軍建功得爵不再是貴族的專有權益,因為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所以得以實現,但你也要明白一件事,商鞅變法,不涉及秦國的國君家族,只打擊遠親宗室和舊貴族,沒讓秦孝公也讓出利益,相反,打擊這些宗室,大大地強化了君權。」

「要知道,之前秦國宗室內亂幾十年,宗室貴族擅行廢立,連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也是被廢立過,在外流亡多年才回國掌權,所以,在秦君的眼里,這些舊貴族勢力是比外國更可怕的敵人,有這個認識,才會支持商鞅,以變法圖強的名義,來鏟除這些舊貴族,剝奪他們的既得利益。」

「然後,商鞅把這些利益不是收歸秦君本人,而是分給那些百姓子弟,制訂了軍功爵的體系,有上至國君,下達大多數國民的支持,舊貴族勢力的反撲,才沒有成功,即使商鞅死了,但幾十年時間建立的這個深入人心的變法,也繼承了下來。」

王妙音點了點頭:「是的,歷代的變法,改制,都是需要多數人支持,才能成功,王莽的新政失敗,就是個反例。你是想說,商鞅沒有得罪秦君,所以才能成功,因此裕哥哥的這個普及教育的做法,也得先取得君王的支持才可以?」

劉穆之正色道:「是的,所以除非他坐上皇位,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才能隨心所欲,現在他是沒這個能力的,光一個世家不合作,就足以斷了他的根。所以我們只能妥協,我雖然是士人身份,但自幼家道中落,吃盡了苦頭,可以說,我劉穆之並不自認為是世家子弟,也不覺得世家子弟就應該憑著祖上的榮光,千秋萬代地享受富貴,永遠地騎在百姓們的頭上吸取民脂民膏。」

王妙音幽幽地嘆了口氣:「我其實內心里也是你這樣的想法,但這個話,你可以說,我不可以,我從小出生在頂級世家,錦衣玉食,過著人上人的生活,如果我也這樣說,這樣做,那我們王家謝家的子侄們會罵我自己占了便宜還賣乖,自己享盡富貴,卻要剝奪他們同樣的權利。」

劉穆之搖了搖頭:「你在享受這些富貴的時候也吃盡了苦頭,從小的諜者訓練,為了讓自己強大而飽覽史書,成年後為了家族利益而犧牲愛情,你當年的富貴,早就回報了,至於那些不象你這樣苦練本領,為國為家效力的子侄,沒資格在這方面指責你,他們現在的這些享受,是你們這些長輩們奮斗犧牲換來的,就算不給他們,也是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