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四百五十五章 江陵百姓亦忠義(1 / 2)

劉裕微微一笑:「如果荊州士民跟我們不是一條心的話,道規絕不可能撐到現在。希樂,難道你忘了嗎?這之前妖賊,桓謙,苟林的幾支軍隊幾乎同時殺到,王鎮之新敗,江陵城中兵力不足,形勢危在旦夕,你要說荊州士民跟我們不是一條心,想借助外力反叛,最合適的時機,就是那個時候吧。」

劉毅點了點頭:「是的,當年我西征桓楚,知道他們這點,我們西征軍到時,他們就開城投降,甚至殺了桓玄五歲的yòu子桓升以表忠心。轉過頭來桓振殺到,我們大軍不在,他們又再次殺了留守的官員,向桓振效忠。總的來說,這些荊州士庶是些牆頭草,看到誰要勝利,就會倒向誰,絕不可能與國共存亡。」

說到這里,劉毅頓了頓:「上次道規守江陵時,雖然幾路外敵殺到,但是城中畢竟還有他的萬余兵馬,江陵城池也算堅固,最重要的一點是,上次妖賊來的只是偏師,苟林這個蠻夷只知道擄掠,而無攻打江陵之心。真正想打江陵的,只有桓謙一路人馬而已。」

「可是桓謙當時是三路敵軍中實力最弱的一路,他來荊州時沒幾個手下,全是靠新招的人馬,因為兵力不足,所以留在當陽那里招兵買馬,還讓道規抓住機會,混進了不少自己的部下,不僅掌握了情報,還可以里應外合。」

「表面上看,當時江陵的士庶軍民,荊州土著是站在了道規這一邊,但那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忠義,有多愛國,而是因為他們看不准誰會最後取勝,不敢妄動,要是幾路敵軍齊集城下,就象這回妖賊攻到建康那樣,恐怕這些人早就反了,至少,相當一部分人也會站在妖賊那邊!」

劉毅說得擲地有聲,不少人都跟著暗暗點頭,本來大家臉上輕松愉快的表情,這會兒也開始變得有些凝重了。

劉裕微微一笑:「希樂,你說得有些道理,但忠義仁孝這些做人的准則,是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越是讀書多,越是會明白這點,真正內心邪惡,想著從賊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人,只是想在這個亂世中,保全自己,平平安安罷了。」

「你說的這些江陵城中的士族,幾次反復,誰qiáng就依附誰,這是人之常情,因為荊州那里向來是征戰爭奪得厲害,如果寧死不降,那這些士族早就會給滅族了,說到底,原來占著江陵城的那些勢力或者軍隊,無論是桓楚的還是當時我們的,都沒有辦法守住江陵,保護城中的這些百姓,包括希樂你當時的軍隊,留在江陵只有幾百人,這種情況下,人家想著留條後路,不也正常嗎?」

劉毅的臉sè微微一變,轉而沉聲道:「我那是要分兵經略其他荊州各地,江陵實在是無兵可守,但就算守不住江陵城,起碼可以不抵抗就是,用得著殺掉留守的官員,向桓振示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