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先模仿後趕超(2 / 2)

在創業這條路上,很多人都擁有大成的機會和條件,但之所以沒有大成,缺的只是那份不滿足於現狀、追求更好的野心。

許逸陽後來反思一下自己上輩子創業階段,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野心不足。

當創業有了幾千萬不動產、上千萬現金、身價過億的時候,他其實明顯有些滿足、有些懈怠了,已經開始想著享受收獲,想把爸媽都接到燕京,一起享受中產階級的生活。

那個時候的許逸陽已經失去了野心,後來媽媽的忽然離世給了他巨大的打擊,讓他一下子更失去斗志。

再後來陡然驚醒、想奮起直追的時候,一頭栽倒在地就回到了1999年。

所以這輩子,許逸陽決定把自己的野心放到無限大。

說到底,就是永遠不滿足於現狀、永遠爭取更勝一籌。

他想看一看重活這輩子,自己到底能做到什么樣的水平。

這樣,也不枉費老天爺的一片苦心。

想到這里,許逸陽對張愛學和李楠說:「一旦一種模式被證明是成功的,那就不要猶豫,快速批量復制就對了。如果你今天開了一家炸雞店發現可以賺錢,那你明天就要著手開始開分店,而且最好的方式就是迅速裂變,一家成十家、十家成一百家,這樣你才有可能做成下一個肯德基或者麥當勞,否則你就永遠都只有一家炸雞店。」

李楠輕輕點頭,若有所思。

張愛學卻感覺醍醐灌頂。

雖說自己教了許逸陽三年,但出了學校之後,許逸陽教會了自己太多東西。

許逸陽的這番話,也讓他明白,許逸陽看事情、想事情、做事情的格局確實都比自己大得多。

就打培訓班來說,在大多數人收幾十個學生、每個月有幾千塊外快收入,就已經非常滿足的時候,許逸陽起步就是數百人。

在別人覺得數百人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不可開交的時候,許逸陽直接擴張到了數千人,而且開始引入其他教師幫助分擔。

當佳陽教育在營州擁有數千學生的時候,其他人已經羨慕的抓心撓肝,他卻用大半年的時間,在全省十七個城市都開了分部,而且每一個分部的商鋪竟然都是自己購買的。

現在,當許逸陽靠全省十七個分部就能月入數百萬的時候,他竟然又要在中海開一百家分部,照這么發展下去,全國怕是要開上千家。

聽起來好像上千家的資產太重、成本太高,但是就像許逸陽說的,如果拆開了每個都能賺錢,那放在一起就算有十萬家店又有什么好擔心的?無非是更賺錢而已。

想到這里,他急忙問:「那我們也可以在齊魯這幾個人口多的城市增開新的分部吧?泉城、清島、沂市這些。」

「對。」許逸陽點了點頭,說:「第一步是現在一個城市插一面旗幟,第二步就是在每個城市都插足夠多的旗幟,市區人口在一百萬以上的城市,對教育培訓行業的承載力是很強的,如果你現在的管理團隊有獨立做事的能力,那就讓他們接下來開始在省內的中大型城市擴張。」

說著,許逸陽又道:「不過我們接下來的資金配置上要略作調整,以後齊魯佳陽教育十七家分部70%的凈利潤用來給擴張業務供血,剩下30%的凈利潤用來做省內擴張。」

張愛學連連點頭,道:「我這次回去之後就做好這方面安排。」

許逸陽說:「張老師,以後你的重點肯定要放在中海,所以這段時間要培養一個,能夠負責齊魯省內所有分部正常運營的人才出來。」

說著,許逸陽又道:「手底下如果有靠譜的人,就提前往這方面培養;如果沒有就趕緊招。」

張愛學說:「好的,這次選完地址之後,讓李楠在這邊盯著裝修進度,我回去處理一下那邊的業務,選一個合適的人接手,等中海裝修快結束、開始啟動招生的時候,我就過來。」

「好。」許逸陽說:「就按這么來吧,另外如果我們在中海啟動雅思托福培訓這塊業務,就要搭建新的師資團隊,張老師你還得騰出精力來演技一下這塊業務。」

張愛學說:「我之前研究了一下新東方,他們出國培訓這塊做的是真的厲害,而且在北方很有權威性,基本上已經在出國培訓市場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想考雅思托福,就找新東方。」

許逸陽說:「人家畢竟做的早,而且一上來就是靠這塊業務起家的。」

說著,許逸陽又道:「這方面張老師你就繼續研究新東方,了解一下他們的師資配置、教學安排已經執行情況,我們跟著前輩的腳印,先模仿,再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