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各懷鬼胎(2 / 2)

而國內引入彩鈴的時間更晚,是2003年,比現在晚了很多。

如果自己現在能把彩鈴業務搞出來,光這一項業務,就足夠賺翻了。

如果移動qq業務一個月十塊錢,全國最終能做到幾百萬用戶,那彩鈴業務一個月五塊錢,全國能做幾千萬用戶甚至更多。

不過,未來電信改名為移動之後,移動的彩鈴完全是他們自己運作的,沒有交給第三方來插手,所以想提前把這塊蛋糕劃拉到自己碗里,還得想點其他的辦法來曲線救國。

許逸陽現在腦子里就有一個曲線救國的好辦法。

他想在移動還沒有開展彩鈴業務之前,先去找唱片公司,低價把他們所有音樂的手機版權買斷過來。

這一點,根本不用懷疑唱片公司願不願意賣,他們不是從未來重生回來的人,現在的他們,根本看不到音樂在手機上能有什么賺錢的路子。

整個行業都沒有從手機賺錢的先河,他們甚至根本不會想到,版權里面還能單獨拆分一個手機版權,更不知道手機版權可以通過彩鈴賺大錢。

如果現在有人願意為這個版權付一定費用,哪怕這個費用並不算高,但在他們看來,這錢也跟白撿的一樣,他們肯定會毫不猶豫的賣掉。

甚至,不誇張的說,一個有十萬首甚至幾十萬首版權的唱片公司,只要百萬級的版權費,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把這十萬,甚至幾十萬首歌的「手機版權」都獨家授權給自己。

而且他們肯定會一邊急迫的跟自己簽合同,一邊在心里罵自己是送錢的傻鳥。

等自己把唱片公司的手機獨家版權拿到手,自己就可以去建議佟方權搞彩鈴業務。

那個時候,無論是電信改名後的移動,還是聯通,只要想做彩鈴業務,就必須得跟自己合作,因為只有自己才有這些流行音樂合法的獨家版權。

雖說現在盜版音樂多如牛毛,但運營商是央企,對版權的尊重還是非常到位的,所以,到那時候,自己就拿著版權去跟運營商合作彩鈴業務。

到時候,原本該唱片公司賺的那筆錢,就被自己給消化了。

許逸陽想的是,先在香港,把港台兩地所有唱片公司、手里所有音樂的手機版權都吃下來,回內地之後再把內地唱片公司的版權也都買下。

這樣一來,基本上所有的國語音樂都能囊括在內了。

到那個時候,移動、聯通的彩鈴業務,只能跟自己合作。

李澤凱壓根想不到這方面,他見許逸陽想認識唱片公司的老板,立刻開口說道:「既然許先生對唱片感興趣,晚上我把香港幾大唱片公司的負責人都叫過來,晚上一起吃飯。」

許逸陽笑道:「那真是太感謝你了李公子!」

……

和方俊輝一起離開李公子的辦公室,方俊輝對許逸陽已經到了頂禮膜拜的程度。

半年前600萬人民幣投資騰訊,現在2.76億美元直接套現,獲利將近400倍。

面對他的恭維,許逸陽卻只是笑笑,套現?你太小看你許哥了,咱是那種殺雞取卵的人嗎?

不過,他愈發覺得,方俊輝這個年輕人做事非常靠譜。

做事專業、態度認真、業務能力強、職業素質高,而且還有兩岸三地的關系,這樣的人,不挖過來自己用,真是虧了。

於是,他問方俊輝:「方律師,要不要考慮離開你的律師事務所,過來跟我干?」

方俊輝驚訝的問:「許總,您想讓我做什么?」

「做我的律師。」許逸陽說:「來中海吧,做我的私人律師,年薪80萬,底薪。」

方俊輝頓時心動。

他現在的出場費雖然不低,但大頭是給事務所的,自己每年到手的收入大概在三四十萬,許逸陽直接給自己翻了一倍還多,而且是底薪,這真是很劃得來了。

而且,他一點都不懷疑許逸陽的實力。

這可是一個剛剛從李家二公子手里,套走2.76億美元的富豪啊,他現在身價已經超過20億人民幣了!

面對這樣一個極其有錢的老板,方俊輝實在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於是他幾乎不假思索的說:「許總,那以後就請您多關照了。」

許逸陽微微一笑,說:「如果你有用著比較趁手的人,也可以挖過來,我給他們薪資翻倍。」

「好的。」方俊輝說:「確實有幾個我帶出來的人還是很好用的,我回去問問他們有沒有興趣。」

「嗯。」許逸陽點點頭,說:「你今天先別著急回去,晚上我想跟幾個唱片公司的老板再談一個合作,你幫我跟他們梳理一下合同,等辦完這件事,你回去申請辭職,然後就可以先休假,等我吩咐。」

方俊輝激動的說:「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