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致勝的關鍵(2 / 2)

既然趕在了這個年代,那創業自然要優先以互聯網為主、以培訓教育和服裝產業為輔。

至於彩鈴之類的增值業務,完全當成一頭現金奶牛圈養在那里,未來幾年,會給自己帶來大量的現金流。

其實,許逸陽選擇的這些產業,基本上都是現金流業務。

培訓教育、服裝產業一旦做到更大,現金流也非常充沛,這兩個板塊都是利潤率高、收入穩定的業務,只要規模鋪的大,到時候也一定會成為現金奶牛。

要不是自己野心太大、想把佳陽教育做成新東方,它現在的盈利能力,就已經可以給自己提供不少現金流支撐了。

至於superx,一旦在全國有了上百家店,一家店一天賣幾百條褲子、十幾萬營業額,一年做營業額做十幾億甚至幾十億,簡直輕輕松松。

一旦這些業務都養起來,到時候,自己手里的現金將取之不盡。

而未來一兩年,是全球互聯網行業的低谷期、寒冰期,網易、新浪的股價,甚至在納斯達克會跌到1美元。

自己手里如果有大量現金,可以瘋狂抄底互聯網產業,然後等個幾年,賺上更大一筆。

接下來,一切能否順利發展,就依仗著英偉達的股票了。

……

下午,港大文學院有一場主題為「香港」的交流會。

胡秉文早就讓許逸陽提前准備,但許逸陽光顧著忙自己的事了,啥也沒准備。

兩點鍾,大家紛紛前往小禮堂集合。

這一次的交流,有點像是座談,因為沒有演講台,只是在禮堂的舞台上,擺了七把椅子。

禮堂舞台的背面,掛著一塊背景板,上面寫著「香港大學文學院與中海外國語學院學生交流會。」,除此之外,還掛了兩個學校的校徽。

交流會的流程,是文學院出三個學生代表,中海外出三個學生代表,再加上一個現場主持人,大家在台上,就與香港有關的幾個問題進行討論,各抒己見。

交流會本身是沒有勝負設定的,大家聊就可以,不過雖然沒有明面上的勝負,但大家心里都知道,這種事情其實火葯味很濃郁。

誰說得好、說得有道理、說得讓觀眾信服,誰就是強的一方,同時能對另一方進行碾壓。

胡秉文甚至不知道有媒體到場這件事,眼看來了好幾家媒體,甚至架上了攝影機,他開始有了一種被耍了的感覺。

首先,之前沒說這場交流會有媒體記者到場的事情;

其次,交流會的交流話題說的特別籠統,這樣一來,自己這邊的同學很難針對性的做准備,但是現場負責出題的主持人,是港大文學院的一位漂亮女學生,這也就意味著,主持人跟另外一方港大的交流代表是一個陣營的,或許港大這邊的交流代表早就知道主持人會提什么樣的話題,而且做好了精心的准備;

這樣一來,一旦交流會開始、一旦火葯味被帶起來,場面上中海外的學生代表很容易被對方步步緊逼,甚至打的措手不及。

這就像是辯論會,對方知道具體要辯論什么話題,而自己這邊只知道一個最籠統的范疇,這實在是太被動了。

媒體在場,這件事情也顯得有些居心叵測。

如果中海外現場出丑,媒體記者現場把整個過程都拍攝記錄下來,那么一旦視頻報道出來,中海外立刻就會在港大文學院面前,顯得不堪一擊,這對學校形象,會有非常大的影響。

如果剛走出來交流的第一步,就丟個大臉面,那以後中海外在內地之外的形象,也會受很大的損傷。

而港大文學院,無疑會更有面子,看看,內地最好的語言大學、最好的英語專業學生,在我們港大文學院學生的面前不堪一擊。

這樣一來,就是踩低別人、抬高自己。

千萬不能小看了高校對名氣、對勝負的渴望與追求,哪怕是頂尖學府之間,也常會為了名氣、為了勝負而鬧的不可開交。

不信的話,看看燕京海甸區兩所頂尖高校,一所燕大、一所清華,兩所學校一天到晚明爭暗斗,連學生都經常相互冷嘲熱諷。

遠在美國的哈佛和耶魯兩所頂尖學院,學生也一天到晚互相看不順眼。

哈佛的學生最忙,不但要硬剛耶魯,還要抽空跟他們的鄰居麻省理工學院互相對著剛,可以說是兩線作戰,毫不示弱。

胡秉文急忙將許逸陽拉到一邊,把自己的分析和擔憂告訴了許逸陽,囑咐道:「待會上台,咱們這邊可就全靠你了!萬一他們倆陷入被動,你一定要全力以赴、以你個人的口語、口才以及實力,去挑起這個大梁!」

許逸陽問他:「誰跟我一起上台啊?」

胡秉文說:「徐亞楠和張一波。」

徐亞楠是學生會長,張一波好像是另一個大四的師兄。

許逸陽驚訝的問:「都是大四的?」

「是啊!」胡秉文說:「不上大四的,實力未必能干的過對面,他們上的三個,全是大四的!」

說完,胡秉文又道:「人家這個大四跟咱們可不一樣,這四個大四的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是雙語教學,大學是全英語教學,又學了四年英語,各方面的實力一定比我們這邊的大四學生要強,所以唯一致勝的關鍵,就在你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