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好機會!(2 / 2)

身邊的男子尷尬的笑了笑,說:「蔡局長,我說句實話,跟外賓對話、實時翻譯,不但對英語水平要求很高,對口語和聽力的要求更高,不然的話,要么是聽不懂外賓說的啥,要么是說的啥外賓聽不懂,咱們的英語老師,都是按教案教課教了幾年、十幾年的,見沒見過老外都是個問題,跟老外對話、搞實時翻譯,可能還真是不太靈光啊!」

說完,對方悄悄朝著不遠處的兩位記者一努嘴,低聲道:「再加上有記者跟著采訪、攝像機拍攝,哪個老師恐怕都不敢接這個任務啊!這搞不好是要出洋相的……」

那個被稱作蔡局長的中年人怒道:「沒人敢接,就讓他們校長直接給我指派一個過來!哪怕把刀架脖子上、綁也要綁一個過來!你再給他打個電話,十分鍾之內我要是再看不見人,他這個校長也別干了!」

一想到學校可能會派個英語老師過來,許逸陽下意識就想走。

不然,萬一待會被學校的老師認出來,那可就尷尬了。

這邊剛要溜,他腦子里又忽然閃過一個念頭:

眼前這陣仗,可是有電視台采訪的!

這年頭的人民群眾,其實沒什么休閑娛樂,每天最普及的娛樂活動,就是看看電視。

而且,現在的閉路電視收不到多少台,所以本地電視台的收視率非常高。

自己和顧思佳結婚這么多年,一直被她「雙語教育」,又干了這么多年英語培訓行業,天天跟外教打交道,英語水平要說當個臨時翻譯,是完全足夠的。

如果自己自告奮勇,過去給這倆老外當翻譯,一旦這件事上了電視,自己起碼能在營州本地出個小名吧?

剛好,自己眼下正愁著不知道如何賺錢。

想重操舊業、搞搞培訓這種無本的買賣,但因為自己年紀太小、又沒什么資質,很難被家長認可。

眼下,不正是個提高家長認可度的好機會嗎?

作為一個成年人,他絕不會坐視任何機會與自己擦肩而過。

無論成敗,都一定要放開手腳去試一試!

……

從德國不遠萬里來到營州的托馬斯·勞特,此時此刻的心情有些無奈。

他的祖父當年是在營州長大的,對這里有很深的感情。

去世前,祖父托付托他,讓他把自己的一部分骨灰帶回營州、撒進黃河,還讓他從自己的遺產里,拿出二十萬德國馬克,捐給營州辦教育。

可沒想到的是,自己帶著老婆來到營州、一路找到營州教育部門,可機關辦公室里,連一個能流暢用英語對話的人都找不出來。

至於找個會說德語的,他就更不敢奢望了,相比英語來說,德語目前在華夏只能算是個冷門小語種。

也不能怪營州教育部門的水平不行,主要是他們當年上學的那個年代,普遍英語水平就很低。

即便是大學生的英語水平,也未必能做到跟老外流暢對話。

更何況都參加工作那么久了,幾年甚至十幾年沒見過什么老外、更沒說過一句英語,當年學的那點東西,幾乎都還給老師了。

而且,教育局的領導,也未必都是教育口出身的,所以硬要他們具備優秀的英語水平,也不太現實。

托馬斯·勞特帶著老婆到教育局,連說帶比劃,終於勉強說通了一個黃河。

於是教育局的領導就趕緊先安排車,別管這倆老外到底要干啥,先把他倆拉到黃河邊上准沒錯。

原本的規劃是,這邊先把倆老外帶到黃河,同時趕緊讓營州一中派個英語老師過來匯合。

這樣一來,教育局把人帶到黃河邊,營州一中的老師也剛好趕過來當翻譯,兩邊正好能無縫銜接上。

可沒想到,營州一中那邊,竟然關鍵時刻掉了鏈子。

這么點路,蹬自行車十幾分鍾就能過來,可營州一中墨跡到現在了,竟然還沒選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