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皆大歡喜(2 / 2)

說完,托馬斯·勞特又虔誠的說:「蔡局長,我還有一個小小的請求。」

蔡局長道:「請說!」

托馬斯·勞特說:「我希望你能幫我找到,我祖父小時候生活過的那個村庄,我祖父告訴我,那個地方叫王家渡。」

王家渡三個字,托馬斯·勞特用的是標准的營州發音。

據他說,當年他祖父在營州農家長大,但因為當時條件艱苦,所以並沒有念過書。

一直到他十二歲被接回德國的時候,雖然說著一口標准的營州方言,但卻幾乎是一個字都不會寫。

所以,王家渡的地名,也是老爺子用營州方言說給托馬斯·勞特聽的。

大家也都聽懂了,他說的這三個字,就是王家渡。

不過問題是,營州好像根本就沒有叫王家渡的地方。

蔡局長思忖片刻,對許逸陽說:「小許,你問問勞特先生,是不是記錯地名了?」

許逸陽想了想,說:「蔡局長,王家渡三個字兒他說的特別溜,應該不會記錯。」

說著,他又低聲道:「蔡局長,他爺爺在營州生活的時間是1914年到1926年,王家渡這個地方很可能是當時的名字,這么多年過去了,會不會是已經改名了?」

蔡局長輕輕點了點頭,贊同地說:「你分析的有道理,很可能就是改名了。」

說完,對身邊的胡秘書吩咐道:「小胡,你給咱們離退休的老干部打電話問問,以前咱們這有沒有一個叫王家渡的地方。」

「好的蔡局長!」胡秘書急忙起身,邁步離開會議室。

過了幾分鍾,他便一臉激動的跑回來說:「蔡局長,咱們退休的趙科長說,以前確實有個村子叫王家渡,就在黃河邊上,是個過黃河的渡口,不過六十年代的時候,王家渡村跟隔壁幾個小村子合並成立了幸福公社,後來人民公社解體,就直接叫幸福村了,幸福村在咱們城郊下關鎮。」

托馬斯·勞特聽了許逸陽的翻譯之後,興奮不已的說:「真是太好了,我來之前還一直擔心找不到這個地方!」

這時候,蔡局長興奮的一拍大腿:「哎呀,真是巧了,下關鎮的鎮小學教學樓一直年久失修,想翻新重建一下,但苦於經費不足沒能落實,不如就從這筆捐款里撥出一部分來,把教學樓翻新一下,然後以老人的名字命名!」

一百萬看起來不多,但畢竟購買力強,翻新一棟規模不那么大的教學樓,完全足夠了。

托馬斯·勞特聽說之後也很激動,脫口道:「如果真能以我祖父的名字命名,那就再好不過了!」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皆大歡喜。

托馬斯·勞特也如釋重負。

談完了正事,托馬斯·勞特對許逸陽說:「許,明天還得麻煩你陪我們逛一逛營州,我們還想去王家渡看一看。」

許逸陽當即答應下來,托馬斯給了自己差不多三千塊,再多為人家服務一天也是應該的。

可是他沒想到,托馬斯卻又當場掏出六百德國馬克,說是明天的翻譯費用。

這次許逸陽可不敢收,也不好意思收了。

之前就已經收了人家六百德國馬克,蔡局長這些人都看著呢。

如果自己再收人家這么多錢,也怕其他人覺得自己太貪婪。

於是,許逸陽當場婉拒,義正言辭的堅持了好久,才讓托馬斯打消了給錢的念頭。

蔡局長聽說托馬斯·勞特要逛逛營州,還想再去王家渡看看,便笑著說道:「小許,你跟勞特先生說,明天我把教育局的桑塔納安排給你們代步,下關鎮離市里還是有點距離的,交通也不是那么方便。」

許逸陽點了點頭,把蔡局長的話翻譯給了托馬斯·勞特。

後者聽了許逸陽的翻譯,當即感謝了蔡局長一番。

蔡局長還熱情的邀請托馬斯夫婦一起共進晚餐,不過托馬斯·勞特婉拒了,說是想跟老婆在營州到處走一走。

許逸陽作為他的翻譯,出於敬業精神想要陪同,托馬斯也婉拒了他,笑著說:「許,你今天已經很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咱們明天早上見吧!」

許逸陽見此,便也沒有再堅持,而是與他約好了明天早上八點鍾在招待所見面,隨後便騎車去了三中,准備接許逸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