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三英圍斗一蠻(1 / 2)

三棲特種兵 人一介 1542 字 2021-01-03

.

涅維爾斯科伊現在正在伯力,到了這里,他決定不再繼續逃跑。

他已經完全失去了掙扎的念頭,是死是活就這地兒了。

為了擺脫美國海軍的追擊,他犧牲了最好的朋友烏里揚諾夫斯基!

但是,於事無補。

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給自己提出詰問所有的這些絞盡腦汁的奔逃,真的有意義嗎?

如果只是面對滿清,他認為還事有可為,雖然不能速戰速決,還是有取勝的希望的!

可是現在呢,至少有兩大新來勢力插了進來,而原來的滿清勢力還在!

這兩大勢力,明顯是針對我大俄帝國的,雖然不知道他們為什么跟我們過不去!

根據目前的接觸看,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勢力,都是我大俄帝國的勁敵。

對他們,即使全力以赴,也沒有什么得勝的可能!

何況,現在種種跡象表明,這三方是協調一致,是在共同對付我大俄帝國。

按他涅維爾斯科伊的想法,目前的最好對策,就是和敵人坐下來談判,割地賠款,都可以商量,為的是保存自己的軍事力量,等待條件成熟的時候,東山再起。

如果盡早認輸,把姿態放低,或許還有一條生路。

否則,死無葬身之地矣!

他在此前不久,又接到總督尼古拉穆拉維約夫的消息,說海蘭泡已經失守,總督麾下的艦隊全軍覆沒,他們那一路的配合和援助就不要指望了,讓他自謀生路就好。

因此,維爾斯科伊絕望之下,就停在伯力不走了。

本來他是打算逆流而上,去接應總督尼古拉穆拉維約夫的。

他原來就隊伯力有些了解,現在又對伯力做了一些考察,發覺這里的防守工事什么的建築都很是堅固,駐軍和老百姓也都很整齊。他的信心就恢復了一些。

於是,他就花了一些時間,進一步考察和了解伯力和周圍的狀況。

與此同時,彼得也在看和這個伯力有關的情報。

無獨有偶。麥軻也在研究伯力相關的情況。

因為這里已經是俄軍力量的最後一個據,拿下以後,整個黑龍江流域,就不再有大的俄軍勢力存在。

伯力是清前期東北邊疆重鎮之一。

伯力位於潶龍江和烏蘇里江匯合處的東岸。

早在遼代就在這里設五國部節度使,轄潶龍江下游各部。博和哩為五國頭部。

明朝在此設巴忽魯衛,隸屬於奴兒干都司。

清朝崇德八年在此設博和哩噶珊。

由於各族在這里頻繁更替做王,所以名字也變得五花八門。

所里伯力亦作勃利﹑剖阿里﹑頗里﹑婆離﹑博和哩﹑波力﹑伯利等。

這個名字無論怎樣變化,都是系女真語同一詞的不同漢語音譯﹐原意為「豌豆」。

唐為黑水都督府駐地﹐開元十年在此設置勃利州。

遼代為五國部之一的剖阿里所在地。

金代為胡里改路轄地。

元代屬水達達路管轄。

明代屬奴兒干都司管轄﹐在其附近的希禪屯置有喜申衛。

清代先後由三姓副都統﹑寧古塔將軍﹑冀林將軍管轄。

不久之前,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率軍到達﹐以此地作為俄國西伯利亞第十三邊防營的屯營地。

他在這里建立軍事哨所﹐並以十七世紀中葉沙俄侵略潶龍江流域的頭目哈巴羅夫的名字,將伯力命名為哈巴羅夫卡。

伯力地區最早為中國達斡爾部落世居地,此地水產豐富,以盛產大馬哈魚、鰉魚等特產而聞名。

隨著清中後期關內移民的到來,此地由杉東人建成了小漁港,當地人俗稱「伯力屯子」。官方稱「伯力」。

伯力屯扼守兩江江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向南可由陸路至日本海,向東可由水路抵鄂霍茨克海。

控制了此地就控制了遠東,由此,沙皇俄國對伯力及周邊地區覬覦良久,一旦遇到實機,就會予以奪取。

為此,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對這里傾注了絕大的力量,經營成一個軍事、民用都很發達的戰堡式城鎮。

軍事上。以西伯利亞第十三邊防營為核心,擴充了一百倍的兵力,現在有正式軍人三萬人!

同時,大量遷移俄國移民到這里。不管是莫斯科,還是從老一代移民那里,都采取非常有吸引力的鼓勵政策,尤其是土地。

總督穆拉維約夫把那些無主的土地,都分給了這些移民;更把原來屬於中國老百姓的土地,用各種方式霸占過來。再分給這些俄國人。

至於那些哥薩克人,總督穆拉維約夫的政策是允許他們定期過河,到潶龍江南岸去掠奪。

在靠近豐腴之地,有固定的老巢,這些擁有游牧習性,居無定所的哥薩克,如魚得水了。

現在,他們成了有營業執照的職業強盜,這種吸引力,比給他們一千畝土地都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