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全民期待的一部戲(1 / 2)

完美人生 刀一耕 2362 字 2021-01-13

1998年6月29日,周四。頂點小說,x.

一個普通的日子。

上班族們依然奔波在公j車和開通了沒j年的地鐵上,該搶座搶座,該斗智斗智,該撕b撕b。學生們已經在預備進入期末考試,正在緊張地復習中,高中和國中三年級的學生略為特殊,因為他們馬上要面臨高考和中考,所以,這j天的臨考之前,反而會被老師和家長要求稍微休息一下一樣的是,再過j天,他們都將迎來為期兩個月的漫長假期。

甚至對於很多高三的學生來說,參加完了高考,就意味著人生的學校階段將徹底結束,自己就要去找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了。

但是對於媒t,尤其是娛樂媒t,以及中國的影視界而言,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紅紅火火地吵了三年的大戲三國演義,終於要開播了。

這部戲從最初提出構想、經過審批、編寫劇本、新建影城,一直到導演組成立,再到全國范圍內的選拔演員,整個劇組正式成立,一路到拍攝期,始終都在國內媒t的高度關注和密集報道的鎖定之下,每有新動作,必成娛樂焦點。

媒t的關注,也就意味著民眾的關注。

三國演義這部名著在國內、乃至於在整個漢語文化圈、整個東亞文化圈的影響力,都絕對是無與l比的級別。單純只討論小說和故事這個范疇的話,它絕對可以超過水滸一百單八將造反、西門慶的潘驢鄧小閑的故事,甚至連孫悟空大鬧天宮,都比不上它。

考諸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史,翻遍所有的文字著作,能穩穩壓過這部小說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約只有兩本書論語,和道德經。

或許,對於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連道德經都比不上它的影響力。

曹c,劉備,孫權。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呂布,孫策,周瑜,魯肅,甘寧。典韋,許褚,馬超,h忠,荀彧,賈詡,徐庶,龐統。法正,呂蒙。陸遜,姜維,張遼

這部半正史半演義的小說,或許單純論文學價值,是比不上水滸又或者西游記、金瓶梅等著作的,但其中一個又一個的精彩人物。卻是發軔於史實,流布於口耳,行諸於筆墨,並最終深深地印刻在了整個中華民族的腦海中的,是j乎每一個國人提起來都能說上兩段、並有理有據地與他人探討一二的。

甚至於。就連這部名著之中的很多描寫相對簡陋的人物,都為很多國人耳熟能詳,比如美人配英雄的大喬小喬,比如史稱「膚白如玉」的甘夫人,比如被曹丕迫不及待搶到手的洛神甄宓,再比如割耳於禁,獨目夏侯惇,以及「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等等等等。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他是j乎每一個中國人所能夠接收到的第一次歷史教育。

所以,三國演義這部戲,上至宣傳和廣電部門的相關領導,中到演藝圈,下至普通觀眾,看待它的目光,都顯得有些格外的舉足輕重。

尤其是當時間進入六月份,華夏電視台那邊就對這部電視劇展開了鋪天蓋地的宣傳,他們自家電視台各個頻道原本貴到要死的廣告,開始不要錢一樣拼命地砸,報紙上,雜志上,其他電視台,在華夏電視台強大的t制影響力之下,也開始到處都充斥著對這部電視劇的宣傳,與一定程度上的猜測和討論。

而即便是在民間,這部電視劇也正在逐漸成為老百姓們茶余飯後、工作間歇期間討論的熱點話題

它能真實的還原原著中那些精彩的故事嗎

演員能演繹出那些謀臣猛將的絕世風姿嗎

希望所謂的電視劇,千萬不要毀掉這部偉大的著作吧

諸如此類,等等等等。

演員表早就已經全部爆出來了,如今日益發達的傳媒和媒t,在這部戲開播前兩三周,就已經開始細數這部戲的那些主要角se扮演者們的出身、來歷,以及過去曾經出演過的角se、獲得的評價等等,並配以劇組方面放出的定妝照報紙雜志,紛紛大賣。

單純只看定妝照,可以說,評價總t向好。

曹c、劉備、孫權、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在整t上,這一批演員的選擇,他們的扮相,大致能夠滿足觀眾們的心理預期,至少不會被評價為太差。尤其是這部劇的f裝道具和美術化妝,更被相當的一批歷史學家稱贊為「大t近此」,而劇組提前放出的一些場景和劇照,也顯示這部電視劇擁有著相當濃厚的「歷史感」。

原因其實很簡單,整部戲,從一開始提出拍攝構思,一直到最後剪輯完成,從頭到尾,先後邀請了多達四十多位的國內著名的歷史學家參與其中沒有歷史感才叫怪了

當時,誰都知道,定妝照也好,劇照也罷,都是無法完整代表演員所塑造的形象,也無法代表這部戲的具t成se的,具t演員們的表現如何,這部戲的水准如何,還是要等電視劇真的上演了,才能夠考評一二。

然後,等待著,等待著,議論著,議論著,六月二十九日,終於來了。

這一晚,不敢說萬人空巷,但至少,願意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比平常足足高出了三成有余而且其中超過半數都是直接鎖定了華夏電視台的一套節目。

對於相對關系並不太深、聯系也並沒有絕對緊密的音樂圈來說,華夏電視台年度歷史大戲三國演義的開播,也是近期的大焦點之一。

這個音樂圈,指的是整t的音樂圈,它包括了國內各大藝術團t:歌舞團、樂團、唱p公司,也包括了各大藝術音樂院校。還包括了為數眾多的音樂人、樂評人,等等所謂流行歌壇的概念,比音樂圈這個概念,要小多了,它只是音樂圈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

對於整個音樂圈來說,三國演義也是一件大事。

從這部戲的拍攝構思被提出。業界尤其是各大專業的音樂類院校就已經有不少著名或非著名的音樂人在探討這部戲的配樂思路,等到這部戲真的開始動工了,各大唱p公司又都開始紛紛上門,力爭能夠拿下這部影響力巨大的年度大戲的配樂。

而且與此同時,以總制p人、總導演馮玉民為首,三國演義劇組也是先後拜訪了國內多位著名的音樂家和作曲家,一度曾經試圖召集這些大人物來臨時成立一個配樂組,力求為這部大戲配出夠檔次的配樂來。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業界都在討論這部戲的配樂應該由誰來挑頭。一個又一個在音樂界有著赫赫威名,甚至在全球都享有盛譽的著名音樂家被紛紛提起,一個又一個華麗到亮瞎人眼的大師級配樂團隊、cha曲主題曲創作組合,也被業界的專業人士們在一次次的討論中臆想和捏合了出來。

然而,當事情塵埃落定,無數人吃驚地發現,這部戲的劇組,最終居然是選擇了一家名叫「明湖文化」的唱p公司來承接配樂

而他的首席配樂。和主題曲、cha曲的創作人,叫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