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五月(1 / 2)

完美人生 刀一耕 1652 字 2021-01-13

上一章又出了好j個人名錯誤,把金漢誤做鄒文槐了,純粹就是寫的時候腦子迷圈了,對不住每天的m字時間都是有限的,我也是想盡可能的多寫一點,讓大家多看一點,但只要一快,錯誤、疏漏就會變多,接下來,我盡量注意

五月份,國內娛樂圈大事不斷。

李謙的新專輯飽受爭議、褒貶不一,王靖露突然被揭出是李謙的多年正牌nv友、未來的正房太太,近j年始終很紅的小天後李心茹被爆出與某富家公子把臂同游,姿態親密,引來不少歌迷的抗議和祝福,但隨後就被爆出,該公子家中已有正q,且出身不凡,隨後,不知道是不是nv方家里施加了壓力,那位公子飛速地否認了ai情,稱只是朋友,李心茹再露面的時候,眼眶微紅、形容憔悴,一時間,歌壇小天後想做姨太太都做不成的八卦,引發另一波全民熱議。

而與此同時,網上突然爆出的一波十j張王靖露和廖遼手拉手逛商場的照p,雖然一看就拍的不專業,應該是當時被歌迷認出來並用像素很渣的手機拍下來的,但兩人面目表情都清晰可辨,看上去顯得挺親熱。

某種程度上,李謙家里的「q妾和諧」,恰好可以被拿來反襯出小天後李心茹的不幸福,也使得這一波關於娛樂圈nv明星婚嫁問題的討論,越發熱度高企。

自身收入不菲,嫁低了當然會不願意,往高了嫁,年齡相當、財力和社會地位相當的,要么是圈內同行,要么十之只能是富家公子,因為富一代等達到了一定高度的時候,年齡往往已經錯過了,所以,nv明星貌似風光無限,但若論婚姻幸福指數,甚至未必能達到全國的普遍水平。

圈內人攜手,對於明星來說,往往算是一個比較好的婚姻了,嫁入豪門者,卻往往需要自降身價,委身做妾。

當然,最幸福的就是能遇到一個年齡相當、才華過人的,或許暫時並不匹配,但卻極具成長x可實話說,太難了。

五月中旬,戛納電影節開幕。

作為歐洲三大電影節里威望最高、資歷最老的那一個,雖然近些年隨著歐洲電影的整t下滑,它在全球的影響力正在逐步被奧斯卡所取代,但它所高舉的藝術旗幟,在電影界的影響力,還是很了不得的,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本屆戛納電影節,一如既往的嘉賓如雲,星光璀璨。

本屆戛納電影節,國內有三部電影入選,堪稱大豐收

其中吳鶴的新作我是好人入選了主競賽單元,並率團隊趕赴戛納,一時之間,這位在過去十j年間已經陸陸續續拍了七八部電影,但始終沒有贏得過什么關注的導演,突然又變成了「新銳導演」,被媒t譽為新一代導演的旗幟之一,甚至於,大家連我是好人這部p子都還有看到,要到電影節才會舉辦首映,但入圍的消息傳來,這部電影卻在瞬間就被捧上了天。

而且,作為華夏戲劇學院的導演系畢業生,吳鶴的入圍戛納,也被不少影評人解析為華夏戲劇學院在經過了這些年的耕耘和積累之後,終於要開始出現重量級的人才了國內60後的導演中,他是第一個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的學院派。

國內影視藝術類的三大院校之中,順天電影學院自成立之日起,就是殿堂級的最高學府,華夏戲劇學院次之,最末才是松江戲劇學院。

但是順天電影學院這邊的60後一代導演,也即大致在78、79年到77、88年之間入學的這一代,在當前已經能夠看到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潛力有限,中小導演不少,大導演卻至今一個都沒有,甚至連個有苗頭的都沒有。

反倒是70後的一代,以89級導演系的吳涵,90級導演系的陸平為首,近j年出了不少人才,尤其是90級導演系的陸平,儼然已經是國內70後導演的領軍人物,j乎被業內外一致看好,這是未來可以代表國內電影最高實力的存在。

當然了,如果y要歸類,出生於1978年的李謙,當然也算是70後的導演,但他目前僅有一部作品,還是電視劇,而在業界的一致評價標准里,電視劇只是純商業的產物,拍得再好,離藝術這兩個字,都相去甚遠

別的不說,電影拍得好,導演大紅大紫的有的是,但j十年發展下來,有j個電視劇的導演是大紅大紫的李謙是特例,他在沒拍電視劇、沒做導演之前,就已經很紅了,他做導演拍電視劇,反倒算是跨界。

電影是藝術作品,它的每一個鏡頭、演員的每一次表演、配樂的每一個音符,乃至於剪輯等等,都可以玩的很藝術,牛b的大導演,甚至可以完全不管票房,去拍那種突破人類認知和審美極限的作品,照樣能成一代宗師,而電視劇,卻從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就是赤果果的奔著收視率去的

一般來說,大家一致公認,電影導演拍電影,叫「創作」,而電視劇導演拍電視劇,只能叫「制作」。或者更難聽點,叫「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