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丨中黃太乙(1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073 字 2021-01-14

「天之大運,非君才力所能存也。」魏書

長安城東。

朝廷赦詔下達後,楊奉再無性命之虞,借著司隸校尉董承的庇護,他得封興義中郎將,帶著手下數千兵馬屯駐城東。整日里除了必要的操訓士卒,就是躲在營帳中縱情聲樂。

這一日,楊奉正在帳中暢飲,忽報有人聲稱是故人,在營外求見。

楊奉心下起疑,道:「我在長安從未有過故人,這人可曾報過姓名」

「這人做一道人打扮,沒有說姓名,就說他字正方。」帳下吏答道,從懷中掏出一物呈上;「這是那人讓在下轉呈給將軍的,說是將軍看了就知道了。」

楊奉打開包裹,里面正是一塊疊得整整齊齊的黃絹。

看到這塊黃絹,楊奉頓時坐不住了,神色驚恐,抖著手將那塊黃絹打開。

那黃絹上寫著四個大字,猶如針刺般的扎入楊奉的眼中。

中黃太乙

「那人現在何處」楊奉一把攥住那塊黃絹,焦急的說道:「快領我去見他」

中黃者,黃中之色也。太乙者,天之貴神也。二者合稱中黃太乙,意為身著黃服的天神,是代表天帝的使者,僅次於天帝。同時也是當時民間信仰的道教尊神,是大賢良師張角以及黃巾教眾所崇信的神祗。

這面黃絹是神壇上祭祀所用,類似於神主牌位。在黃巾起義之初,張角的諸親傳弟子皆有此面黃絹,統領部眾,在虔誠的黃巾教徒中有著一呼百諾的影響力。

楊奉出身白波黃巾,當年是白波軍首領郭太的親信部將,作為黃巾軍曾經的中層教眾,他如何不識得這面黃絹只可惜郭太死後,他手中的黃絹不知所蹤,沒有號令部眾的信物,又沒有一個足夠威望的領軍人物,白波殘部彼此不服,各占山頭,整日里互相攻打。

白波軍從此走向下坡路,一蹶不振,楊奉也是在這個時候下山投降李傕。

就楊奉所知,自從張曼成、郭太、張牛角等人戰死之後,這世上唯有黑山軍褚飛燕尚保有一塊黃絹那還是張牛角死前傳給他的,如若不然,褚飛燕未必能在短時間內讓黑山軍大小渠帥都信服於他。

如今一塊黃絹突然出現在這里,讓楊奉心里又是驚疑又是警惕,驚疑的是這個神秘道人突然來尋他,定是看中了他手中數千兵馬以及他在朝中的地位,想有所圖謀。警惕的卻是他好不容易才洗白上岸,如今實在不願再跟這些人打交道,生怕與他們接觸惹來猜忌。

現在那道人已堵在門口了,為避免事情不受控制,楊奉心里也抱著一絲好奇,親自前往轅門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