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1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169 字 2021-01-14

「危言刺譏,構怨強臣,罪辜不旋踵,亦不密以失身,悲夫」漢書京房傳

皇帝看著士孫瑞的眼睛,良久沒有說話,半晌,他才打定了主意,點頭道:「可。」

士孫瑞大松了一口氣,只要干干凈凈的離去,即便不能干干凈凈的回來,也能保全一個好聲名。

他鄭重的俯首承旨,楊瓚在心里琢磨了會,也與楊琦等人跟著拜倒。

皇帝似乎沒有閑心再繼續說下去,露出一副興致缺缺的模樣,眾人察言觀色,都很自覺的告退離去,唯獨新授任的衛將軍王斌留了下來。

王斌依皇帝的示意,往前挪了幾個席位,坐在皇帝身邊說道:「君上似乎有些不甘心。」

在自家舅父面前,皇帝不假顏色,直接表露出心底的情緒,將茶碗重重的放在桌案上:「一步步綢繆到現在,卻是這么個收場,虎頭蛇尾,誰會甘心」

地動之後朝野人心惶惶,無不關切皇帝的情況,所以越早開朝會越能讓眾人放心,不至於滋生閑言碎語。否則就憑剛才苗祀那一番如臨大敵的動靜,明日若還不開朝會,外朝臣還不知要怎么胡思亂想。

「可君上即便拖得幾天,又能如何左馮翊積弊已久,庸官胥吏,坐法貪鄙之事難以勝數,豈是傅巽一朝一夕就能革清的」王斌這幾天一直在旁觀朝局,他也理解皇帝在這個關鍵時刻不能克竟全功的惋惜,見皇帝負氣的模樣,王斌拿出慈父的口吻勸慰說道:「士孫公已知天命,馬上就是花甲之年,又能與君上捱多久呢」

皇帝怫然不悅:「若是如此,我何必布局那么多,直接等天降災異就是了。」

王斌向皇帝微弓著背,溫順的說道:「唯,老臣明白陛下想借此事樹立威權,必要時,便是殺人亦不足惜。當初王公在時,關西士人就已經勢力龐大,王公走後,更是無人可制。幸有黃公、楊氏、董承等人從旁掣肘,不至於一家獨大。如今君上意圖振作,自然要收拾那些不聽話的,讓他們輕易脫身,的確不是君上本意。」

「只是,老臣尚有一事不明。」說完,王斌又疑惑道:「左馮翊的事鬧得再大,於馬公、士孫公等人來說,也不過是薦舉失察、包庇袒護的罪責,彼等大可為己上疏自辯,君上想借此牽連整治,難免會有人心中不服。」

「薦舉失察倒還好說,包庇袒護鄉黨、為大臣者還抱有畛域之見,這難道還是小過么」皇帝端端正正坐著,淡淡說道:「從查左馮翊開始,彼等便一個勁的勸我大事化小,若不是有意庇護魯旭,擔心折損勢力,何必幾次三番的阻攔我何況三輔是最先推行河工、驛道等政的地方,士孫瑞為尚書令時幾乎一手操辦。現在因為地動災異,他為我代受天咎,辭位以後,我再拿左馮翊的事懲他,豈不是顯得我不近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