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1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256 字 2021-01-14

「今為吾主計之,必先預為准備;莫待臨歧勒馬,江心補漏,是臣之願也。」七十二朝人物演義

「這一年半載以來也算雨順風調,時節分明,黎庶黔首得以安居。」皇帝的聲音平靜從容,但聽起來字字堅決,別具一番威嚴。他擺手止住了劉和欲言的動作,輕聲說道:「不過居安思危,本是你我君臣所為。朝廷的錢糧、各地的府庫結余,爾等做大臣的,心里應當有個數才是。」

「唯,陛下說的正是此理,臣等思慮不周,還望陛下恕罪。」

「前次河東豪族謀逆,抄沒各家資財無數,都內錢、水衡錢、少府錢都存著不少,這些錢難道要留著生銹嗎」皇帝沉吟了一下,說道:「傳詔下去,趁著今年豐收,民間余糧充足,谷物價賤,由大司農、太倉令出面向百姓、黎庶購糧。」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地主豪強趁著新谷收割,民間余量充足,以極低的價格大肆從農人手中收糧,如果這個時候朝廷從中爭利,豪強手中收得的麥粟少了不說,而且還會導致糧價上漲,增加收購成本。當然,部分商賈也可能會將糧價抬高,趁著與黎庶距離更近的優勢搶先收購一批糧草,然後打通與購糧官吏的關節,轉頭以更高的價格賣給朝廷,這樣也不至於吃虧。

是故無論是出於自家以及其他豪強購糧成本的私情、還是出於為朝廷著想的公心,馬日磾對此都持有不同的意見:「陛下,如今谷價一石百余錢,若是出錢購糧,難保不會有商賈趁機哄抬物價,屆時糧價上揚,吃虧的還是黎庶,浪費的還是朝廷的資財。」

董承張了張嘴,剛要說話附和皇帝,卻被趙溫搶了先:「彼等富家商賈品質敗壞,若敢哄抬物價,就不怕朝廷拿他們問罪嗎臣以為,購糧之際,朝廷可遣派御史隨處稽查,但有肆意哄抬者,一概論罪。」

被人搶白的董承心里不滿趙溫已久,此時不甘居於人後,把要說出的話臨時咽了回去,改口反駁道:「若問罪之後,市賈惶恐,民間物價又如何平抑」說完,他又看向皇帝,道:「上個月陛下便下詔重建常平倉,今歲田租也陸續充入倉廩之中,朝廷一時並不缺麥少粟。故而臣以為,采購民間余糧,宜緩不宜急,總得議論周詳,乃敢放諸施行。」

董承自然不敢說皇帝一時腦熱就拍板決定,而是在諷刺趙溫跟風阿諛,從不加以思索。

趙溫心頭惱恨,忍不住說道:「谷賤收糧、平抑物價,這都是有例可循的。依漢律」

「好了。」皇帝搶著打斷了他的話頭,其實皇帝自己也有些為難,大規模的采購糧食,勢必會導致糧價上漲。但他卻有這么做的理由:「靈台令司候節氣,稱今冬少雪,恐有災異。今年這雪,諸公來時也應當瞧見了」

皇帝坐不住,說著便起身踱步到窗邊,命人推開窗子,看了看天空才落沒多久便要停下的雪勢,以及地上連半個指頭深都沒有的積雪,說道:「若是今冬的雪還是如此,連去年的一半都不到,則土中少水,如何利於麥粟生長而且這點雪也凍不死土里過冬的害蟲,朝廷及民間若是不預作綢繆,來年出了旱蝗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