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寶藏(1 / 2)

.

<dv ss="k"></dv><dv ss="d250f"><sr>ds_d_x();</sr></dv>

<dv ss="k2"></dv><dv ss="d250r"><sr>ds_d2_x();</sr></dv>秦少游似笑非笑的看著韋弘敏。

他動了心思,可是眼睛卻還是清澈無比。

韋弘敏的大禮確實是動人,可是真正去細細思量,其實韋家從中得到的好處才叫真正的巨大。

河南府……

秦少游心里在掙扎和搖曳,這幾乎是致命的誘惑。

有了洛陽,就有足夠的消費市場,即便是遷都之後,大量的豪族外遷,這里的貴族和富戶數量也是驚人,畢竟就算天子走了,洛陽可還是東都,那些在洛陽置了宅院的人即便遷徙去,卻總會有一部分族人留下,雞蛋是從來不會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洛陽,無論如何,永遠都會成為天下各州府豪強們的置產之地。

這其實就是一種最簡單的磁鐵效應,便如後世的省府一般,一省之地,無論是大富人家還是中產,他們是否在本地有什么地產或者房產,卻總是希望在省府置辦一處房產,即便可能他們長年累月也不會在那兒住上幾天。

洛陽也是如此,天下的大富人家和官宦之家,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來洛陽幾次,可是這種人並不缺錢,也定會在洛陽置一處房產,自己不住,也會安排一些忠仆守著,或者送些族中子弟去那兒求學讀書。

洛陽和長安都是那么一塊大磁鐵,而這種磁鐵所積累的,則是源源不斷的消費力。

孟津之所以能夠迅速的把自己的貿易網搭建起來,一方面原因是因為孟津的貨物要嘛有其獨特性,或者是物美價廉,而另一個更大的原因就在於它靠著洛陽,正因為靠著洛陽,靠著洛陽這座天下最繁華的城市,這里的豪族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天下人的效仿,他們的喜好,某種程度在一年半載之後。便能迅速的影響到天下每一個人,無數游人和仕宦被洛陽所吸引,齊聚洛陽,無數的商賈。將天下各處的特產帶來這里,這里物產豐饒,同時又是天下最大的貿易網絡的交之一,因而,孟津傍住了洛陽。才能夠迅速的發跡。

就比如絕大多數的客商,其實他們並不曾聽說過孟津,他們來的只是洛陽而已,只是因為到了洛陽,聽到洛陽人說起這孟津做買賣的好處,才來這孟津走一趟。

所以………韋弘敏的條件開的格外的吸引人。

當然,好處不止是這些,因為要鎮洛陽,就不免要征募更多的神策軍,而神策軍完全可以從整個河南府選拔。更多的人口,肥沃的土地,現成的商貿網絡,仕宦游人必到的所在,同時,扼守住關中東面咽喉的地理位置,這個位置,恰好可以輻射到整個關東以東,同時又可立即黃河,輻射至河北。

而對於秦少游來說。洛陽真正的可怕之處還不只是這些,秦少游垂涎洛陽的原因卻是因為隋煬帝。

隋煬帝好大喜功,登基之後,除了四處用兵。其中留下敗亡的重要原因便是修建運河。他征募了數十上百萬民壯,從余杭至江都修建了江南河,之後再將長江與江南河相連,長江和黃河之間,又修築了通濟渠,再用黃河與琢郡修建出一條永濟渠連接起來。

關中之地。在隋唐之後漸漸的沒落,其中便與這一條後世所稱的京杭大運河有極大的關系,京杭大運河四個重要的,恰恰是後世的南京,北京,洛陽,杭州,這四座城市,也自此成為百年之後,絕大多數王朝的國都以及天下最繁華的所在。

若說守住了長安,那便是坐擁了關中之地,可是因為運河的出現,那么守住了無論是琢郡還是洛陽,是江都還是杭州,那么就等同於得到了半個天下的財力供給。

洛陽,恰恰是這一條運河上最重要的一處關鍵,靠近洛陽不遠處的洛口扼守住了整條運河的中段,向北,所有的貨物可以通過永濟渠抵達河北,甚至直達琢郡,向南,洛口出發的貨船可以直抵江都和余杭,再通過江南密布的水網,將貨物輸送到任何位置。

這也是為何,武則天登基之後,立即在洛口修築洛口倉的原因,在那里,數以千計的貨棧和倉庫林立,堆積著南來北往的貨物,還有……便是官府的物質,甚至還有各處輸送來的稅賦。

或許現在的關中依然富庶,物產依舊豐饒,可是秦少游卻是知道,一旦占據了這里,若是以朝廷的模式,只是將運河去當作是錢糧輸送的用途,或許這條運河的好處並不明顯。

而一旦將以孟津的模式進行經營,未來……

河運,在這個時代,幾乎等同於是天下最便捷和廉價的運輸工具,在這個時代的作用,不亞於是後世那些的所謂具有深水港的海運城市,孟津的模式與這條可以跨越天下超過數百座城市的運河一但結合,這個畫面實在太美,以至於秦少游都無法想象。

可是秦少游依然不能說話,他只是笑盈盈的看著韋弘敏。

有些東西,你越是看出這里頭的好處,你就越不能表露,隋煬帝留下來的遺產,對於眼下的大唐來說,確實有很多好處,比如因為河運連接了琢郡,所以鞏固了邊疆,為大唐對突厥盒高句麗對用兵提供了保障。比如因為連接了江都和余杭,所以導致江南得以開發,使之成為不亞於關中,關東的豐饒之地。

而對秦少游,影響更加深遠,這是一座大寶藏,朝廷能開發利用的,不過是這座寶藏的十之一二,而秦少游卻能把它所有的好處全部發掘出來。

秦少游輕輕吃了口茶,只是笑,而後風淡輕的道「韋侍中,話雖如此,可是本王真的稀罕鎮守河南府?且不說本王何德何能,本王捫心自問,即便是神策府鎮河南,又能有多少益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