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雙喜臨門(1 / 2)

.

武三思似乎早就摸透了這些人的心思。

其實這也是歷來的潛規則。各縣的使君,大多都是一些士族和門閥的門生故吏,也有一些旁系的子弟。

這些人的出身並不好,雖然遠遠不是平民百姓巴望的上,可是比起真正的直系子弟來又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就如那韋弘敏,也是旁系出身,別看出身在韋家這樣的大族,不過地位並不高,年輕的時候飽受過白眼,也吃過一些苦頭,若不是自己稍稍有幾分本事,總算是熬了個刺史,後來又蒙韋後青睞,這才青雲直上,只是像他這樣際遇的人,卻已是極為難得了。

而在座的絕大多數人,真要說有什么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那便是扯淡。

好不容易憑著自己的能力,總算托庇於家族混了個官職,這心中的貪念怎么止得住。

假若這開河無利可圖,不過是總管大人的『政令』,是要造福一方,其實大家倒也不指望能從中撈取到什么好處,可是一旦得知秦大總管在此中獲利巨大,以至於到了天文的數字,於是大家的心思也就動了起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這是情理之中的事。

何況秦少游素來出手大方呢,人家拔一根毛出來,也足以讓自己終身受用了。

現在大家倒沒有把這個當做公事,更多的,反而是當成為秦少游的私利而『奔走』了。

武三思哈哈一笑,喝了口茶,才好整以暇道:「所以說,此事……定要辦妥才好,諸位放心,只要能把民夫征來,其他的,自有神策府來做主。本王也就不多言了,大家心領神會即可,這件事耽誤不得。諸位各回治所,立即著手罷。」

於是使君們心照不宣,各自心里打著自己的盤算,心里似乎在算計著什么。

武三思說的是其他的都不用費心。可是怎么算不用費心呢?這不好拿捏啊,征夫固然是要征的,現在雖是冬日,可是馬上就要開春了,按照朝廷的律令。冬日服徭役,讓民夫們修河,官府只需要負責三餐就好,遇到狠人,連飯都不給你吃,自備干糧。不過一旦開春,這就是和百姓的口里搶食了,雖然一些必要的征調是必須,不過大規模的征調,這就意味著。今年許多的田地都要荒蕪,若是開春壯丁們不在鄉中播種,來年吃什么?

因此………按唐律來說,若是在農時征夫,就少不得要負責撥發錢糧。

可問題就在於,神策府那兒打算給多少?現在還沒有一個定數,因而許多人不肯走。

武三思倒是懶得理會,只是回到後堂的廨舍里去休息,過不多時,有文吏來問:「武使君。各縣的使君不肯走,都在竊竊私語,想問一句實話。」

「實話?什么實話?」武三思慢悠悠的喝茶,嘴角似笑非笑。

「他們都說。這民夫如何征,給什么價,一時沒說好,不敢輕易……」

「哎呀呀……」武三思不禁氣惱,怒斥道:「這些家伙,真是不懂規矩。神策府還會少了他們的錢糧?真是可笑,人家……那是什么家底,去告訴他們,一個民夫,每月至少錢糧攏共折錢十貫,大致就是這個數,神策府的馬,一月的消耗都是這個數呢,難道人還不如馬嗎?真正是可笑,本王讓他們殫精竭慮,把心思放在公務上,休要在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計較,否則………貽笑大方。」

一通叱罵之後,那文吏不敢再說什么了,忙是回到前堂,見這些人還沒有走,便忙將武三思的話轉告。

有人眼珠子一瞪,十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