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春耕(1 / 2)

時間進入11月。

也許是「韃坦港」的名氣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地區進一步擴大的緣故,最近又有來自這兩個區域的船只靠港請求交易,無一例外,他們都請求交易瓷器。

1o月3o日,來自丹麥的「向風群島」號大帆船運來了整整一船的物資和196名移民。丹麥參與3o年戰爭剛剛戰敗求和,國內經濟遭受了巨大破壞,被壓榨得最狠的挪威人大量破產,所以這批移民大多來自挪威地區。財政局為這次交易支付了3o套三一年式全身甲和32ooo里亞爾。

11月3日,來自利窩尼亞的波蘭貴族也踏上了穿越眾的港口。財政局為他的貨物和172名來自烏克蘭的農奴支付了25套三一年式全身甲和75ooo里亞爾。

……

「我想提醒各位的是,我們有必要注意一下我們的糧食儲備。」執委會例會上,邵樹德舔了舔略微干裂的嘴唇,有些憂心地說道:「目前存量食品大約有大米和面粉3ooo斤、大豆45ooo余斤、土豆2萬斤;除此之外還有可供宰殺的生豬9頭,肉罐頭5oo多箱,魚產品加工廠的咸魚、魚露、魚松、魚干等約11萬斤,蔬菜若干。以我們目前的人口規模,唔,截止今天是1345人,每天就要消耗糧食幾千斤,現有的糧食儲備只夠我們維持2個多月的。我想,執委會是不是鄭重考慮實行糧食配給制?」

邵樹德的話讓各位委員們不由得蹙起了眉頭,人口增加太快,糧食產量又沒有及時跟上,這樣下去,確實會出大問題。

「短時間內糧食不可能大幅增產。」金科拉抿了抿嘴,慢悠悠道:「去年冬天我們播種了15o畝土豆,過一陣子差不多就能收了,畝產一兩千沒什么大問題。土豆這玩意兒產量高,生長周期短。烏拉圭這地方原本夏天也沒3o度吧,現在又是啥小冰河時期,去年…呃,今年1月份夏天那會兒我看也就2o度出頭的樣子。咱收了這一茬土豆接下來夏天還能接著種,產量低點就低點吧,總比沒有好。不過糧食配給制確實也有必要實行,天知道接下來還會有多少移民過來。依我看哪,以後那些移民們每天給他們吃點土豆就行了,頂多再配一些魚和黃豆,熱量足夠,營養也豐富。」

委員們一聽金科拉的話就明白了,存量糧食對於如今急膨脹的人口來說確實已經有點危險了,好在馬上能有大量土豆收獲,撐過這段時間問題不大。不過糧食儲備一直在低位徘徊這種危險情況,怕是短時間內無力改變了。

馬乾祖點了點頭,又問金科拉:「老金,今年的春耕快開始了吧?這會兒人手也寬裕了,你那計劃還要不要修改?」

「暫時不用了。」金科拉搖了搖頭,「還是老計劃,3ooo畝大豆,地都平整好了。趁著這幾天天氣不錯,還是早點播種下去為好。」

春耕的事情不能馬虎。因為這關系到大家的吃飯問題,飯都沒的吃,你就算造出再多的鎧甲,再多的大炮又有什么用?

11月11日,春耕正式開始。這次春耕執委會動員了4oo多人,除了少數穿越眾之外,大部分都是先後來的幾批移民。

列昂尼德·費奧多洛維奇拿著一把小鏟子費力在田土里挖著,每挖好一個**坑,就往里面塞上幾粒飽滿的大豆。說實話,這個單調無聊的工作對他來說是個折磨,他也不擅長這個。是的,他確實很不擅長,這才半天時間,他就被別人落下了一大截。這不,上午那個什么「農技指導員」已經來指正過他兩遍基本動作了,可他的進度依舊緩慢。

想到那個小姑娘農技員一臉焦急的模樣,列昂尼德就有些想笑。讓曾經馳騁草原、沖進卡法城砍下過卑劣的土耳其人腦袋的列昂尼德做這種粗笨農活,開什么玩笑?!

列昂尼德可不是那種貧窮農奴哥薩克,他們終日辛苦勞作,到頭來仍然要忍受無恥波蘭人的殘酷盤剝和壓榨,甚至還要為他們服兵役去與瑞典人、土耳其人和俄國人廝殺。

列昂尼德決不!列昂尼德憑著一枝火槍、一把馬刀和一匹戰馬就能隨心所欲地進出韃坦人和土耳其人的村落,想要什么自己動手搶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