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集 中護航(二)(1 / 2)

關於向奧斯曼帝國移交「巴耶濟德」號戰列艦的事情,執委會委員們已經在私下溝通過好幾次了,基本已經在各位委員們之間取得了一致,接下來就是交給海軍部具體操作了。此次劉為民將第一艦隊司令6銘叫來,主要就是想詢問一下這個他心目中的海軍第一人,集中主力艦隊護航前往奧斯曼帝國的商船,到底有幾成勝算?

要知道這次護航,可不光是前往奧斯曼帝國的士麥那港,東岸船隊的路線相當復雜,中途需要停靠的港口也非常多。其中在歐洲的路線大致為:比薩——士麥那——卡法——波爾多——里加——但澤,在但澤商站卸完最後一船貨後,東岸船隊將載著從舊大6收購的物資、女奴、雇佣兵返回東岸本土。

這樣復雜的路線,地中海、比斯開灣、北海、波羅的海都將一一航行到,可謂是在圍繞著西班牙打轉,若說西班牙人沒什么反應,那就真的是自欺欺人了。所以說,此次護航極有可能與西班牙海軍爆一定規模的海戰,危險程度還是相當高的。因此,劉為民將6銘召來,就是想知道海軍到底有沒有把握將東岸的商船安全護送到這些商站,卸下貨物後裝上積存在商站內的物資、金銀和人員,並安全返回本土。

之所以在已經與西班牙人爆全面戰爭的情況下依舊要組織商船隊前往舊大6,是因為財政部的人明確告訴劉為民,單靠一個奧斯曼市場是不足以支持東岸工業正常運轉的。以托斯卡納為代表的北意大利市場、法蘭西中南部市場、部分波蘭地區的市場(波蘭北部+普魯士公國)以及瑞典(主要是瑞典南部、芬蘭、瑞占立窩尼亞)市場。這些市場的份額加起來是遠奧斯曼帝國的。絕對不能輕易放棄。否則國家的經濟運轉就會出問題。產能過剩、財政收入下降、物資進口不足,進而影響到國家的戰爭潛力。

6銘在沉默思索了半響後,這才緩緩開口。只聽他說道:「我們手頭缺乏西班牙王國海軍的詳細資料,只知道幾年前他們在唐斯海戰中遭到荷蘭海軍的重創,兩大艦隊之一的地中海艦隊全滅、大西洋艦隊主力也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所余船只不多。雖然已經過去了好幾年了,但依照西班牙拮據的財政來看,他們海軍實力恢復的度應當很慢。但這一切都只是猜測。做不得准的,具體是什么情況只有天知道。不過您也說了,國家需要那些市場,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們海軍還能退縮么?」

「這次船隊組織得比較急,航行方面有沒有什么難題?」劉為民又問道。

「還好,雖然出航的季節不是很對,但也不是沒有辦法。」6銘略一思索便回答道,很顯然這個問題的答案對他來說早就爛熟於胸了:「1o月份已經是春季了,這個時候太陽直射點開始南移。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帶也隨之南撤,大致南緣位置在平安港——聖維森特之間。只不過強度、范圍都比夏天時弱了很多。對於航行較為有利。而東方港所處的緯度在這個季節的風向數據我們海軍一直都有記錄,但說實話比較亂,若是向北航行的話還要逆著巴西暖流。我們的蒸汽船自然沒什么問題,但那些靠風帆動力航行的笛型船就很困難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有兩條路可走。」

「其一,我們可以等到一個有利的天氣來幫助我們的船隊穿過這三個緯距寬度的風向多變區域。然後順著如今已經南移到南緯3o度左右的東南信風帶向北航行至巴西東北部巴伊亞地區,接著要么順著北大西洋環流進入北海——好吧,這不符合我們路線,去掉——要么利用赤道附近的微弱側風(從北半球跨越赤道後受地球自轉影響形成的西北風)進入幾內亞灣附近,然後再順著非洲西北部的近地季風向北進入直布羅陀海峽。」

「其二,我們當然也可以先向南航行,然後經由南緯4o度以南刮著的西風先前往南非,在河中港補給後順著強勁的本格拉寒流與南風進入幾內亞灣,然後再進入歐洲。我個人建議走這條航線,因為我們中途可以在河中港、以及如今正處於荷蘭人控制下的埃爾米納堡補給。在埃爾米納堡獲得給養、維修船只後,我們再以良好的狀態前往直布羅陀海峽,迎接可能遇到的任何麻煩。」

對於海軍的航線如何選擇在場的眾人自然是沒有言權的,畢竟他們不懂這方面的知識,他們只需要知道即便現在不是較為適合出航的冬季,海軍也能有辦法順利抵達歐洲就行了。因此,在稍稍商議了一番後,劉為民便代表眾人說道:「那么就選擇第二條航線吧,我們也覺得這條航線比較穩妥。畢竟中途不需要到巴西那種人多眼雜的地方停靠補給,隱蔽性也好很多。你們這次出航,與西班牙海軍爆戰斗的可能性相當大,各種備用火炮、帆布、彈葯、食水、零件甚至人員都要帶齊了,我們在本土等著你們安全回來。」

「請執委會放心,我海軍一定會保護好國家的商船隊,並將歐洲商站內的物資、資金和人員安全帶回來。」6銘立正起身,堅決地說道:「人在船在,人亡船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