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東線無戰事(二)(1 / 2)

正處雨季的新華港難得地有了個晴天。。。

朱老爺坐在碼頭邊的一處小酒館里,吹拂著清爽的海風,喝著本地著名的「財酒」(即1o8葯物,其內所含的成分對肝細胞前期的瘧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葯物泡酒後更被萃取了一番,效果更強,能有效減低得瘧疾的幾率,具體見本卷第217章),眼睛卻盯著新華夏灣內一隊歸航的單桅漁船。

這些漁船都是本地的新華夏造船廠所造,使用後山上極為豐富的紫檀、黃檀、紅檀等優質木材建造,噸位不大不小,大概都在一百來噸的樣子。目前新華夏灣內共有這樣的漁船過3o條,每條船配七八個漁民,捕魚期內便到政府制定的漁場內去捕魚,捕獲的魚蝦由政府統一收購後進行再加工。

眼前的這個船隊便有5艘漁船和1艘加工船,看領航的船老大滿面紅光的樣子就知道這次肯定收獲不小。果然,只見這幾艘船只熟練地利用灣內海流及海灣上空吹拂的東南風靠上碼頭後,那個船老大便率先跳上碼頭,然後扯著大嗓門吼道:「老孫頭,快給我死出來,這次運氣好,釣到一條那啥子魚,對了,叫大眼金槍魚!乖乖,俺老劉還是第一次釣到呢,晚上釣到的,這玩意兒據說白天潛得很深,不容易捕呢。還是這延繩釣魚法好,捕蝦的時候還能順便釣釣魚,一舉兩得,嘿!」

「在哪在哪?」裹著一條圍裙的酒館孫老板正在後廚給朱衡做魚,此時聽到碼頭上的嚷嚷聲。手里還拎著菜刀的他便直沖了出來。在他身後。還跟著兩個流著鼻涕的小屁孩。他們穿著用大人衣服改小的外衣,一邊把手里的蝦干往嘴里塞,一邊飛奔過去看熱鬧。

朱衡雖然自重身份,不好意思擠過去看,但其實也頗為好奇。他在本土大小也算是個有錢人,可尋常也吃不到這勞什子金槍魚,不是買不起,是買不到!市場上根本就不賣!以前也常聽聞新華夏地區盛產金槍魚。但因為當地漁民們捕撈的重點是斑節對蝦、粉蝦、龍蝦、鷹爪蝦等蝦類,因此偶爾捕獲的金槍魚都被腌制或風干後當成「貢品」出口到了本土,專供達官貴人們(穿越眾)享用。

朱老爺當時就對這種魚留起了心,因為他隱約聽說都的貴人們對這種魚趨之若鶩,為此甚至不惜一擲千金。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這些年來新華港的漁民們其實已經對這種大魚比較上心了,這從他們白天捕蝦,晚上還用延繩釣法釣金槍魚就可以看得出來。

「你小子賺大了,這要是賣給廠里,起碼能掙個上百元。」孫老板看了這條足足有上百公斤的大眼金槍魚。有些唏噓地說道:「你小子真是命好,往年一年也就能釣個幾條。就讓你給趕上了。」

船老大哈哈一笑,一邊指揮手下將這條已經腌制好的金槍魚快送到不遠處的海產品加工廠里,一邊說道:「這次出海運氣不錯,除了那些蝦子外,還捕了不少金貴的東西。嗯,按照上頭的圖錄應該分別叫海參、鋸緣青蟹,嘿嘿,都是本土需求的緊俏貨。這日子總算可以松快點了,以前運氣實在太背!」

「嘿嘿,馬上就進入颶風季節(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休漁期了,你小子也可以安安心心窩在家里當員外了。我就不行了,守著這么個破酒館,拉扯著兩個小孫子,一天不干就沒得吃,唉,勞碌命啊。」老孫頭搖了搖頭,用羨慕的語氣說道。他的兒子兒媳都是大明人,從山東來到新華夏後在一場時疫中雙雙殞命,留下了兩個孫子。

聽老孫頭這么說,與他同來自登州的船老大拍了拍他肩膀以示安慰,然後又轉移話題道:「對了,你一會給我拿6瓶財酒過來,大伙出海這么久了,先喝兩口解解饞。等忙完了事情,晚上你給我整一桌菜,別他媽盡弄些魚啊,大伙快吃吐了。就牛羊肉什么的,晚上我在你這宴請整個船隊,這次出海收獲這么大,大家一起樂呵樂呵。」

「沒問題。」老孫頭拍著胸脯說道,說完後,他才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幾步走到朱衡朱老爺面前,手足無措地說道:「罪過罪過,看到外面釣了稀罕的魚便忘了客官要做的鯽魚還在廚房呢。客官勿怪,小老兒這便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