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搶收」行動(1 / 2)

裴欽騎在一匹體型壯碩的土庫曼馬背上,在一幫老兄弟的簇擁下,仔細巡視著西進兵站外圍的防御設施。西進兵站位於科爾多瓦和聖菲之間,後世阿根廷聖弗朗西斯科附近,規模不小,此時已經儲存滿了堆積如山的罐頭、葯品、食品、酒類、彈葯以及槍炮等軍械,足夠一支六千人的部隊持續作戰三四個月了。而他們為了建設這個兵站,同時將這么多物資運輸至此,前後差不多也花費了三四個月的時間。

從科爾多瓦到聖菲之間的道路實在是太令人蛋疼了!到處是森林、沼澤、荒草甸子,幾乎就是一片原始的處女地(事實上也差不多),中間沒有道路、沒有居民、也沒有任何可做補給的地方。也就是說,這片遼闊的大平原幾乎成了西班牙人在科爾多瓦的那些殘兵敗將們最好的屏障。沒有這么廣闊的無人區,科爾多瓦恐怕早被東岸人徹底端掉了。

從聖菲到西進兵站,再從西進兵站到科爾多瓦,一路上到處散落著西班牙人遺棄的損壞車輛、倒斃於途的人或牲畜以及被人當做累贅丟棄的作戰輜重,很多倒斃在荒野上的人或馱獸的屍體已經被胡狼啃噬地不像樣了;側翻的大車將大量小麥潑灑在草地上,在雨水和陽光的滋潤下,很多麥粒已經扎根草地,長出了綠油油的麥苗;攻城器械、火炮炮架、木桶等隨處可見,上面已經長滿了青苔或木耳,偶爾一只老鼠藏身其間探頭探腦。好不凄涼。

看過這副景象的東岸人無不搖頭感嘆。當初西班牙人從這里撤退時是如何地驚慌失措啊!同時他們也扼腕嘆息。要是當時這里有一條鐵路,能夠讓東岸人及時將大量戰爭物資運上前線的話,說不定這些敗退的西班牙軍隊就都逃不掉了。但這注定只能是個美好的幻想,東岸人在這里既沒有鐵路,也沒有那個修築鐵路的資金和時間,因此他們只能老老實實地花費數月時間在這里構築一個堅固的前進兵站、囤積物資,然後才再度動身西進攻擊敵軍。

在輪換了一批部隊後,兩個月前。由江志清少校指揮的大軍已經越過西進兵站,然後在騎兵的先導下朝西班牙城鎮科爾多瓦殺去。如今即便是在下層軍士當中,與西班牙王國和談的消息也都不是什么秘密了。大家對此沒什么特別的感觸,只是覺得有些遺憾而已,尼瑪大家還沒撈夠呢,上頭怎么就突然和西班牙人和談了?這怎么可能!這怎么可以!

因此,在這樣一種心理的驅使下,整個江志清支隊近六千名官兵心中都有著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他們揚了吃苦耐勞的精神,一路搜索攻擊前進,先後擊潰了數股小規模的遲滯東岸大軍的西班牙軍隊。然後抵達至科爾多瓦城外。

如今那邊的戰局如何,留守後方的裴欽不是很清楚。但通過前線返回的傷兵們的口中可以得知,東岸大軍在那里的攻擊不是很順利。主要原因還是彈葯物資轉運困難,每次攻擊後都要有一個很長的間歇期以等待後勤運輸,但西班牙人這個時候卻是內線作戰,物資充足,再加上守衛家園的士氣加成,因此東岸人的進展很慢。至今只清理了一些科爾多瓦城外的敵軍據點,同時還要面對側翼可能出現的敵人援軍,打得非常之艱苦。

在本月(1649年1月)初的時候,本土新組建的下伊河縣民兵大隊、青島縣民兵大隊兩千名官兵開到了西進兵站。在稍作補給後,這些士氣高昂的小伙子們又唱著軍歌,一路向西去了,他們將輪換已在前線作戰良久的另外兩個縣民兵大隊,好讓人家能夠盡快回家收拾地里的糧食,不要誤了農時。

說實話,裴欽很羨慕那些裝束整齊、士氣高昂的年輕士兵,他們能夠追隨在美洲鷲的旗幟下,用敵人的鮮血澆灌自己的榮譽之花,順便也為自己的荷包努力一把。但他們這留守兵站的幾百官兵們可就慘了,整日里只能蹲在這個荒涼的地方割草砍柴、照料傷員、整理物資、抓捕野蠻人,同時還會不時受到從北方巴拉圭地區南下的瓜拉尼教民的襲擊,真是有夠令人沮喪的。

「搶收搶收,收個球!何時才能讓我等西進!」耳邊傳來了兒郎們的抱怨聲,這些順軍出身的官兵們走南闖北,去過襄陽、打過開封、戰過西安、進過北京,一生見仗無數,早就是暮氣沉沉的老兵油子了。他們對打硬仗的興趣不是很大,但對於在己方明顯占優的情況下去洗劫敵人富庶的城鎮卻興趣頗大,因此他們對於此次無法西進「財」一直耿耿於懷。特別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如今都已經成了家——托朝廷的福,大家一個個都娶上了那膚白似雪的希臘婆姨——家庭負擔的重壓使得他們對攫取更多的財富充滿了渴望,因此他們對於上級安排他們留守兵站都非常不滿,私下里一直怨言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