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家有賢妻男人不遭橫事(1 / 2)

白骨大聖 咬火 2242 字 2023-02-03

重新回到五臟道觀,晉安先是去三清殿給三請祖師爺和五臟道教祖師爺上香;

然後又去六丁六甲武神殿、五雷大帝殿一一上香;

最後來到功德殿給五臟道人和玉游子師叔上香。

看著道觀不僅香火旺盛,而且被打理得井井有條,供桌、燭台、香爐、神像等物件擦得一塵不染,就連大樹底下落葉也被整齊掃到一角,他們離開前是什么樣歸來還是什么樣子,晉安抱拳感謝道:「黃兄有心了。。。」

晉安在黃子年眼里是得道高人,更是救命恩人,見晉安對自己這么客氣,他慌忙擺手:「晉安道長太客氣了,理應是我多謝晉安道長的救命之恩和收留之恩才對,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老道士也是在旁捻須笑說道:「黃施主不要太謙虛了,不是誰都能有這一份定心與恆心,能做到三百六十五天如一日不圖回報的付出。」

黃子年本就是嘴巴笨的人,他雖然重拾男人自信,改掉了以前的懦弱和說話結巴,但是嘴笨,不善言辭的性格依舊還在,而這也是晉安當初肯出手救黃子年的原因,此人本性是善,只是暫時入了歧途,本質並不壞。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鵝蛋臉,旺夫下巴,一身翠衫的婦人,端著茶水盤子,端庄的走過來,給晉安和老道士恭敬敬茶。

晉安和老道士都沒有立馬接過茶,老道士疑惑看看身形如柳,長著鵝蛋臉,旺夫下巴的婦人:「這位女施主面生得很吶,應該是第一次見面吧?」

婦人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看了眼黃子年,妻主內夫主外,在外人前沒有丈夫先說話她不敢亂接話,黃子年雙手攙扶住婦人,有些不好意思的介紹道:「晉安道長,這是我娘子,一年前在鴛鴦鬼樓晉安道長見過的,還救過我們夫婦二人的命。那天回到老家處理完雙親的喪事後,我想到晉安道長的話,所以來五臟道觀找晉安道長,而自打經歷鴛鴦鬼樓那件事後我家娘子也想開了許多事,以前的潑辣性格改變了許多,她為了感謝晉安道長,一定要跟著一起來五臟道觀當面感謝晉安道長…我不忍心丟下娘子一個人不管不顧,又見娘子性格改變很大,就一起帶來五臟道觀。」

說到這,黃子年感激看著婦人:「這些日子如果沒有娘子相助,光憑我一個人,肯定照顧不過來晉安道長您的道觀,感謝有這么位賢內助跟著我一起吃苦,晉安道長對我們夫婦二人如同再造之恩。」

黃子年越說越激動,夫婦二人朝晉安行大禮感謝,被晉安虛拖著手臂扶起身子。

聽了黃子年的話,晉安和老道士都是驚訝看著面前這位柳枝身段,一臉旺夫相的婦人,簡直不敢相信一個人的性情和外表能發生這么大變化。

老道士看向晉安,那雙狐疑的眼神仿佛是在問晉安:「這真是小兄弟你說的那個體重兩百斤的悍婦?」

晉安手掌虛托扶起面前二人後,忍不住感慨:「心善者福分深厚,確實是變化太大,第一眼沒認出來。看來鴛鴦樓也不完全是鬼樓,還是能點成一對鴛鴦的。」

說到這里,晉安面色嚴肅的看著黃子年:「常言道清官都難斷家務事,你們夫妻能共偕連理,那是你們夫妻二人的修行與福分,所以你們夫婦二人不需要感謝我,恰恰相反,還得是要感謝你們夫婦二人在五臟道觀最難的時候雪中送炭,任勞任怨照看道觀一年多,打理得井井有條。都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黃子年,黃氏能跟著你共苦,你以後莫要辜負了她,莫做那個只能共苦卻不能同甘的負心人,小心我再次元神入夢找你問罪。」

黃子年臉皮薄的撓撓頭,連忙說不敢不敢,黃氏高興得連聲朝晉安道謝,當她再次遞上茶水,晉安和老道士這次都是哈哈大笑的接過來。

「晉安道長我能求您一件事嗎?」樣貌與性格都大變了的黃氏,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我家那口子說五臟道觀跟別的地方不一樣,想一輩子都待在道觀里,哪也不走,我也覺得五臟道觀跟別的道觀寺廟不一樣,反正我在一年前就想清楚了,我家那口子到哪,我今後就跟到哪,一輩子都不離開我家那口子…所以,我想求晉安道長一件事,我想和我家那口子繼續留在觀里修行,您看可以嗎?」

黃氏緊張看著晉安:「晉安道長您放心,我什么粗活都會做,掃地洗衣縫線,喂雞養大鵝,燒柴做飯,我都會,就是不知五臟道觀能不能收留女眷,會不會打擾到觀中清修……」

晉安點頭笑說道:「我還以為是什么事情,這事不難,你們夫婦二人想在觀中住多久都行,五臟道教屬正一道,對於男女清規沒有全真道那么嚴格。」

臉上表情一直很忐忑的黃子年,聽了晉安的話,連忙拉著黃氏不停道謝。

老道士捻須大笑道:「你們夫婦二人對五臟道觀的貢獻,世人都能看得見,小兄弟他是有恩報恩的人,五臟道觀肯定有你們的一席之地。」

黃子年夫婦二人聽了老道士的話更加高興了,也朝老道士連連道謝。

今天的五臟道觀,格外的熱鬧,有許多人特地跑過來想要一睹五臟道觀傳說中的觀主到底有多年輕,不過這些後來者並未見到晉安,倒是這么多人紛涌而來大大超過了五臟道觀接待香客的極限。還好何府、薛府、賈府三家來到五臟道觀,派出府中下人幫忙一起維持次序,緩和了道觀壓力。

三大世家都是聽到晉安回到府城,就立刻放下手頭的事,趕來見晉安這位恩公。

今天的道觀,還是和往常以前,天黑宵禁前關門,而今晚的五臟道觀很熱鬧,上得了開壇做法開墳遷棺下得了廚房的老道士,今晚親自掌勺下廚,做了許多家常菜,足足拼湊了四張四方桌才放下這么多家常菜。

「陳道長,為什么今晚都是素菜,沒有一盤菜帶肉沫?」在灶台旁幫忙打下手的黃氏,好奇問向被油煙淹沒的老道士。

連炒十幾道家常菜,忙碌得滿頭大汗的老道士嘿嘿笑說道:「因為等下會見到白龍寺住持幾位老朋友。」

廚房外的空地,已經拼好幾張桌子,正在把一盤盤家常菜擺到桌上的黃子年,此時也驚訝看向廚房方向:「陳道長您認識白龍寺住持?」

一說到這,老道士一下子把腰桿挺直,手里揮舞著鍋勺子,眉飛色舞說起來:「不是老道我吹噓,老道和小兄弟不僅和白龍寺住持是忘年的好友,我們和府尹大人、都尉將軍也是忘年好友,老道我掐指一算,府尹大人、都尉將軍今晚肯定也會來五臟道觀做客。」

黃子年夫婦二人聞言,都是發出一聲驚呼,連忙求老道士給他們詳細說說五臟道觀的歷史,還有晉安的事,為什么他們能認識府城那么多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或許是因為重回故地的關系,老道士今天已經興奮了一整天,前前後後忙活了一天都不覺得累,反而越說興致越高,開始繪聲繪色說起來:「關於五臟道觀與白龍寺住持、府尹大人、都尉將軍的事,還得從去年的陰邑江幾次斷流,小兄弟和白龍寺住持一起附身紙扎人,夜探千窟洞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