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人才計劃(1 / 2)

逆流1982 刀削面加蛋 1066 字 2021-10-14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逆流1982 !

雙引項目是國家行為,利用國家的資源和人力遠赴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挖人,**集團作為一家企業,想要搶在美歐國家之前,同時還要面對國家雙引項目的競爭,從中分得一杯羹是相當不容易的。

但好在段雲有先知先覺,他能夠提前布局,這也就讓他有了一定的勝算。

想要大量挖掘人才,前提就是需要有很多的資金,目前段雲能夠用於招攬人才的資金高達上億元人民幣,而且隨著集團公司的持續盈利,他手上的籌碼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在資金方面,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事實上,當年前蘇聯的專家比起歐美的工程師來說,要「廉價」很多,在1993年後,烏克蘭國內經濟日趨惡化,而在那個時候,有人用一箱二鍋頭或別的中國土特產,就能私下里交換一些東西,但正式的技術轉讓和幫扶,則需要花費更高的代價。

不過總的出來,這些專家對生活要求不高,很多都是******時代的老布爾什維克,重視中蘇友誼,工作嚴謹,有問必答,技術材料很爽快的提供,甚至可以說是掏心掏肺。

也正是因為如此,10年來的雙引工程共從獨聯體國家引進了上萬名專家,2000多個基礎項目。

而且相比於俄羅斯,烏克蘭的工程師邀請到中國要容易得多,那個時候的俄羅斯政府對中國還是喜歡戒備,而且國內也有一定的排華情緒,所以烏克蘭才是蘇聯解體後中國挖掘人才的重點地區,中國從前蘇聯挖到的高級技術工程師,7成以上都是來自烏克蘭。

後來根據美國蘭德公司2002年的統計,蘇聯解體後的5年間,中國共挖走前蘇聯軍工專家7642名,為此,葉利欽曾大發雷霆,要求將前蘇聯專家送還俄羅斯,但我國的答復卻是:中方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通過合法途徑進入中國的外國公民。

所以段雲也應該把挖角的重點放在烏克蘭,按照當時*****的一個說法:「這是一批窮10年之力都無法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對我國而言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定不能錯過。」

段雲打算為挖角這批蘇聯科學家准備1億美元左右的資金,並且每年會再拿出5,000萬美元將這些專家其中供養起來,讓他們在寶安區的科技園長期工作和從事科研項目。

這個資金投入已經相當可觀,以當時韓國的人才計劃為例,一般的蘇聯專家每月可以領到1500美元到2000美元的薪酬,知名專家是3000~4000美元一個月,段雲每年5000萬美元的投入,去年新的中位數來算,至少可以雇用2000~3000名蘇聯工程師,這幾乎相當於雙引工程引進了全部人才的1/3。

段雲沒有國家雙引工程那么大的財力,但是人才引進的成敗從來都不是以數量為主的,最關鍵的是質量,一個頂尖優秀的工程師,創造的價值可以超過幾十上百個工程師,而這其中人才篩選就變的非常重要。

段雲個人對於蘇聯的研究機構以及知名專家了解的並不多,也從來沒有和任何一個前蘇聯專家有過接觸,所以為了提前布局,他必須找到一個了解蘇聯國內情況,讓他去蘇聯考察,並且和蘇聯科技界有密切往來的人員幫助他篩選人才,制定挖角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