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1 / 2)

寒門狀元 天子 1109 字 2021-01-18

十月二十二,就在土木堡即將生慘烈戰事時,紫荊關告急文書送到京城。

幾乎是沒有任何征兆,韃靼達延部主力,在達延可汗巴圖蒙克以及達延部大將蘇蘇哈的率領下,奇襲紫荊關。

謝遷當日輪值,他原本以為韃靼人當日不會有什么動向,當他看到告急文書時,簡直以為自己是看錯了。

「為什么不是居庸關,而是紫荊關?」

這是謝遷心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

在此之前,韃靼人完全就是按照宣府鎮城保安衛城土木堡城懷來衛居庸關京師的線路進軍,此後韃靼人出現在居庸關外也印證了朝廷的判斷,但現在突然現,敵軍的主攻方向居然是紫荊關?

隨即,由內閣大學士等七人組成的顧問團成員全都進宮,這次商議事情的地點不是在文華殿,而是在內閣所在的文淵閣。

李東陽等人到來,先將告急文書看過,在確定韃靼人對紫荊關展開猛攻後,嘖嘖稱奇,熊綉隨口說了一句:「己巳年之變,瓦剌人也是由紫荊關為內關之攻破城塞……」

一語點醒夢中人!

李東陽、謝遷這些人,雖然一再強調加強長城內關防御,但主要還是加強居庸關防守。

因為紫荊關實際上是在大同府廣昌縣境內,北面還有蔚州與宣府相連,在與保安州接壤的地方,尚有個堅固的關隘美峪所,因此所有人都存在個思維的誤區,認為韃靼人肯定會走居庸關這條路。

在這種情況下,一眾朝官對於沈溪抽調隆慶衛的兵力耿耿於懷,卻忽略了一個現實……居庸關在防守力度上要比紫荊關強許多,而前往紫荊關沿途的關隘和城池,對於韃靼中軍主力來說,根本不值一提,韃靼人如果要破開內長城攻打京師,走紫荊關一路顯然更輕松些。

最關鍵的是,隨著廣昌也就是後世的淶源縣城失守,向南沿走馬驛鎮便可到倒馬關,從倒馬關可到保定府唐縣,照樣可以深入華北平原。紫荊關遇險,意味著倒馬關也不再安全,可以說長城內關防御已經到了危在旦夕的地步。

劉健一拍桌子:「北寇欺人太甚!」

雖然在場之人都同意劉健的說法,但卻沒有表達贊同之意……明擺著兩國交戰,戰場上那是憑真本事說話,各逞奇謀,韃靼人現在避開居庸關,突然攻打紫荊關,就是要讓明朝人反應不及。

李東陽問道:「紫荊關告急,是幾時生的事情?」

謝遷最先看過告急文書,回道:「昨日!」

「一日一夜,如果連同傳令的時間,或再需一日,此時征調兵馬往援,可還來得及?」李東陽再問。

劉健之前只是在對韃靼人入侵之事表達憤慨,而李東陽則是務實地問詢防備之事,但這並不能證明李東陽比起劉健有更好的應對策略,主要在於劉健年老體衰,很多事已不像之前那樣能做出果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