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1 / 2)

寒門狀元 天子 1257 字 2021-01-18

朝中以劉健和李東陽為首的大佬,覺得如今國運昌隆,歌舞升平,以為朝中已無人能撼動官集團的地位,也不擔心朝中會有人跳出來唱反調。

連皇帝都不是我們的對手,還有誰敢興風作浪

抱著這種心態,官集團想的是如何將「太平盛世」延續下去,說白了就是找到跟他們政見理念符合之人來接班。

而這個人,顯然謝遷不是那么合適,因為在某些問題上,謝遷會跟官集團唱反調。

其實認真說起來,謝遷只是在沈溪的問題上跟官集團意願違背,其余時候還是能堅定地站在劉健和李東陽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但只要有一次不合作,劉健便會覺得謝遷在更多事情上可能跟他的意見相違背,就算是二三十年的交情也只能放到一邊。

在政治上,只談利益,不談感情。

就在劉健與李東陽在內閣密謀的同時,張皇後已在乾清宮寢殿跟朱祐樘提請,將東宮一些老常侍太監調回去,讓這些人好好教導太子成才,同時她將之前朱厚照要善待宮中老人的言語告知。

朱祐樘知道兒子有這么一份心,老懷安慰,覺得兒子出去歷練一番成熟了不少。

張皇後一臉喜色:「皇上,之前您總在說,皇兒胡鬧任性,可他出去走了一遭,回宮後不但學習用功刻苦,平時說話辦事也成熟許多。皇上,看來皇兒確實長大了」

朱祐樘咳嗽兩聲,面帶些許欣慰,點頭道:「希望如皇後所言,這孩子從小就在蜜罐中成長,他出宮去見識一番民生疾苦未必是壞事,唯一一點就是他選的這時候讓朕捏了一把冷汗哪」

站在父母的角度,朱厚照出去走一圈平安無事歸來,讀萬卷不如行萬里路,對兒子來說是大好事,他們自然贊同。

只是皇帝和皇後都擔心朱厚照出去游歷這段時間,宮中出什么事,一旦涉及皇位傳承,小事也會變成大事,讓朱祐樘無比揪心。

朱祐樘再道:「朕一輩子都待在宮里,他能出去走走看看,僅就這一點看比朕強多了。其實朕當初也有出去游歷天下的美好幻想,但先皇沒給朕機會。如今太子從外歸來,說話做事有了一定見地,之前對韃靼人一戰中又立下軍功,朕從太子身上看到他睿智勇敢的一面,將來做皇帝一定比朕強多了,可惜朕見不到他未來的輝煌」

張皇後趕緊道:「皇上,您正春秋鼎盛,說這些為時尚早」

朱祐樘嘆道:「朕的身體瞞不了自己,如今已是風燭殘年,也不知能堅持多久。只是苦了你,以後太子也就是未來的皇帝,要你多照顧,就當全了你跟朕的夫妻情分」

說到動情處,張皇後不由抹起了眼淚。

對於一個可以合法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皇帝而言,朱祐樘所做所為已是無可挑剔,甚至張皇後在進宮時,根本沒料想過自己會獲得如此寵愛,她只是普通人家的千金小姐,父親不過是個監生,身上沒有豪門的標簽,如果她不是機緣巧合嫁進皇宮,或許會為了家族的前途她得嫁給別人做妾,就好像她幾個姐姐一樣。

朱祐樘道:「皇兒既然要善待宮中和朝中老人,朕以為這想法很好,朕就怕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他登基後,若是輕易更換大臣,會造成朝局動盪,進而變生不測。朕身邊這一干有能力的老臣是經過時間檢驗的,保持這個班底,起碼幾年內不用擔心朝政會出現問題。」

「朕之前一直未曾有更迭朝中大臣便是如此打算,若是他能做到君臣善始善終,算是給那些服務朕多年的老臣一個交待,朕在九泉之下也會無比欣慰」

「皇上」

張皇後聽到朱祐樘的話,面帶悲楚,明媚的大眼睛蒙上了一層薄霧,凄哀地輕喚一聲。

朱祐樘笑著將妻子攬入懷中,道:「也罷,既然太子有這想法,便把以前東宮的一些老臣召回來對了,這些太監目前應該都健在吧有沒有出宮養老的蕭公公」